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表态发言8篇精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党的领导,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表态发言8篇精选”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2025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表态发言同志们: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更加凸显,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对现行学校管理机制进行变革。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党的建设和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抓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硬任务硬指标,而党建工作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成效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在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方针的落实,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党员“三会一课”和教职工政治学习等制度优势,要把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前提和保证。一是认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在学习会上,既讲学校业务工作,也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党风廉政,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要求,让教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并以此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努力使每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能“立标杆、守底线”。二是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的通知》精神,探索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渠道和措施,让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明确学校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明晰党员的权力和义务,推进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机制的变革,坚信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大有可为,在推动学校发展中必须有所作为。三是精心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根据本职工作特点,开展关爱学生、服务社会等“日做”活动,通过总支委员轮流上党课、党员教师轮流谈学习体会以及收看视频、学习文件等“夜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二、夯实基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组织从原来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转变为“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履行党组织职责的关键,也是顺应学校管理机制变革的需要。一要健全基层组织,及时进行学校党委和下设支部的换届选举,调整充实支委成员。要让校办、学生处、教务处等核心部门负责人或分管校领导选入学校党组织,方便就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作出决策;让年段长担任下设支部书记,骨干教师任委员,参与年段和教研组工作的谋划、协商、决策和实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学校基层工作更接地气,更容易推进。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转变思想观念,落实总支和支部各委员的岗位责任制,强化支委成员既抓业务又抓党建的“一岗双责”意识,在业务工作中融入党建工作,用党建工作助推学校发展。三是强化支部工作。支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抓好支部的党员教育与管理,增强党员教师的担当精神。通过支部在各学科和后勤党员中开展“立标杆、树典型”活动,引导党员为学校分担更多的困难和任务(如: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跨年段教学、超工作量以及分担创建省特色学校和迁建工程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标杆”,促进年段、教研组和学校工作的开展。三、创新机制,突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组织承担起“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职责,必须打破学校原有的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核心地位。具体要做到“一规则、二加强、三优先”:“一规则”即制订学校议事规则,明确党政职责边界和决策机制,避免越位和缺位,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领导分工、干部人事、规章制度、经费预决算、基建采购项目等重大问题和事关全局性、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避免“一言堂”和“不担当:“二加强”,一是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工、青、妇及民主党派的领导,讨论决定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统一各方思想,统揽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二是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教育与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适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领导干部工作绩效民主测评。“三优先”,一是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先由党组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向行政提出意见;二是重大政策出台前,先组织党员进行协商完善,统一思想认识,助推行政工作的落实;三是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并充分尊重党组织的意见。四、理顺关系,确保学校管理高效运行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起“总揽全局和全面领导”作用,主要是指“把方向、抓大事、出思路、管干部、用人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校长行政指挥权应得到充分尊重。因此,必须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党政关系,实现规范管理、科学决策,确保学校管理高效运行。一是要理顺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中小学校党组织是领导核心,校长在党组织领导下行使职权、独立负责。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既要强调校长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也要强调党组织必须全力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行政管理权,在重大事项决策中要充分听取校长的意见,发挥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以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二是要理顺分工与合作的关系。提倡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双肩挑”或党政干部交叉任职。做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能通力合作;既要自觉履行职责,又能积极践行集体领导。党组织和行政班子既要明确职责权限,又要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学校行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应由行政班子负责提出工作意见和方案,提交党组织集体讨论决策。5、优化队伍,提升驾驭学校管理变革的能力随着学校管理机制的变革,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落实“立德树人”办学宗旨,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党组织战斗力和主要领导对学校管理的驾驭能力。一是选好、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要把“政治坚定、善于协调、精通党务、通晓教育”的同志选拨到书记岗位上来,以满足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二是切实把握教育契机。根据中央和当地党委的要求,分阶段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打牢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严以律已当表率、干在实处求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学校发展。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小学校的重大实践,更是对学校管理机制的深刻变革,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理顺关系、优化队伍”,就能顺利推进工作,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优化管理方式、促进学校发展,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经验做法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今年以来,X县坚持不断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六个转变“破解中小学校内部治理难点,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中小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有效提高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铸就“红色”引擎。把牢政治方向,从“管理教育”向“政治引领”转变。牢固树立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带动引领中小学校办学治校高质量发展理念,破除“一方隶属、垂直管理、全程作用”的管理体系,把5个乡镇中小学校党组织由原来隶属当地乡镇党委和县教育局双重管理,全部划转为县教育工委集中管理,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就近挂靠、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把支部建在基层学校、覆盖村级小学、辐射校外培训机构,破解了以往“条块结合、双重管理、隶属不清”造成的“管党”与“管人”不统一、“学校党建”各自为阵、村级小学资源零散、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真空壁垒,修定完善议事决策、组织生活、监督管理、评议考评等制度机制,构建了“政治引领、全面覆盖、体系健全”的组织架构,实现了由“管理教育”向“政治引领”转变。管好发展大局,从“后台负责”向“前台领导”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精神,融合现代学校制度理念,在原有“校长负责抓教学、党组织负责抓活动”管理模式上,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师育人、民主管理”新格局,对全县科级单位的学校党组织由过去的生活支部全部改设为工作支部,对设立党总支的X一中实行书记、校长分设,设立党支部的中小学校实行“一肩挑”,并配备专职党支部副书记,选拔了一批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充分发挥。完善议事规则,从“部分参与”向“全面治理”转变。县教育工委指导各中小学校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议事制度,建立健全了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完善党政议事决策规则,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规范和细化重大事项决策、复议的条件、程序和规则,制订、修订、完善党组织、行政议事规则和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坚持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进一步细化党组织会议、校务会参会人员、议事范围和研究事项,既避免党组织包揽行政事务,又克服行政难题上交,减少重复议事、议而不决。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突出班子建设,从“小而不全”向“联合共建”转变。围绕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指导中小学校党组织从观大势、谋大事上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合并党员人数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生活支部,组建以各乡镇九年制学校党组织为中心,覆盖同地域乡镇幼儿园、村小学的联合党支部,有效破解了乡村小学党组织“空小弱”的发展难题。建立“督业务必须督党建、督业务必须督意识形态、督业务必须督财务工作、督业务必须督师德师风建设”的“四督四必须”工作机制,在村小学、乡镇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派党建指导员,实现“组织联建、队伍联培、工作联动、资源联享”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带好教师队伍,从“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变。坚持以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深化“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作为夯实学校党建工作基础的重要载体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引擎,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先锋岗“三岗联创”和党员教师“三亮三比”“三帮三带”活动,激励党员“插党旗、争先锋、创一流”。建立县级以上非党员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结对帮带机制,打造培训学习、教研教学、评优晋级成长“共同体“,引导非党员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自发、自愿向党组织靠拢,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推进“双培养双促进”工程,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促进教师德能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保障任务落实,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各学校党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报国情怀、提升育德能力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强化以德树人根本;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动“双减”政策和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地落实,提升以智启人实效;以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为手段,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凸显以体健人能力;以拓展学生美育教育资源为途径,实施“互加计划”美丽乡村公益课堂,成立县域内美育援教联盟,补齐以美化人短板;以创新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发展为目的,开辟校园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发挥以劳育人效能。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所、省级文明校园2所、甘肃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先后有1名党员教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8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市、县“两红两优”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2025推进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在X县委县政府、县委教育工委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