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层视野学习心得2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通过基层视野学习,深刻理解了服务群众的重要性,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与责任感。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562025年基层视野学习心得25篇目录1.@党员干部答好民生卷须常怀三感32.@选调生以三农情怀唱响乡土之歌63.最强大脑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引擎94.干部思大国粮策保粮食安全125.绘就三色促振兴莫让三农隐尘烟156.梦圆千年夙愿谱写振兴新篇187.厚植三农情怀绘就乡村丰景218.展现钢铁洪流青春英姿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49.知行合一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2810.致独臂书记张海:爱洒千万户撑起艳阳天3311.双轮驱动复兴梦3612.新心相融追其梦3913.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声颂4214.从复活铜板屯中解锁民生密码4515.解读16天两度出舱背后的精神密码4816.释放以下促上正向效应5217.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年轮说5518.以三变为翼奔赴二十征途5919.以同舟共济精神引领稳链保供生动实践6320.致敬索道医生背后的精神力量6621.走好三条路奋进新征程6922.最美秋色在坝上7223.致敬邻居书记砥砺为民三心7524.一以贯之保持奋进姿态7825.读懂索道医生背后的精神力量81@党员干部答好民生卷须常怀三感发布时间:20xx-9-22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应对标对表,心系国之大者,要始终常怀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答好民生卷,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将群众一枝一叶的小事当作时时放心不下的大3/56事,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绷紧责任弦,拧紧责任链,同时也要有甘为孺子牛的胸怀和甘当小学生的境界,要沉下去、更要沉到底,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要让脚上沾满泥土,让身上充满汗味,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人民群众的问题困难办好办实,要用自己的放心不下换来群众的放得下心,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将为人民谋福祉具体落实到工作岗位的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中,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当好群众身边的服务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群众最根本的需求、直击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与基层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想在一起,说好群众话、办好群众事,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答好民生答卷,要始终心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小节解决在实处,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要主动到问题的最前方,在想方设法寻求解题良方上用心,把功夫下在平时,多到关键岗位去锻炼和考验,不断提升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推动群众的问题更好更快得到解决,用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真情实感打动群众,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真心实意干好群众工作,要牢记干字当头,静实干之心、聚实干之力、养实干之气,在实干担当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选调生以三农情怀唱响乡土之歌发布时间:20xx-9-22在20xx年9月23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作为一名选调生,要脚沾泥土、深耕群众,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同农民称兄道弟,做土里又土气的新农人。选调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一张白纸来到农村,大多数对三农工作缺少经验,与村民打交道、说土话是能最快了解村里基本情况的捷径。很多选调生不是当地人,来到村里之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关,方言晦涩难懂、交流受阻,只有学会方言才能和群众交流,因此与当地村民多说话说土话是一门5/56必修课。在解决了交流关后,也要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与村民多探讨、多沟通、多交流,当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遇到问题时,多去寻求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的帮助。在家长里短中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中褪去书生气、增添泥土香。对农业知根知底,做懂农更爱农的土专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选调生们来到村里之后,光会讲土话还不够,只有沉得越深,工作才会越实,因此驻村的选调生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里的农作物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等体力劳动当中,在观看中学习,在流汗中成长。确保选调生能够知农时、懂农事,要走得了农村路,吃得惯农家饭,说得来农家话,真正与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做到知农事、懂农情、解农忧,做农民的好朋友、村里的当地人。多向村里回引的致富能手、身怀绝技的乡土专家请教乡村振兴经验,做到懂农更爱农,让选调生们成为奋斗在乡村一线的土专家。与农村同频共振,做身在情更在的好后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七年知青岁月,让青年习近平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而每一名选调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梁家河和知青岁月。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当代选调生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村振兴,正当其时!乡村要振兴农民必须富,农民必须强,农村必须美。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生力军,要精准锚定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深挖乡村资源,立足地方特色,保持传统风貌,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维度上实现多样化、差异化发展,避免模式化统一化,不让农村失去村味、失去原色。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态度扎根农村大地,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好后生。最强大脑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引擎发布时间:20xx-9-22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发行,其中第十五和第二十一专题都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答好三农题卷,关键在人,要瞄准人才源动力,做好全篇文章,将最强大脑打造成乡村人才振兴战斗引擎。用心栽培打造最优栖所,梧桐树成凤来栖。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解决乡村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离不开人才这把万能钥匙。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要想干成事,离不开众力所聚,但是乡村工作点多面广,要了解缺什么,才能知道引什么。因此,应紧贴乡村资源禀赋,从人才需求重灾区出发,引进紧需急求专业人士。基层工作者要愿当伯乐,拿出三顾茅庐周公吐脯月下追韩信的态度,抓住乡村振兴和人才7/56自我实现价值的有机结合点,从政策倾斜、资源支持、人文关怀、福利待遇等方面,去优化基层政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用柔性引才弹性工作实现人才和乡村的双向选择双向奔赴,让人才来之安之,引的进,留的下。精雕细琢搭出战斗引擎,玉汝于成上九霄。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要想知道引进的是雏鸡还是鸾凤,必须烈火燃金,石上磨刀,事上练人,大浪淘沙,洗去滥竽充数的污泥。建立完善的管人用人机制,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给人才搭台、铺路、送梯,鼓励人才交流,互相为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到以才养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探索名师带高徒模式,建立规范化教育培训模式,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充实到重大项目中,以行践学,炼就能接烫手山芋的硬本领。不待扬鞭自奋蹄,要避免出现现代伤仲永和吃空饷事件,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用严格公正戒除虚而不实的评价套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战斗力,激活人才引擎。百花齐放形成蝶变效应,遍地开花香万里。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自然生态好则万物生长,人才生态好则群贤毕至。乡村要赢得和城市的抢人大赛,还是要关注自然禀赋优势,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风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滋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怡人之境,让泥土气息去诱蝶。打好乡情牌,铺好返乡路,做好一老一小和宅基地保护工作,让告老还乡落叶归根成为潮流,同时通过双招双引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山东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通过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活一批村庄的模式,发挥人才磁力效应,实现楚才晋用,借智发展,保证乡村振兴活水不断。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外引内蓄充实人才资源库,在管理上去行政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松绑、放权,让人才这块金字招牌在基层一线熠熠生辉。干部思大国粮策保粮食安全发布时间:20xx-9-229月22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发扬节约精神,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经济危机、疫情、气象灾害、部分地区战争等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9/56不言而喻。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要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命根子生命线,承担保土管土之责,落实田长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科技创新,实现藏粮于技。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田水利、良种优化等农业技术科技的发明创造,古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灌溉蜀地万亩良田,今有袁隆平院士培育推广超级杂交稻。实践证明,在耕地总量稳定的情况下,必须靠科技支撑保障粮食增产。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做到向科技要粮。要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一支具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种子精神人才队伍,选拔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人才到基层服务、传经送宝,推动粮食作物种植优质高效发展。发扬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的节约精神,实现藏粮于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人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古诗句之一。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浪费粮食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主题活动,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挺在前面,珍惜一箪食、一瓢饮,增强节约意识,引导全民参与节约粮食。要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以身作则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