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深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显著进展,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市委2025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市委2025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省改革发展布局,拼搏实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一、主要工作情况(一)聚焦向新而行,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一是激活转型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牵引,紧抓打造产业备份基地机遇,加快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持续壮大钢铝产业,完善核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政策,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释放创新潜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发挥酒钢、中核四〇四等重点企业创新平台作用,完善鼓励支持科技研发投入机制,健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三是激发开放活力。用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协同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建设,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积极引进外资,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战略支点城市。(二)聚焦传承保护,着力打造长江文化重要标志地。以建设长江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做好长江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一是深化系统性保护。以长江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优化行政监管、保护利用等体制,健全文物保护规划体系,完善长江科技保护体系,打造科技护长江样板。二是强化深层次研究。以长江保护研究中心和长江研究院为依托,与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数字交互等技术运用,打造国家级长江文化阐释和展示传播平台。三是提高创新性利用。以长江IP带动非遗等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加快推动关城夜游项目迭代升级,持续开发飞跃长江、关城夜跑等特色活动,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三)聚焦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态宜居城。立足小而强、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特色,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建设生态美丽、时尚现代、诗意栖居的美丽宜居城市。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成果,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管网提升等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治理水平。二是培育特色城市风貌。把牢城市发展风貌定位,营造文化亮城、绿带环城、碧水入城特色景观,大力建设“口袋公园”、社区花园,打造公园城市,提升城市内涵,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引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水型示范城市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四)聚焦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高质量编制《市全域城市化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复,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典范,努力在全域城市化建设上探出一条新路。一是全域统筹农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探索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戈壁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全域统筹乡村建设。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深化文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基础设施等协调发展,打造面貌新、乡风好、环境美的和美乡村。三是全域统筹农民生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拓宽农民就近就业渠道,优化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全面升级。(五)聚焦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落脚点,在加强民生建设上持续发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一是以优化服务为关键。坚持软硬件齐抓,加强师资力量、医师队伍等人才引育,扩大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二是以强化保障为支撑。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社会救助等帮扶体系,常态化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工程建设,完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坚决兜住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三是以深化治理为驱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主动创安创稳,深入实施社会治理行动,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实施改革攻坚年行动,突出抓好营商环境3.0版升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三大标志性工程,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迭代升级“一网通办”平台,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智能秒批。创新科技金融融合机制,设立50亿元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投贷联动服务体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70%市属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机制。(三)深化社会治理改革。重点推进城市大脑全域应用,构建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智慧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微改革模式,在全市推广社区议事厅数字化平台,建立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的民生诉求响应机制。深化教育医疗综合改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四)强化改革工作保障。建立“三单两榜一评估”推进机制,制定改革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设立改革创新红黑榜,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改革成效综合评价。实行市委常委牵头重点改革项目制度,组建专项改革督导组,建立改革容错纠错备案机制。每季度召开改革形势分析会,年底开展十大改革案例评选,形成全市上下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