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 ”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专项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规划旨在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如何展开?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十五五 ”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专项规划”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十五五”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专项规划前言“智慧城管”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是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体系和信息化发展浪潮的重大历史机遇,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推动城市管理转型,建设现代化精致城市的重要举措。《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十五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6—2035年)》、《省数字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五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7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是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监督与处置新机制,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领域专项规划。《规划》以“精细型城管、法治型城管、智慧型城管、人本型城管”为建设为目标,将“三城同创”工作作为促进市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立足于京山市城市管理发展现状和发展预期,吸取“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成效和经验,全面分析“十五五”期间城市管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规划》按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便民惠民服务工程、生态修复绿色工程三大工程,落实打造环卫“标准”、建设园林“城市绿肺”、治理垃圾“先进示范”、彰显城市“颜值气质”、组建执法“城管铁军”、全民共创“文明城市”六大任务,构建城市管理部件全包容、空间全覆盖、时间全天候,形成监控实时化、处理及时化、管理精细化、考核标准化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使市成为全省市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城市,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录1.规划总则1.1规划目的《市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十五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市“一心引领、两级支撑、三带驱动、全域协同”战略构想的重要文件,是市审时度势,面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及时推动城市转型和管理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十五五”期间,扎实推进“三城同创”工作的重大战略步骤。《规划》是市贯彻“创新引领,生态优先、服务为民”的发展理念,紧扣“精细型城管、法治型城管、智慧型城管、人本型城管”建设目标,从全市角度系统分析城市管理发展现状,高标准制订的发展规划。《规划》以市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区镇统筹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撑,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智慧化应用为手段,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组织队伍建设为保障,促进城市管理体系改革。《规划》是市按“精细管理、科学执法、全民参与”的原则,明确园林绿化、市容环卫、考察督察、“门前三包办”等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是“十五五”时期市城市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强调市城市管理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统筹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因素,策划确立了一批重大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公私合营等多种建设模式的重大项目。1.2规划依据1.2.1方向性文件依据1.3规划范围本规划的地域范围:以市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区镇,统筹市所有行政区域协调发展。本规划的管理范围:园林绿化、市容环卫、考察督察、“门前三包办”等市城管部门各项城市管理职能职责。1.4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26年—2030年。2.发展基础2.1主要成就“十四五”以来,城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个新”战略,以建设精致城市、美丽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城乡统筹,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1.1城市面貌整洁有序“十四五”期间,市积极开展违法广告、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小餐饮大排档、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等各类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并制定下发了《2025年度市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方案》,拆除各类不符合市容市貌标准广告2000余处,在城区5个新建小区和绿林路中段实行“一区一景”“一街一景”广告靓化设置;持续开展城区扬尘治理和“水洗”洁城行动,城区主次干道洒水抑尘频次达到每日5遍,机械化洗扫作业率由70%上升到80%;保持违建查处高压态势,见违即拆,共计查处违规建筑664处、拆除违规建筑365处,拆除面积37753平方米,实现中心城区违建“零增长”,轻机大道、青年路社区、文峰西路、大龙工地分别创建为最美示范路、社区、街区和最美建筑工地。2.1.2园林绿化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市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在城市绿化方面大力推进画龙点睛工程。实施了建成区新建富水大道绿化工程,京绿线行道树及三角岛绿化工程等七个绿化工程,改造升级惠亭湖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完成河净水花园水岸绿化工程,全面启动六个城区小游园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渐成体系;同时,按照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文峰公园、惠亭山生态公园、轻机广场、未来城旁生态广场、温泉新区公园等公园16处,目前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1%,森林覆盖率比“十二五”末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45.13%。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指数等级连续五年优良。