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媒体平台建设,深化政民互动,提升政务服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动政策有效落地。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5年媒体问政工作计划”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2025年媒体问政工作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相关会议精神,围绕XX地区中心工作,秉持“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智”原则,整合电视、广播、网络等全媒体资源,构建“线上+线下”“问需+问效”全链条媒体问政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二、工作目标2025年计划开展媒体问政专题节目XX期,其中电视问政XX期、广播问政XX期、网络问政XX期,实现民生领域重点问题覆盖率不低于90%;建立问政问题台账,确保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5%以上,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0分以上;通过问政推动形成长效机制XX项,切实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三、重点任务(一)拓宽问政渠道,深化群众参与整合“XX融媒”APP、政府官网、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开设“媒体问政直通车”专栏,搭建24小时在线问政平台,设置意见征集、在线投诉、进度查询等功能模块,预计全年接收群众意见建议不少于XX条。同时,每月组织1次“市民开放日”线下问政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政府部门、重点项目现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二)聚焦民生热点,精准选题策划围绕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联合统计部门、社情民意调查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年度问政选题库。每季度根据舆情动态和群众诉求更新选题,确保问政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如针对XX地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缓慢问题,策划专题问政,推动相关部门加快改造进度。(三)强化跟踪问效,确保问题解决建立“问政问题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管理机制。每期问政节目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问题清单交办至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责任单位需每周报送整改进度,问政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网络公示等方式开展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问政结束后1个月内,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四)创新问政形式,提升传播效果引入直播互动、短视频、H5等新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问政体验。在问政节目中设置“市民观察员”“专家点评团”,从群众视角和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对问政过程和整改成果进行全媒体传播,制作系列微视频、图解等融媒体产品,扩大问政影响力,预计全年新媒体传播量突破XX万次。四、实施步骤(一)筹备部署阶段(2025年X月-X月)制定媒体问政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完成全媒体问政平台搭建,确定年度问政选题,与相关部门签订协作协议,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二)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X月-X月)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类问政活动,严格落实问题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X月-X月)对全年媒体问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炼经验做法,完善工作制度;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评选年度优秀问政案例和先进单位,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XX地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宣传、政务服务、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媒体问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问政工作开展,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强化部门协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宣传部门负责问政活动策划和宣传推广,政务服务部门负责问题收集和交办,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问责,形成工作合力。(三)严格考核问责将媒体问政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对重视程度不够、整改落实不力、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问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