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精神启示后人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汇编”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17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汇集赓续辛亥革命的三气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新时期,新形势下,广大青年干部应当赓续辛亥革命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遗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争做新时代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干部。赓续志气,志存高远,驶向星辰大海。110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有志之士在民族危亡之际,发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呐喊,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从暗无天日的环境里艰难出航,在急流险滩中英勇前进,在狂风暴雨中奋楫扬帆。常言道,能看到多远的过去,才能瞭望多远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干部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与古为徒。要赓续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振兴中华的志气,志存高远,承担起时代的职责,勇立潮头,眺望远方,将把这艘巨轮驶向更远的前方。赓续骨气,铁骨铮铮,挺起民族脊梁。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这是《辛亥革命》电影里面的台词,110年前,革命志士林觉民被捕后,在面对大清官员的质问时,说出了这句荡气回肠的话。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志士的青春热血,如今依然滚烫,满含着中华民族青年的伟大骨气。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更需要赓续辛亥革命骨气,要胸怀两个大局,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学会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历史的使命。面对矛盾不回避,落实任务不推诿,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产业振兴的最前沿,勇挑重担,奋勇争先,在千锤百炼中成就不畏风浪、脚踏实地、坚毅顽强的铮铮骨气,还原青春最纯粹的本色。赓续底气,昂首挺胸,争当时代先锋。于国于民,底气就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面对封建清王朝的压迫,我们有底气发动辛亥革命,坚决抵抗到底;面对一个温饱不足的新中国,我们有底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面对疫情大考,我们有底气发出全民抗疫指令,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国家如此,个人亦是如此。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年集体致献词时,发出了最强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赓续辛亥革命底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让业务能力专、精、深。要加强党的先进理论学习,让政治素养高、正、明。要将自己的3/17青春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不断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提底气。辛亥革命以青年为主,当时的革命军都是有思想觉悟的年轻人组成,他们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肩负起革命的使命,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最后胜利。当今,青年依然赋予了伟大的时代使命,党中央有号召,人民群众有期望,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定要志存高远、铁骨铮铮、昂首挺胸,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业绩、书写新篇章。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淬炼政治三色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革命先烈们未尽之夙愿,如今在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坚强带领下已经一一实现,我们的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我们的国家实现了国富民强,我们的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未来,我们会继续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秉承革命先驱们的宏愿,用忠诚擦亮政治本色、用担当绘出政治底色、用实干渲染政治成色,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用忠诚擦亮政治本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那抹中国红,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永远不会褪色;那抹中国红,划破了黑夜的长空,点亮了希望的火种,迎来了全新的时代。未来,我们会一直追随中国红,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旗帜,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用忠诚不断擦亮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让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永远都是人们心中最流行的主色。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用担当绘出政治底色。110年前,辛亥革命先驱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一系列英勇顽强的斗争。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生逢盛世,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能突破重围,再上新台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与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舍我其谁的勇气魄力,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拼劲闯劲,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断为民造福,从而用担当绘出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用实干渲染政治成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目光所至,皆为华厦,5/17如今我们拥有的每一份幸福、脚踩的每一寸热土,都是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走呐喊、浴血奋战、奋勇拼搏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革命先烈,铭记那些呕心沥血、敢为人先的改革先锋,铭记那些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党员干部......民族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大力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以实字开头、干字当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做乡村振兴路上的拓荒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不渝做民族复兴路上的老黄牛,从而不断用实干渲染共产党人的政治成色。振兴中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脉相承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110年前,武昌城的天空被清脆的枪声划破,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就此点燃,面对山河破碎的国家和民不聊生的人民,孙中山先生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脉相承的救国初心。1911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囿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辛亥革命并没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实现民族独立,但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拼搏十四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靠自己的双手埋头苦干,取得今日国民生产总值全球第二的骄人成绩。新的征程上,我们更要守护革命者用热血换来的盛世,传承他们为国为民的初心,牢记国之大者,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放在心上,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时代之中。一脉相承的为民使命。近代中国历经磨难,战火纷纷,民生凋敝,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小康梦想。救民于水火,为民办实事,我们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并践行在点滴小事中,牢记一切为了群众,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尺,党员干部要让脚上多些泥土、身上多些土7/17气,用脚步丈量民生,将为民办实事落实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一脉相承的复兴梦想。近代以来,中国领土惨遭西方列强的炮火轰炸,山河破碎;中国人民惨遭西方列强欺辱,生灵涂炭。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先生的深切夙愿,是辛亥革命先驱们的美好憧憬,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为了新中国,无数革命先辈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复兴,无数共产党人鞠躬尽瘁、夙夜在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承革命者的革命遗志,掌握历史主动,牢记初心使命、勇挑重担,不忘责任担当、肩扛使命,用实际行动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书写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伟大复兴征途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可以说,110年前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决胜之战。此役全面吹响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冲锋号,中国至此点燃进步的火把,用民主共和的微光引领四万万同胞开启征程。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发展史上形成新旧断代,以巨大的震撼力与影响力推动当时的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虽然辛亥革命没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孙中山先生也没能亲眼看一看如今的盛世华夏。但就是这流星一瞬的革命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国家发展还有更多选择,这无疑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意义所在。打开视野有时比看到本身更具价值,又何况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为随后的共产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从此以后,睁开眼睛的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开始了一轮又一轮救亡运动,积贫积弱的中国也终于在1921年的南湖红船上迎来了真正的民族独立曙光。锤镰的光辉渐渐笼罩了沉睡已久的神州大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持续中国化,清晰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锦绣蓝图。但胜利从来都不是能够轻易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百年征程,百年奋斗。革命先辈,无惧生死。李大钊、向警予、董存瑞、杨根思......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与辛亥革命中视死如归、身许家国的宋教仁、秋瑾、廖仲恺、熊秉坤......交相辉映,共同成就了中国革命史最灿烂的星空,他们都是为中华独立、民族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的革命英雄!他们前赴后继所开创的事业正为中国人民福祉的源泉、中华民族奋进的凯歌!历史不忘,继往开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明天。从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迈步向前。因为从辛亥革命结束到共产主义革命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复兴脚步就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更不会有任何势力迫使我们9/17停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已拉开帷幕。我们唯有以更坚定的信仰、更过硬的能力、更科学的斗争精神驰而不懈、开拓进取,才能用优异成绩,书写人民满意、时代满意、历史满意的答卷。我们经常自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其实所有答案均源自于百年未变的使命初心以及寻求民族独立复兴的热切期盼。辛亥革命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也抱着同样的愿望。这就是在11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够与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口号的人们产生思想与感情共鸣的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与共产主义以及五千年斗争史中的无数里程碑一起,共同支撑起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