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动员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调应急救援重要性,要求队伍加强训练,提升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动员会上的讲话”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化训练动员会,目的就是要动员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实战化训练中去,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为保障街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意义应急救援,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检验我们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试金石。当前,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实战化训练,就是要让我们的应急救援队伍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动起来、能力上提起来,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一)守护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镌刻在应急救援旗帜上的永恒誓言。从洪水肆虐的决堤口,到地震废墟的缝隙间,从山火蔓延的密林深处,到冰雪围困的偏远村落,应急救援队伍始终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每一次实战化训练,都是对极端环境的预演、对复杂灾情的模拟,是用汗水与智慧打磨救援利剑的淬炼过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战化训练场上的每一秒专注、每一个标准动作,都可能转化为灾害现场挽回生命的黄金契机。唯有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镌刻于心,通过模拟真实救援场景反复锤炼,才能锻造出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救援铁军,让群众在危难时刻看到“逆行者”身影时,就能感受到穿越黑暗的希望之光。(二)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工作底线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应急救援工作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屏障与关键防线。从突发的自然灾害,到不可预见的公共安全事件,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瞬间吞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还会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社会恐慌,严重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开展实战化训练,能让应急救援队伍在模拟真实场景中,更加熟悉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方法,磨合各部门间的协同作战机制,提升团队默契度与应变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在灾害来临时,以最快速度控制局面,将损失降到最低,为社会稳定筑牢“安全堤坝”。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铁军。(三)提升队伍形象,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应急救援队伍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战斗力的应急救援队伍,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开展实战化训练,正是提升队伍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地震坍塌、洪水抢险、火灾扑救等真实场景,让队员在逼真环境中锤炼技能,在生死考验中磨砺意志。在一次次攻坚演练中,培养队员们铁一般的纪律意识、拧成一股绳的团队意识,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当我们的队伍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无畏的担当冲锋在救援一线时,自然会成为人民群众心中坚不可摧的“守护神”。同时,队员们也能在不断突破极限的训练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守护万家灯火的使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响应上级要求,是我们推动工作落实的具体行动上级党委、政府始终将应急救援工作置于民生保障的核心位置,近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通过下发指导性文件、开展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推进实战化训练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将上级指示精神作为行动纲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实战化训练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各级部门要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组织架构,制定涵盖理论培训、模拟演练、考核评估的全链条训练方案。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实战训练,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补齐救援能力短板,切实构建起“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协同联动”的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线提供坚实保障。二、明确训练目标,精准把握实战化训练的努力方向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明确的训练目标能够让我们的实战化训练有的放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要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确定本次实战化训练的目标,让全体队员清楚知道训练要达到什么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一)提升应急反应速度,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在于“快”,只有迅速响应、快速出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实战化训练中,我们要重点训练队员们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接警后的快速集结、装备的快速调配、队伍的快速机动等。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让队员们熟悉应急响应流程,提高反应速度,确保在接到报警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整体应急响应效率。(二)增强协同作战能力,形成强大救援合力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涉及消防、医疗、交通、通信等多个部门,涵盖建筑、地质、化工等多个领域,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协同作战。在实战化训练中,我们要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加强不同队伍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的协同配合训练,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开展多轮次联合演练、常态化跨部门协作训练,设置复杂多变的救援场景,让队员们在实践中熟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熟练掌握协同作战的技巧和方法,形成强大的救援合力。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开展指挥模拟推演等方式,明确指挥权限和职责分工,确保在救援过程中指挥有力、协调有序,避免出现各自为战、混乱无序的情况。(三)提高专业救援水平,掌握过硬救援技能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队员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救援技能。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救援任务和需求,开展立体化、分层次的针对性专业训练:在自然灾害救援领域,强化山体滑坡生命探测、洪水孤岛救援等专项演练;事故灾难救援方面,重点突破危化品泄漏处置、坍塌建筑破拆等核心技术;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聚焦防护服规范穿脱、病毒样本快速检测;社会安全事件应对则围绕群体性事件现场管控、人质解救战术训练。通过邀请国家级救援专家开展理论授课、定期举办“救援尖兵”技能比武、在真实灾害场景组织多部门联合演练等方式,让队员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救援理念、技术和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体系,鼓励队员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形势下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四)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做好救援物资储备和后勤支持应急保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支撑,没有充足的物资储备和有力的后勤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在实战化训练中,我们要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做好救援物资的全流程管理。一方面,构建动态化物资储备体系,结合辖区灾害风险特点,科学制定物资储备目录,配备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急救药品等专业设备;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物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物资出入库、调拨运输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度。同时,还要加强后勤保障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技能比武和模拟演练,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食宿安排、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全方位后勤支持。此外,我们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机制,实行周检查、月盘点、季更新制度,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良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三、突出训练重点,扎实推进实战化训练的各项任务实战化训练要突出重点,聚焦关键环节,才能让我们的应急救援队伍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有效处置。我们要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确定本次实战化训练的重点内容,集中精力、集中资源,确保训练取得实效。(一)自然灾害应对训练,提升抗灾救灾能力自然灾害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突发事件之一,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在自然灾害应对训练中,我们要重点训练队员们的灾害预警、应急处置、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方面的能力。一是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是对我们应急救援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开展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包括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废墟搜救训练、伤员转运训练等。通过模拟地震灾害场景,让队员们熟悉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废墟搜救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在地震灾害中的救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地震监测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二是洪水灾害处置训练。洪水灾害容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开展洪水灾害处置训练,包括洪水预警、堤坝加固、人员转移、水上救援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实地演练和模拟推演,让队员们熟悉洪水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掌握洪水灾害的处置方法和技巧,提高在洪水灾害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河道、水库、堤坝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台风暴雨应对训练。台风暴雨天气容易造成树木倒伏、广告牌坠落、道路积水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我们要开展台风暴雨应对训练,包括台风预警、隐患排查、应急排水、抢险救援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训练,让队员们熟悉台风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掌握应对台风暴雨天气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建筑工地、老旧房屋、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二)事故灾难处置训练,提高安全生产事故救援能力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等,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事故灾难处置训练中,我们要重点训练队员们的事故预警、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善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救援训练。安全生产事故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事故灾难之一,包括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等。我们要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救援训练,包括事故现场勘查、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被困人员救援、事故隐患排除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场景,让队员们熟悉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流程和方法,掌握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技能,提高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的救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从源头上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是交通事故救援训练。交通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故灾难,具有发生频率高、伤亡人数多等特点。我们要开展交通事故救援训练,包括事故现场警戒、伤员抢救、车辆破拆、道路疏通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让队员们熟悉交通事故的处置流程和方法,掌握车辆破拆、伤员转运等救援技能,提高在交通事故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交通事故的处置效率。三是火灾事故扑救训练。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要开展火灾事故扑救训练,包括火灾预警、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火场排烟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实地消防演练和模拟火灾场景,让队员们熟悉火灾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掌握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在火灾事故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居民小区、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消防设施维护和管理,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三)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训练,增强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事件、职业中毒事件等,这些事件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训练中,我们要重点训练队员们的疫情监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方面的能力。传染病疫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发生,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传播和流行。我们要开展传染病疫情防控训练,包括疫情监测预警、病例发现报告、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治疗、消毒消杀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模拟传染病疫情爆发场景,让队员们熟悉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流程和方法,掌握个人防护、消毒消杀、核酸检测等技能,提高在传染病疫情防控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