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政绩观心得体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题教育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注重实际效果,追求长远利益,以民为本,务实创新。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主题教育政绩观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3主题教育政绩观心得体会主题教育政绩观心得体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实际行动不断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提供了根本遵循。党性不强、私心杂念作祟,政绩观必定出现偏差。政绩体现着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中所取得的工作成绩。领导干部对政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追求政绩的动机和目的不同,从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政绩观。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政绩观,而不同的政绩观又会导致不同的领导行为、带来不同的实践结果。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能不能牢固树立、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能不能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什么是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果把政绩看作是领导干部生产的产品,人民就是这种产品的需求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领导干部权力的赋予者,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学思想、强党性,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要妥善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防止换赛道、搞花样。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谋划和推动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埋头苦3/3干,让今天的努力成为明天的实力,决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让今天的政绩成为明天的包袱。政绩怎么考,干部怎么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健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绩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另一种是无形的、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有形的政绩属于显绩,无形的政绩属于潜绩。在领导工作实践中,显绩往往受人关注,潜绩则少有人知,而大量的工作往往都是一些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考核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政绩,既要看有形的显绩,也要看无形的潜绩;既要看近期效果,也要看长远利益;既要看取得的政绩,也要看取得政绩的动机、目的和手段。通过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全面把握领导干部的德才与绩效,进而引导领导干部更好地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干当前、谋长远,打基础、增后劲,重实践、建新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经得起人民、实践、历史检验的辉煌业绩。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