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镇党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坚定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工作落实。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镇镇党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4镇镇党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镇党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安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提升地方文旅产业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文旅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发挥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镇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国家级生态镇、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等荣誉,下辖霭里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10项国家级荣誉。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写实文化、旅游、为民大文章,借农文旅融合的燎原之势,助力乡村振兴乘风破浪。一、聚焦融合路径,描绘乡村振兴图景...镇党委聚焦农业体系化和文旅多元化的融合联动,全力推进一镇一业功能茶、一镇一品文化品牌、一镇多点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出第七批全国有机白茶基地,形成春谷仙系列茶品牌产品;扩大村长有约民俗文化活动影响力,形成春开茶、夏赏花、秋丰收、冬小年的完整民俗闭环;建成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点10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纽带,以旅游为形态,推动形成多重叠加的经济效益。夯实农业基本盘。根植功能茶产业基础,在生态有机和产品优质上同步发力,加快主导产业的延链强链补链,推动一产的接二连三,促进产业链拓展升级。在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区域龙头企业领跑人,着力打造...东北片区的特色产业生态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挖掘文化动力源。围绕茶文化、农耕文化、祭灶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涵养特有的乡村气质,创新打造宜居宜业·多彩...在...山水原乡·爱你霭里等本地文旅品牌,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的融合点、山水景观与游客心理的共情点,加强文化元素的转化性、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品牌内涵,为农文旅融合增添文化魅力。打造旅游增长极。加快布局全域旅游新格局,聚焦重点培育亮点,着眼全域补缺补差,结合霭里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契机,以霭里+森林+树蛙部落霭里+基建+宜居提升为重点内容,塑造以爱之名的多彩村落集合体,推动一镇一品向一镇一特转变,逐步完善...镇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二、厚植生态底色,绽放乡村原乡风貌...镇党委厚植生态文明理念,保持乡村原风貌、保留乡村土味道,科学规划布局和美乡村、产业基地和旅游产品等,以一盘棋的理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4年上半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旅游营收4000余万元。3/4以功能茶为主的农产品营收达2800余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下一步,我们将在建强乡村环境硬件、补齐共治共享软件上不断下功夫,由自上而下的建设人居旧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经营人居新路径。以生态+硬件强基础。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以新理念、新技术为支撑,在建设和美乡村时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因地制宜,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型乡村基础设施,尤其体现在污水设施、道路基建、亮化设施等方面,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彰显乡村发展的生态优势。以生态+网格强手段。把基层党支部作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持续优化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作用,以村民为主体,健全全域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让群众成为扮靓乡村风貌的主力军。以生态+产业提动能。一方面,大力培育绿色产业,推动初级农产品加工向生态农业产业转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布局谋划天然饮用水加工产业、野生葛饮品产业,实现粗放式一产向可持续性二产延伸。另一方面,将庭院经济打造成为助推生态乡村和富美乡村的新引擎,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汇聚,让群众享有绿色发展成果,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计划未来3年引进文旅新业态5家,乡贤人才库规模扩大一倍。三、构建供给链条,擦亮乡村金字招牌...镇党委通过三产相互跨界构建供应链,成立芜湖霭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旅游公司+模式,搭建辐射全镇的乡村旅游运营平台;通过+民宿+研学+露营等形式,不断扩大文旅产业的规模。截至目前,全镇统一冠名的霭里人家业态共23家,在全县已形成规模效应。下一步,我们将以业态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农文旅产业的综合实力。助力业态主体成长。鼓励多种业态类型共同发展,形成农户、合作社、工坊、庭院、民宿、农业企业等多种业态载体同心并力、表里相济的发展格局。支持各业态类型差异化发展,宜小则小、宜精则精。2024年,支持2家农家乐转型向手工工坊发展,拓宽业态领域,促进农民增收。拓展业态融合渠道。做实做强线下销售市场,以文旅公司为依托,在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做优做细零售产品质量,以市级后备箱基地为载体,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感。鼓励业态主体开拓线上线下双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搭建业态融合平台。在资本入村构建供给链条的传统模式基础上,积极搭建区域性合作平台,形成与周边乡镇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区域文旅格局。2024年,通过与青阳县朱备镇、湾沚区红杨镇交流学习,在文旅资源共享、农特产品共销上达成合作共识,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农文旅发展动能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