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2.1.3垃圾分类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按照《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制定下发了《市垃圾分类作业总体方案》,加大了垃圾分类宣传、试点等工作推进力度,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宣传培训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逐步扩大城乡垃圾分类宣传效应;扩大城区垃圾分类试点范围,覆盖两级所有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建成钟鼓楼、城畈、文笔峰3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及马家螃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完成22个覆盖14个乡镇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建设;全面实施乡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建设并投资运营14个。2.1.4环境质量大幅提高“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创城”工作为契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发扬“绣花精神”和“工匠精神”,整体推进户外广告、垃圾分类、防违控违、园林绿化规范整治,综合提升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主干道路市容环境,强力推进渣土运输、施工噪声、违法占道控管,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分别从十四五初期的121ug/m3和89ug/m3降低到了十四五末的65ug/m3和37ug/m3,城市品质大幅提升。2.1.5环卫运营体系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按照“市场化改革、社会化运作、公司化运营”的思路,全面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制定出台了《市全域垃圾处理PPP项目运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对象与范围,考核方式与内容、考核结果运用,现全市共建垃圾中转站26座,配备垃圾运输车辆380辆,实现由“户分、村收、镇运、市处理”到“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全程运营”的转变,扭转了以往城乡不平衡、队伍不协调、管理不专业、垃圾收集转运不及时不彻底的被动局面。2.1.6公厕服务快速提升“十四五”期间,市扎实开展“厕所革命”,按照省、市城市“厕所革命”工作要求,累计完成各类厕所88121座,其中完成农户无害化厕所87455座、农村公厕411座、乡镇公厕94座、城市公厕31座、交通公厕4座、旅游公厕126座、加油站厕所17座。城区所有投入使用的公厕均实行免费开放,做到专人管理、全天候保洁,公厕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并成功入选全省唯一的20个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厕所革命”经验在全省和市全面推广。2.1.7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十四五”期间,市深入贯彻《市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共受理案件17681件,立案17681件,结案17331件。严格规范城管执法行为,严肃城管执法纪律,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好案件审核、行政处罚听证及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行政复议维持率达95%以上,行政诉讼胜诉率达100%;着力推进建设覆盖全城的视频监控系统,实行市网格中心、公安、城管等部门共用共享,深度融合。借鉴“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城市综合管理经验,实行城管网格管理与数字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有效利用“城管通”查询和办理执法案件,积极探索“以案促管”执法管理新模式。2.1.8门前三包全面覆盖“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成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公室,出台《市“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方案》,完成四大家领导包联社区、包路段、46个市直单位包路段、97个市直单位包联城区165个“三无小区”、社区包背街小巷的具体责任划分工作,设置“门前三包”监督岗75个,制定监督岗“六统一”(即统一桌子、椅子、牌子、遮阳伞、扫帚撮箕、志愿者服装)标准,完成各路段包联单位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行动,实现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全覆盖。2.1.9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十四五”期间,市扎实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城管执法局机关职能设置和园林管理、公用事业职能及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人、财、物整体划转工作,突破行政分割、管理分制、资源分散的束缚,建立了与城市发展新态势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大格局。深入推进环卫生产作业市场化改革,全域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整体移交并落地实施,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长效管理体系。稳步推进环卫局新老机保衔接工作,在充分运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部署、耐心解答、精准核算,该项工作已顺利衔接,未发生重大群体性、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2.1.10党建引领作用明显“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学习强国”、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开展常态化学习,始终牢固树立“党建+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城市管理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城市管理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城市管理成果。2.1.11法治体系更加完备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持续修订、完善城管考核机制,创新城管执法体制,制定权责清单,明确城管执法边界,推进管理职责下沉和执法队伍下沉,持续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健全各项执法制度。积极参与市城管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并取得良好等次。加大队伍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全员普法考试,配齐执法记录仪等办案工具,统一执法服装和装备,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队伍规范化能力大大增强。表2-1“十四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序号规划指标属性完成情况一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1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预期性100%2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督办落实预期性90%序号规划指标属性完成情况率(%)3“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预期性100%二建立更加规范的城管执法体系4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任务完成率(%)预期性95%5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约束性90%6城管违法案件及时查处率(%)预期性90%三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城区约束性100%8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预期性10%9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率(%)预期性85%10生活垃圾焚烧比例(%)预期性100%11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主城区预期性95%12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预期性8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