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5篇精选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2025年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5篇精选”,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2025年全国两会心得体会满载人民的期盼、迎着和煦的春风,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共赴盛会、共商国是。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功效,立法、监督、代表、对外交往、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依法履职、担当尽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人大贡献。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维护人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一年来,围绕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也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在国家宪法日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座谈会、认真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召开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0周年座谈会……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推动宪法实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年共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法律根基。回顾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年来的立法足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鲜明主题。从修改监督法,更好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到审议代表法修正草案,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从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到抓紧推进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法律保障……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在法治轨道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监督,强化计划和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监督,加强民生和社会领域工作监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全年共检查5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21个报告,开展2次专题询问、9项专题调研,切实有效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人大代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有序履职、充分发挥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依法履职、担当尽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人大贡献。2025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这对于我们决胜“十四五”,不断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这与经济大省充分发挥挑大梁作用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定信心、克难奋进,我们定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广东,以先行之志、示范之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202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8%,贡献全国近四成的贸易增量。江苏,锚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个重要任务,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711家,位居全国第一。山东,致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18万亿元。经济大省是新业态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策源地”,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主引擎”作用。把牢正确方向、把准发展准星,才能切实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找准定位、挺膺担当,关键在于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湖北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存储芯片、空芯光纤、心肌旋切等新技术世界领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辽宁“稳住一产、挺住二产、发力三产”,在其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提出“增长5%以上”;陕西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才能下好“一盘棋”、奏响“协奏曲”。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发挥特色禀赋、顺应产业趋势,既积极抢位发展,又立足实际、错位发展,不仅能形成决胜“十四五”的强大合力,更将积厚成势,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这为各地走出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打开了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在党中央战略谋划、统筹布局下,各地区都有一个乃至几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覆盖。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用好用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机遇,激发多重战略的叠加效应,共同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收官之年,当有收官之作。主动融入大局、有力服务大局,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中国号巨轮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两会”精神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怀着无比振奋的心情,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围绕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以及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向大家作汇报交流。2025年是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此次两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一、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内涵,把握高质量发展新方位(一)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要求我们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区域协调等领域精准发力。针对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两会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这正是我们在实体经济领域破局的关键。(二)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科技自立自强”被反复强调。两会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7%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目标。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被列为新增长点。这启示我们: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高校、企业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正是对这一部署的生动实践。(三)民生福祉是根本落脚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词高频出现。2025年民生支出占比预计提高至68%,并首次提出推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家门口养老,正是对“一老一小”问题的创新回应。二、对标“两会”部署,找准工作结合点与突破口一是要以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聚焦两会提出的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实际效益,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这启示我们,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生态体系的构建。二是要以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两会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我们需在行政审批、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等领域进一步破除壁垒。试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将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值得借鉴。要注重防范风险,正如报告所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三、强化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凝心聚力担使命,障厉奋发谱新篇,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行动指南。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一要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两会精神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只有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偏离方向。因此,我们要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要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过硬作风。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要注重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各位领导、同志们,新时代的征程波澜壮阔,两会的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久久为功”的韧劲,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谢谢大家!2025年全国两会心得体会近日,带着人民的重托与期待,约5000名代表委员,将奔赴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一路走来,他们以实干为笔、奋斗作墨,努力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履职答卷。故事里,有广开言路的倾听,有同心同向的奔赴,有大江大河的壮美。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我国经济体量跃上130万亿元新台阶,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过1000万辆大关,全球创新力排名升至第1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一路走来,中国经济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潮起处搏风击浪,长远看东风浩荡。一个发展大势愈加清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从春天出发,亿万中国人民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开拓进取、顽强奋斗,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牢记“国之大者”,倾听“民之所望”,发出“睿智之言”,代表委员和相关部门“面对面”沟通、“肩并肩”调研,一份份为发展大计而谋、替人民幸福而呼、因履职尽责而生的建议提案得以扎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