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学习讲稿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党课讲稿8篇精选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事业成败,如何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支部书记学习讲稿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党课讲稿8篇精选材料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支部书记学习讲稿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的现实需要,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树立有解思维、提高工作标准、争创一流业绩,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要深学笃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从政治高度把握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划时代意义(一)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开局破题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积弊,“四风”问题已成为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最大政治风险,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勇气,出台中央八项规定这柄破除沉病的利剑。看似八条简明规定,实则每条都是精准施治的手术刀:从精简会议活动到改进警卫工作,从规范出访活动到厉行勤俭节约,每项规定都直击作风之弊的要害。实践雄辩地证明,这个小切口带来了党的建设的大变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二)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时代彰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蕴含着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党的高级干部带头执行:中南海新华门岗哨不再森严,领导人考察不封路、不清场成为常态,重大会议会场布置删繁就简。这些变化看似细微,实则彰显着百年大党永葆初心的政治品格。统计显示,全国党政机关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三)这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作风坐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升华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从脱贫攻坚战场到疫情防控一线,从抗洪救灾前线到科技创新高地,党员干部用实干作风铸就座座丰碑。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各级领导干部下沉社区率达98.7%,基层减负专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99.1%,这是作风建设成效的生动注脚。实践证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既规范权力运行,又激发担当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作风保障。(四)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施行已逾12年,回顾这12年,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转变有目共睹,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恢复。这次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就是要我们自己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让老百姓的舒适度好一点、满意度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好一点,重塑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二、以历史主动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成果(一)构建常治长效机制的制度图谱。经过十年淬炼,作风建设已形成完备制度体系:党中央先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配套制度37项,各地制定实施细则2800余件。某省创新建立四风问题智能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公务用车轨迹1600万条,发现异常线索237件;某市推行扫码监督系统,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实时监督公务接待,形成制度+科技监督闭环。这些创新实践表明,作风建设正在向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纵深发展。(二)直面隐形变异新挑战的治理革新。随着反四风深入推进,作风问题呈现三化新特征:一是腐败手段数字化,如某国企高管通过虚拟货币收受好处费850万元;二是利益输送隐蔽化,某领导干部以雅贿形式收受名家字画估值超千万元;三是作风问题年轻化,某市查处85后干部案件占比同比上升12虬对此,纪检监察机关创新运用天网工程反洗钱监测等技术手段,建立四风问题特征库和预警模型,去年以来,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隐形变异问题线索1.3万件。(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实践逻辑。十年磨剑,但松口气、歇歇脚的苗头仍需警惕。某省专项督查发现,去年以来,文件会议反弹压力指数达23.5%,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增长18%;某市调查显示,基层干部仍有31%精力消耗在填表报数。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把握三个辩证关系:既要保持高压态势,又要健全容错机制;既要强化纪律约束,又要激发内生动力;既要抓好关键少数,又要带动绝大多数。某市探索的红黄绿三色管理法,对创新性工作失误实行尽职免责,已为286名干部容错纠错,实现严管厚爱有机统一。三、以人民情怀践行根本宗旨,谱写新时代党群关系新篇章(一)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诠释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某省开展走基层、解难题专项行动,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36.8万人次,化解信访积案5.3万件;某市创新民情茶馆工作机制,在街巷里弄设立群众议事点1200个,收集意见建议8.7万条。这些实践生动证明,作风转变的力度,直接关系民生温度。数据显示,全国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群众满意率达99.2%,12345热线接诉即办解决率提升至93.5%o(二)解决急难愁盼的金钥匙。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某市开展清零行动,集中解决不动产权证办理历史遗留问题23.6万户;某县建立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去年以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十大民生工程。特别是在乡村振兴领域,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7万个,推动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率达99.9%。(三)凝聚共同奋斗的向心力。作风之变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在抗击特大洪灾中,某市党员干部组成红袖标突击队,转移群众12.3万人;在稳经济大盘攻坚中,某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解决实际问题5.6万个。这些感人场景昭示:只要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某国家级新区通过作风整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市场主体数量实现两年翻番,这就是作风生产力最有力的证明。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清醒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抓作风建设、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委办公室是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牵头机关,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强党性修养,铸就新作风新形象,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推动三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贡献党办力量。2025年贯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同志们:根据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围绕“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上一次党课。一个党员作风好的集体,党的形象就好,党员干部在职工中的威信就高,各项工作就开展的扎实、顺利、有效。相反,如果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里,出现了诸如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工作不努力、思想不进步、业务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低下等问题,党员干部就会失去人心,这个单位的整体工作也必然会出现滑坡。可见,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对推动一个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党员自身修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作风、党的形象。党员干部只有品行端正,道德高尚,职工群众才会信任和拥护。因此,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决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党员形象的大事,忽视不得、懈怠不得。所有党员都要从这一高度来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身体力行,要重点从“慎小节”上自查反思。党员干部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永远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二、树立作风清新理念。扎实有效开展工作。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遇事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风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善于从职工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职工的困难。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假大空,努力营造一种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同时要注重抓工作的落实,不能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任何工作都必须做到有部署、有实施、有检查、有落实,一抓到底,确保实效。三、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一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一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就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而端正工作态度,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快、新”。一是着眼于“严”,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了执行力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了执行效果的好坏。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要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严细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二是着眼于“快”,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腕”。干事创业,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散懒、办事拖沓的恶习。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宇,抓住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三是着眼于“新”,增强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当今社会,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认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即要解决习惯于凭主观臆断办事、流于随意性和片面性的问题,既不能让本本主义成为束缚自己的教条,也不能让经验成为理论思维的羁绊。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其精神实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年代都不会过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保持好、发扬好。一是要发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铁人王进喜说过:“干,就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仍有不少人每天都在寻求成功的捷径,尽可能地钻空子、占便宜,而不愿意踏踏实实地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做,最终白白地丢掉了成功的机会,也丧失了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一个肯不断拓展自己能力的人,必定有一股埋头苦干、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只要肯干肯学,遇事多向人求教,就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增长见识,拓展能力,学到许多不同的知识。二是要发扬艰苦朴素、精打细算的节俭精神。古人谆谆教导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从简”。提倡艰苦奋斗不是抑制人们正当的物质追求和生活消费,而是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境界,一种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态度。勤俭节约从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从现代企业的观念来看,不仅是美德,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经济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