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参与度不高形式主义严重需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多么需要改进啊!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领导干部关于学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清单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领导干部关于学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清单一、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方面1.面对基层反映的复杂问题,有时缺乏深入分析,容易将问题转交给相关科室处理,未及时跟进解决进度。2.对分管领域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偶尔倾向于回避,担心解决不好影响工作局面。3.在跨部门协调工作中,有时主动协调不够,等待问题自然解决或他人主动解决。4.对上级交办的难度较大的任务,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推进不够坚决,导致工作进展缓慢。5.在面临紧急突发事件时,偶尔犹豫不决,未能第一时间作出处置决策,延误最佳处置时机。二、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方面1.工作中有时过于关注短期效果,对需要长期投入但短期内难见成效的工作重视不够。2.在项目建设中,偶尔过度关注外观设计和形象展示,对功能性和实用性考虑不够周全。3.对分管领域内的工作成效宣传时,有时偏重亮点和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思不够。4.在迎接上级检查时,倾向于安排检查路线到工作开展较好的点位,避开薄弱环节。5.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估标准设置不够科学,有时过于注重数量指标,对质量效果关注不足。三、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方面1.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时,有时未能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简单照搬照抄,针对性不强。2.向下转发上级文件时,偶尔会增加一些具体要求,无意中提高了工作标准。3.在传达执行标准时,有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求过于统一。4.对政策把握不够精准,在解读和执行过程中偶有偏差,导致基层理解和执行出现偏差。5.在工作推进中,有时对时间节点要求过紧,未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工作量和能力水平。四、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1.组织召开分管领域工作会议频次较多,部分例会可以合并但未做调整。2.会议讲话有时存在内容重复、表述冗长的情况,未能做到言简意赅。3.在审批文件时,对篇幅和内容把关不够严格,存在文件过长、内容不够精炼的情况。4.对下级单位上报的简报、总结等材料,要求较多,有时存在可以精简但未精简的情况。5.工作部署中,有时喜欢通过会议传达,对可以通过简短文件或电话沟通解决的事项,也安排会议部署。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1.对基层减负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主动了解基层面临的实际负担和困难。2.签批文件时有时存在随意提出修改意见的情况,导致文件反复修改,增加工作量。3.对下部署工作时限要求有时较紧,未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4.对基层填报的表格和材料审核把关不够严格,有时存在重复要求填报的情况。5.在推进减负工作中,对科室负责人的约束力度不够,未能有效控制向基层要材料、开会等行为。六、漠视群众、脱离群众方面1.下基层调研频次不够,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机会较少。2.接待群众来访时,有时因工作繁忙,未能抽出足够时间耐心倾听群众诉求。3.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回应不够及时,有时因工作安排紧张,推迟了处理时间。4.调研中倾向于听取单位负责人汇报,与普通干部职工沟通交流不够充分。5.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相关政策解读不够通俗易懂,群众理解存在困难。七、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方面1.对公务接待中的用餐安排把关不够严格,有时未能严格控制菜品数量和标准。2.在外出调研或开会期间,对接待单位安排的工作餐未能严格审核把关,存在超标准现象。3.节假日前对分管部门纪律要求教育提醒不够及时,存在廉洁风险。4.对管理和服务对象邀请参加的工作餐,有时因工作需要未能婉拒,造成不良影响。5.对科室负责人安排的接待活动监督不够到位,个别科室存在超标准接待现象。八、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1.对外出考察调研活动行程安排审核不够严格,个别活动安排与主题关联性不强。2.培训地点选择上把关不够严格,有时未能优先考虑本地或周边培训资源。3.对分管部门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监督检查不够到位,存在考察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的情况。4.因工作需要参加的异地培训,有时在培训期间安排参观当地人文景观,虽属正常行程但可能引起误解。5.对外出考察学习成果转化应用重视不够,回来后未及时组织学习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九、干部对上自我美化、无限投高,对下小题大做、上纲上线1.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有时倾向于多讲成绩少讲问题,对困难和不足反映不够充分。2.对下级单位工作考核要求较高,有时未充分考虑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基层压力较大。3.对分管领域工作亮点宣传时,有时存在成绩宣传放大的情况,与实际效果有所差距。4.在评价下级工作时,偶尔因个别问题影响对整体工作的客观评价,存在以偏概全现象。5.工作总结中,有时存在对自身工作成效评价过高,缺乏客观分析的情况。十、调研过程中存在安排到“经典路线”调研1.下基层调研时,路线选择存在固定化倾向,经常去条件较好、工作开展较好的地方。2.调研前有时会提前通知,导致接待单位做过多准备,影响了解真实情况。3.调研行程安排紧凑,每个点位停留时间有限,深入了解情况不够充分。4.在选择调研对象时,有时倾向于选择工作积极性高、反映问题较少的基层单位。5.调研后对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跟进不够到位,调研成果转化应用不够充分。十一、不习惯过“紧日子”,存在不必要的公务开支1.对办公用品管理不够严格,未能充分发挥已有办公设备效能,存在重复购置现象。2.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不够规范,有时存在因临时安排导致多辆公务用车同时出行的情况。3.会议活动中文件印刷数量较多,存在浪费现象,未能充分利用电子文档替代纸质材料。4.对分管部门的差旅费、会议费等经费使用监督不够严格,存在超预算支出情况。5.办公场所能源节约意识不强,有时下班后未及时关闭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十二、在与客户接触过程中吃拿卡要、冷硬推推,严重影响市场发展1.在与企业对接服务过程中,有时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回应不够及时。2.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因工作繁忙,有时未能第一时间予以解决。3.对分管部门服务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监督检查不够到位,个别工作人员服务不规范。4.在审批服务过程中,对办事流程优化研究不够,存在环节过多、手续繁琐现象。5.与企业沟通中,有时未能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十三、领导干部“新官不理旧账”1.刚上任时,对前任遗留问题了解不够全面,处理不够及时。2.工作侧重点有所调整,对前任推进的部分工作延续性关注不够。3.对群众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因自己不熟悉情况,处理不够积极主动。4.在工作交接过程中,对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未能全面掌握,导致后续工作中遇到困难。5.对前任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有时存在未经充分评估就调整变更的情况。十四、违规操办婚丧喜庆1.对子女婚礼操办把关不够严格,个别环节存在超出一般标准现象。2.在婚丧喜庆活动报备程序上不够及时,有时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延误报备。3.对亲友操办婚丧喜庆活动的提醒教育不够到位,存在廉洁风险。4.对单位内部婚丧喜庆事宜管理不够规范,有时存在简单随礼等情况。5.在自身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考虑不够全面。十五、接受客户超标准接待、组织或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健身娱乐,接受或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健身娱乐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1.在外出考察调研期间,对接待单位安排的接待活动把关不够严格,有时存在超标准现象。2.对单位组织的团建活动管理不够规范,个别活动安排不够节俭。3.对管理服务对象邀请参加的餐叙活动,有时因不好拒绝而参加,但未能把好公私界限。4.对私人会所相关规定学习不够深入,对哪些场所属于私人会所判断不够准确。5.在社交活动中,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交往警惕性不够,存在廉洁风险。十六、领导干部家风家教不严,对配偶、子女管束失教1.对家庭成员廉洁教育不够经常,提醒告诫不够及时。2.平时工作繁忙,对子女日常教育关注不够,沟通交流时间有限。3.对配偶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指导不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4.家庭成员对党纪党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无意识违规行为。5.对子女网络交往监管不够到位,存在教育失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