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默哀仪式 演讲回顾历史 强调和平重要性 学生参与主题讨论与创作活动 真是意义深远!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学校纪念九一八活动方案案例、讲话整理”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22学校纪念九一八活动方案案例、讲话整理目录1.开展九一八事变纪念活动实施方案22.纪念九一八活动方案范文4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74.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方案75.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96.九一八事变的解读127.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158.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199.学校纪念九一八事变总结讲话2110.纪念九一八活动策划方案(一)2411.纪念九一八活动策划方案(二)2612.纪念九一八活动策划方案(三)28开展九一八事变纪念活动实施方案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发生10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安排,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二、主题: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生命自强不息三、时间:20xx年9月18日四、活动安排1.一至五年级可利用班会组织收看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或者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2.各年级召开一次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生命自强不息主题班(队)会,填写好会议记录,井文科老师负责拍照,发送给冉娟老师。3.本周国旗下讲话以勿忘九一八为主题。4.全校组织开展一次读书卡制作活动,二至五年级每班十幅作品,一年级每班五幅作品。各班要通过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培养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五、工作要求:1.引导学生理性爱国。班主任应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国家的基本利益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做到爱国有理有利有节,把爱国感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3/222.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各班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按照要求把好关、把好度。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确保不出差错,不出纰漏。3.强化形式创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广泛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注重务实节俭。4.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各班级要将安排的相关材料于9月19日上午上交校大队部。纪念九一八活动方案范文方案一:今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周年纪念日。我校将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广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一、指导思想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展望未来,坚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二、主题: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三、时间:9月16日至9月20日四、具体安排1、9月16日至9月18日,通过出国留学网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切实开展好纪念活动。2、各班于9月16日开好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主题班会。班主任上交教案,并组织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每班择优上交一份,要求用格子纸认真誊写。3、9月18日课间操在操场举行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签名活动。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经学校研究决定每班选出6名代表本班全体成员进行签字。请班主任届时组织好维持好本班纪律。方案二:一、活动背景: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华民族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事变。正值九一八事变〔…〕周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将铭记祖国、民族的那段屈辱史,而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肩上的责任更是任重而道远。在九一八事变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全校同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二、活动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三、面向对象:全体在校学生系列活动之一:铭记历史,立志爱国纪念九一八事变〔…〕周年图片展暨签名活动5/22一、活动时间:20〔…〕年9月18日中午12:00二、活动地点:教学楼二区大厅三、主办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四、承办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组织部五、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制作条幅及展板,条幅主要体现铭记历史,振兴中华,这一主题,供签名使用;展板部分分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立志爱国,振兴中华两个主题。(2)活动实施:通过展板展示和说明,达到使同学们铭记历史的目的,借此机发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通过举办条幅签名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表达爱国激情的平台。系列活动之二:铭记历史,立志爱国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演讲比赛一、活动准备:由各学院选派参赛选手,自创演讲稿(要求内容符合活动主题,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二、活动时间:9月18日晚6:00三、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四、参加人员:各学院观众五、评比阶段:由评委评出一二三等优秀奖若干名(具体细节待定)并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方案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事变爆发后,日本与搜索中国之间矛盾激化,而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国会和内阁总理大臣权力下降,导致日本全面侵华。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9月18日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国耻日。时隔90周年,举办此活动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体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牢固激发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政治热情,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时间:20xx年9月18日地点:学校操场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主持:陈棋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活动程序:一、主持人宣布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主题教育开始二、由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平同志向大家解读九·一八事变三、拉响防空警报,向先烈和死难者同胞默哀。四、团支部陈棋老师诗歌朗诵《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五、由周小勇老师带领大家朗读《少年中国说》六、全体师生整理装束面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齐唱《义勇军进行曲》7/22七、校长总结讲话八、活动结束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主持词一、开场白: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不会忘却。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9月18日。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9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沈阳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现在我宣布活动正式开始。二、首先,请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平同志向大家解读九一八事变。三、放眼欲穿,这里广阔无垠,曾几何时,这里却是伤痕累累。1931年9月18日,正是这一天,一群恶魔踏着鲜血在这里登陆,他们一个个张牙舞爪,一个个手持钢枪,面对着手无寸铁的人们他们从不手软。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人们。那些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的人们,他们愿意用生命来换取民族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的。让我们拉响警钟,为我们的先烈和死去的同胞们致敬并默哀!四、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请欣赏由团支部陈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五、今天,我们在此纪念九一八事变,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民族振兴、祖国富强,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下面请周小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节选。六、今天,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我们明天更好的生活、为了民族的明天奋发图强,为了中华的崛起而不懈努力!因为,就像那首歌所写的一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下面请全体师生向后转,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全体师生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大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七、最后,请我们学校喻校长作重要的讲话。结束语: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国耻更应该永远牢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牢记国耻,决不让悲剧在中国再次重演。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勤奋学习、严于律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期待、去推动、去共建一个中华儿女9/22共同的辉煌未来。恒口镇运溪九年制学校纪念九一八事变9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到此结束!九一八事变的解读事变背景: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做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中国国耻日。九月十八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是国耻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带转折性质的重要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同时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的序幕。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14年抗战,正式打响!事变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