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强调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汇集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39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汇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目录1.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卫庶: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12.赵志疆:在大保护大治理中展现黄河新气象33.峻峰:依法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54.汤继文:不负殷切嘱托勇担使命责任75.钟寰平: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96.陈星华王玉军:海关总署出台12项举措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17.田宜龙范坤鹏白云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发言汇总138.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开: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坚持系统观念179.唐剑锋:答好保护黄河这道必答题2110.宋杨:打好黄河流域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2211.青岛日报评论员:当好山东发展龙头努力实现争先进位2412.尹双红: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7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卫庶(20xx年10月23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10月2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3/39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们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党中央已经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游产水区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一体化保护高原高寒地区独有生态系统,有序实行休养生息制度。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实施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提高对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适度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发展旱作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要集约高效发展,不能盲目扩张;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推进能源革命,稳定能源保供。提高与沿海、沿长江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5/39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大保护合力,坚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大保护大治理中展现黄河新气象赵志疆(20xx年10月24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滋养了7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如同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黄河,正是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为开好这次座谈会,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华母亲河,沿黄九省区都留下了他的考察足迹。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是大国领袖的殷殷嘱托;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保护和发展,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两个关键词。10月8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鲜明指出,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沿黄九省区应该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中擘画了黄河保护和发展的新蓝图,牢记领袖嘱托,肩负光荣使命,实现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河南迅速着手破题。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后,河南第三家省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在郑州正式揭牌。让母亲河成为7/39体质健康的生态河,就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力量统筹治沙治水治城,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为此,黄河实验室将聚焦5大科学任务: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工程安全与风险防控、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5大技术平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平台、流域水沙调控试验平台、水资源配置和精细调度平台、水工程安全试验平台、流域数字空间技术平台。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必须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用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自20xx年9月1日起,省高院将省内黄河流域44个县、市、区和7个开发区的环境资源案件交由郑州铁路两级法院集中管辖,并定期向行政机关发布季度环境审判通报。近日,省高院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的意见》,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科技是引擎,法治是保障,合作是关键。今年5月,河南省和山东省共同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10月22日,豫鲁两省发展改革委签署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牵手协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重点,豫鲁合作将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共同打造中东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过程中,以法治实施保护,以科技赋能发展,以合作谋求共赢,我们就一定能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更加出彩的河南乐章。依法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峻峰(20xx年10月25日)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两年前的20xx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同样主题的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奔赴沿黄九省区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布局走实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中,擘画黄河保护和发展的新蓝图。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伟大决策,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理是依法治理。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治理措施,深入9/39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从各方面做好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要用法治的手段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全国全省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牢记国之大者,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广大政法机关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优良的依法治理环境。要不断完善依法治理体系。要系统梳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黄河保护治理立法基础性研究工作,适时启动立法工作,将黄河保护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机制、制度等予以立法确认。要依法评估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规范各类沿黄河开发建设活动。要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黄河的水质安全是生态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要坚决避免黄河的大小支流污染,避免生产生活污水排入黄河,不要因为局部的经济利益导致黄河生态破坏。那些农家乐、渔船宴等都要坚决禁止,那些本来不应该存在的别墅群等都应当取缔。要依法设定黄河保护区范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要靠山爱山、靠水爱水。必须依法分层级划定黄河沿岸保护区域范围,明确各个层级保护区的设施标准、环境标准,分层级设定黑名单,明确禁止不同层级保护区内的各类构筑物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建设沿黄绿道、生态廊道,还要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景观,真正把黄河建成一个全民共有共享的美丽景区,让黄河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依法推进黄河流域的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要依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以绿色规划引领绿色发展之路。要大力做好黄河沿线全流域的绿化和植被保护工作,协同推进建设绿色中国,有效减少黄河流沙含沙量。要结合职能创新履行法治治理职责。比如继续推广河长+检察长的成功经验,让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及时到达黄河保护一线;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工作的保障作用,继续做好涉黄河流域案件的集中管辖和以案释法教育工作,为黄河构筑起坚强的法治保障。黄河宁,天下平。10月20日,我省黄河实验室揭牌运行,这是我省落实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