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结了过去招商引资成就,分析当前形势,提出新策略和目标,未来如何更好吸引投资?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XX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2017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作招商引资工作报告。一、2016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回顾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探索转型崛起新路的一年。一年来,招商引资是发展第一要事的理念形成共识,招商引资的氛围日渐浓厚,“4664”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呈现了以下进展:一是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X个,协议投资X亿元;新开工项目X个,协议投资X亿元。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占全年任务的X%。新备案项目是上一年的近两倍。二是重大项目超额完成。认定总投资5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XX个,占全年任务的X%。由市级领导重点推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X个重大招商项目总体进展顺利,XX海螺水泥、万达广场、企成电气、中农批、华孚二期、台湾文创园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或开工建设。三是产业招商成效初显。焦化二期建成试生产、卓泰混合芳烃一期建成投产,形成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规模优势;金龙机电二期、长治电子等企业的落户,壮大了电子信息产业;平山电厂135万千瓦高效发电机组开工建设,使我市站上了世界火力发电技术的最高峰;企成电气等一批以铝为原料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引进,进一步延伸了铝基新材料产业链条;完美生物科技项目成功签约,提升了绿色食品产业的档次和品质;万达广场等开工建设,带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引进“源创客”、“方正智谷”等众创空间,创业创新活力加速聚集。四是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年初对全市各开发园区闲置低效厂房进行认真摸排,通过政策引导和转让、合作、兼并、重组等途径,盘活了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达到了以存量引进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的效果,累计利用闲置厂房X万平方米,利用率达到X%。五是招商氛围日渐浓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高频率开展招商活动,亲自洽谈重大项目;各招商团团长带头招商、高位推进,全年召开调度会近X次;XX军分区、市纪委虽然没有安排招商任务,但主动引进项目、督查保障项目;各县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市直各部门积极挖掘招商资源、跟踪洽谈项目。全市上下“人人议招商、人人思招商、人人促招商”的氛围正在形成。六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六项清单工作机制、多层次调度机制、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审计考核,考核更加科学公正;积极探索精准招商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招商,项目信息大幅增加。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招商引资项目结构还不优。主要体现在:一是,五大新兴主导产业还没有顶天立地的龙头项目,带动力不足;二是,工业项目比重不高。全市新认定的XX个5亿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只有X个,招商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只占X%。二是整体进展不够平衡。载体单位之间、市直部门之间在招商的工作力度、工作方法及招商成效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多数载体单位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XX县在产业链招商方面、XX区在重大项目招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的载体单位招商项目数量少,尤其是缺乏大项目、好项目。全市X个有招商任务的市直单位中,多数完成了任务,有的超额完成了任务,但也有少数单位没有完成任务。三是招商队伍不够健全。尽管各县区、开发园区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招商队伍,很多市直部门也成立了招商小组,但总体来看,无论人员数量还是综合素质,尚难以满足招商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主体的各开发区,招商人员仍不够精、不够专,对产业研究不足、对项目谋划不足。四是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大家可以看到,不仅中部地区加大招商力度,东部发达地区也在倡导发扬“店小二”精神,大力引进项目、留住企业。特别是国发5号文,明确“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可以预见今后的招商引资竞争将更为激烈。二、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经验教训总结XX招商引资工作已开展十几年了,我们既有成功引进项目的欣喜,也有不尽人意的教训,大家走出XX行走全国,也看到很多地区好经验好办法,也看到失败的案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将这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可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这里我初步进行总结,抛砖引玉,谨供大家参考:(一)要有发展的精气神,敢想才能敢干。去年一年书记、市长带着我们跑了不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与集团本部的高层洽谈合作,例如:华为、中兴、华润、中冶、万达、海螺、上海电气、考伯斯等等,这些我们平时看起来令人仰止的大企业,一谈起来,达成了很多合作的意向,有的已有实质进展。通过这些接触,我深深的感到我们要当内心强大的XX人,要树立XX发展的精气神,不能被暂时的落后蒙蔽了双眼而从内心就畏缩不前。要说XX小,我们比新加坡还要大3倍;要说资源少,我们比义乌、温州、临沂、海宁优越得多;要说区位不佳,贵阳、遵义比我们差远了。这些城市都能异军突起,究其根本,就在于发展的决心有多大、发展的信心有多大,就是浙商的“四千四万”精神、闽商的“爱拼才会赢”精神,就是敢想敢干的精神。“三军不可夺气、匹夫不可夺志”。要想XX大发展,就要树立大信心、大决心,XX是有条件、有基础的。特别是当前,随着高铁、公路、水运、空运交通网络的形成,物流配套产业的完善,东湖、中湖等生态治理项目的完成,智慧城市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化,XX的区位、生态、软实力优势正逐步凸显,工业体系的相对完备,具备了转型崛起的条件。2017年,我们要破题五大新兴产业的龙头项目、龙头企业,就是要找更多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对接;我们要建设“中国碳谷·绿金XX”,就是要主动地把XX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架构,共同唱响XX好声音,让XX干部活跃在经济发展最前沿、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方。