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提出具体措施,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过去一年,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政策供给更加精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围绕企业开办、项目审批、融资支持等关键环节,推出**条硬核举措,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惠及市场主体1500余家。二是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天缩短至**天,12345热线办结率达**%,企业满意度达**%。三是法治保障不断强化。建立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场,化解涉企纠纷**起,破获侵害企业权益案件**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明显增强。四是亲清政商关系逐步形成。建立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名县级领导包联**家重点企业,累计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用电等问题**余个;开展“政企早餐会”“企业服务日”等活动**场,搭建起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平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二)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营商环境仍存在突出短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市场主体的期待相比,我县营商环境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把管理当权力、把服务当负担,对企业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习惯于“按惯例办”“按文件办”,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甚至出现“中梗阻”踢皮球现象。二是服务效能需提升。虽然审批时限大幅压缩,但体外循环“隐性审批”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事项仍需企业多头跑、反复跑;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不高,网上办事功能不完善,部分老年人、特殊群体面临数字鸿沟。三是要素保障有短板。土地指标紧张,部分重点项目因用地问题迟迟无法落地;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突出;人才引进困难,企业用工难、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普遍。四是法治环境需优化。执法随意性较大,个别部门存在以罚代管“一刀切”执法现象;涉企案件办理效率不高,企业维权成本较高;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部分惠企政策“藏在柜子里、写在文件上”,企业知晓率、享受率低。五是市场主体感受度不强。根据第三方评估,我县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尤其在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法治环境等方面,企业反映问题较为集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三)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更大决心攻坚突破。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县域发展的软实力。当前,区域竞争已从“政策优惠”转向“环境优劣”,谁能在营商环境上抢占先机,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从我县看,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省和市部署的政治任务,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全县上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二、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必须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年底前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扩大至**项;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度,对非核心材料实行先办后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建立“项目管家”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全程代办,确保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不超过**天。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升级改造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在政务大厅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特殊群体服务岗”,配备导办员、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三是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部门考核、干部晋升挂钩;建立“局长坐窗口”制度,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1天到服务窗口值班,现场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体验办事流程,查找堵点痛点。(二)以要素保障为重点,打造支撑有力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必须聚焦企业用地、融资、用工等需求,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成本。一是破解用地难题。建立土地储备一张图,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推行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盘活存量土地,对闲置低效用地开展专项清理,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缓解融资压力。设立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帮助企业解决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推广“银税互动”“信易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扩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规模;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至1%以下,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三是保障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动态掌握企业缺工情况;开展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招聘活动,搭建企业与求职者对接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年培训技能人才****人次以上。四是降低企业成本。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成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三)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让市场主体在法治轨道上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涉企行政执法“备案制”,各部门涉企检查、处罚必须提前报备;推行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企业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记录、实时监督,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二是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诉讼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开展“护航企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修复信用,帮助企业重塑形象。三是加强政策落实监督。建立惠企政策“直通车”制度,通过短信、微信、上门等方式精准推送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稳岗就业等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四)以亲清政商关系为纽带,打造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政商关系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必须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是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每位县级领导至少联系*家企业,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解决实际问题;常态化开展政企早餐会企业服务日等活动,搭建政府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平台;建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24小时内响应、*天内办结。二是营造尊商重商氛围。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给予政治荣誉和经济奖励;在主流媒体开设“企业家风采”专栏,宣传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和社会贡献;建立企业家参与决策机制,邀请企业家代表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参与重大政策制定。三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政府诚信红黑榜,对守信政府单位进行表彰,对失信单位进行曝光;开展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清理,确保年底前无分歧欠款清零;建立政府承诺事项台账,对承诺的事项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五)以作风建设为支撑,打造务实高效的干部环境。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必须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推动干部队伍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一是提升干部服务能力。开展营商环境大讲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地区干部授课,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组织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增强服务企业的本领。二是强化干部责任担当。建立营商环境“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因改革创新、服务企业出现的失误,符合条件的予以容错免责。三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把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营商环境考核排名靠后的部门,取消年度评优资格,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拔重用。三、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对营商环境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每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每季度通报各部门工作进展,对排名靠后的部门进行约谈;年终开展营商环境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制定营商环境宣传方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邀请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建言献策;建立营商环境“曝光台”,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三)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媒体记者担任监督员,对各部门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式”监督,监督员以普通企业身份体验办事流程,查找问题短板;建立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对服务高效、企业满意的部门上“红榜”表扬,对服务滞后、企业不满的部门上“黑榜”通报;将营商环境纳入县委巡察、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对落实不力的部门严肃追责问责。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自我革命,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全县上下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我县营商环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