(二)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2016年最大的经验就是年初确立了XX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到各县区开发区、落实到市级领导牵头推进。XX区收获最大,万达、中农批、完美三个项目签约落地,还与今麦郎、美丹等进行了对接,这充分彰显了目标的力量。这个目标必须是内在的目标,不是“要我干”,而是“我要干”。有了内化的明确目标,工作就专注、就有力度,就会有办法。目标明确,首先是产业定位要明确,就是紧紧围绕新兴主导产业开展招商,每个县区、开发区都要发扬“做好一件事”的专注精神,把产业谋深谋透谋实,在高质量的大项目上求突破。其次是政策支持要聚焦,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土地也是有限的,要聚焦工业项目、大项目深入研究,给予重点支持。招引项目一要看实力、二要看业绩、三要看团队,既要招商也要选商。第三是招商重点要深入。市级层面重点是营造XX发展的大格局、搭建大平台、争取大政策、对接龙头大项目,聚焦XX和上海。各县区和开发区要紧扣各自主导产业,选准目标区域、目标企业,按照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方法,形成梯次推进的招商格局。XX县近年来在温州精耕细作,着力引进瑞安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值得全市学习。(三)领导高位推进和县区开发区积极对接跟进才能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回顾这两年成功引进的大项目,万达、传化物流、海螺水泥、金龙电子、完美食品、焦化二期等等,无一不是体现这点。没有市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就不能与对方高层一锤定音;没有县区、开发区的紧密对接,领导出面也只能流于形式,只开花不结果。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失败的例子,大家可以反思反思。在这个链条上,各县区、开发区的主要领导发挥承上启下的角色,尤为关键,一定要当好先锋官,居中协调,紧盯不放。(四)没有一个好项目的落地是容易的,唯“诚”和“韧”者胜。随着大家招商实践越多,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越深刻。一个项目的落地要跨过“信息、信心、信任、诚信”四道槛。真正的投资者是将真金白银投到XX,有的是把多年积累托付给XX,他们面临的选择也很多,他们的眼光必定是挑剔的。一个项目在落地过程中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往往会影响投资决策。成功的项目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项目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作为各级政府,一定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把握好“四信”的规律,以“诚”和“韧”来对待企业。招商引资的过程也是考验责任心、耐力和智慧的过程,没有在其位担其任的使命感、没有“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坚韧、没有换位思考与企业共同克服障碍的智慧,好项目是难以落地的。万达落户、传化落户、完美落户无一不体现以上经验,哪一个不是经过“山穷水尽疑无路”,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高铁项目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连续两年的元宵佳节,书记市长带队是在跑项目的高铁上度过的,可以说是百炼成钢。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尚未达到目标,但仍然值得赞扬,例如上半年市信访局招商的海安食品添加剂项目,老板一家都在恒大买了房和车库,但由于当地政府政策变化,没能落地,但信访局发现信息穷追猛打的态度和作风依然要大力弘扬。市工商局紧盯英国柯雅项目两年多,始终不放弃,从中国人谈到英国人,从跨洋视频连线到互访交流,从迎客送鲜花到发律师函依法争取,不仅画框项目在我市注册成立,而且增加了我们与国外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常言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项目总会一个一个落下来。(五)开发区强招商才能强。办好开发区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当前更面临着开发区理念、模式、方法的新提升新机遇。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改革开放先行区、产业发展集聚区的基本功能不仅没变,还要进一步创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不好,一个地方活力强不强,一个地方有什么发展优势,看开发区就可见一斑了。当前我市拥有七个省级开发区,尚没有国家级开发区,各开发区在产业承载能力、配套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上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基金、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建设等新领域还未破题。招商再努力,项目落不了地也是白干,这是当前我市面临的短板,市和各县区都必须下决心、下狠心破解,把更多政府资源、人才、财力向开发区集聚,让各开发区充满活力,成为全市转型崛起的先遣队。(六)产业链招商就是精准招商。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已成为全国精准招商的典范。其产业发展过程就是从相对低廉的水电开始,吸引企业建设高耗电的数据中心,再集聚了一批企业和人才资源,发展大数据产业,建立了从资源到资产、资本、人才的产业链。XX当前确定的五大新兴产业都具备这样的基础,关键要深入研究,精准作为。例如,顺发食品生产方便面的面粉70%还来自XX以外;我们投巨资建设了一流的职教园区,而一些企业还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如何让职教园区成为XX招商新优势;我们的装备制造企业大量加工能力闲置,但相邦高精的加工还要到湖北、云南完成;华中天力等铝加工企业如何发挥产能;煤化工基地如何突破烯烃产业链等等,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很多很多,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会发现新线索、新思路,使招商更接地气、更加精准。(七)围绕存量企业谋发展是最见效的招商。2012年,金龙集团在XX区投资3亿元建设了金龙电子项目,由于XX区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人力资源优势,2015年、2016年金龙集团又相继投资建设了光电触摸项目和AG玻璃项目,三个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百亿元,新增就业3万多人;XX县充分依托现有客商资源和人脉关系开展招商,加大对已入住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开发区新旗氨基酸项目面临停产,引进丰原集团后当年扭亏,生产进入良性轨道;XX水泥引进海螺的管理,上半年还亏损,下半年就实现盈利;华润金蟾扩建配方颗粒项目、华孚正积极谋划投资20亿元的二期项目等等,都是以商招商的成功案例。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存量企业的发展,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能满山打狼,自己的羊给叼走了。要积极通过扩建、技改、重组、兼并、产业链整合等多种方法,推进现有企业提质升级,形成以新带老、以老促新的良好格局。(八)未来各地招商拼的是服务。随着政策的趋同,为产业、企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方面,而且我市也没有多少财力拼政策,更要把服务能力建设放在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在优化环境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也成为很多企业落户XX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