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通讯员责任,提升业务能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助力区域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领导讲话]在全区2025年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全区2025年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在这盛夏时节,我们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业的热忱,相聚在风景秀丽的市委党校**校区,共同拉开2025年全区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的序幕。首先,我代表区委、区委宣传部,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全区300余名通讯员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看到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我深感欣慰。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有活力、有追求、有战斗力的队伍。区委对这次培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加油充电”“赋能提效”,帮助大家在全媒体时代的大潮中,看得更清、站得更稳、走得更快。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静下心来,沉浸其中,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借此机会,结合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一、深刻认识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把握大势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百舸争流的时代,也是一个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擘画“十五五”蓝图的关键之年。对于我们梁子湖区而言,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全区上下正在为实现区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比如我们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还不够突出,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仍需健全,个别干部的作风还有待进一步严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力”上:(一)是强信心、暖人心的“引导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要有人气、有信心。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通过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好,把全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展示好,把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呈现好。要像一道光,照亮前进的道路;要像一团火,温暖群众的心窝。比如我们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推出的一系列惠企便民政策就需要我们去大讲特讲,让企业家安心投资、放心发展;我们开展的各类民生服务,如就业招聘、困难救助也需要我们去广为传播,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促发展、激活力的“推动力”。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可以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和“催化剂”。通过宣传,可以提升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项目向这里汇聚。我们精心打造的“梁湖良品”农文旅区域公用品牌,就需要我们通讯员用生动的笔触和镜头,去讲述每一件产品背后的生态故事、匠心故事,让“梁湖良品”走出梁子湖,香飘全中国。我们举办的“梁子湖记忆”征集活动,挖掘那些老照片、老物件背后的历史变迁,这不仅是在记录历史、留住乡愁,更是在为我们未来的文旅发展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我们笔下的每一个字、镜头里的每一个画面,都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三)是防风险、化矛盾的“稳定力”。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真假难辨,舆论场众声喧哗。一个小的事件,如果应对不当,就可能迅速发酵成重大的网络舆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测和处置机制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源头治理,通过扎实的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权威准确的信息对冲不实言论,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占领舆论阵地,当好社会情绪的“稳压器”和社情民意的“减压阀”,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和舆论环境。可以说,在座的每一位通讯员,肩上都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你们是时代的记录者、政策的传播者、发展的推动者。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准确把握全区新闻宣传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在守正创新中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机”;既要正视挑战,更要善于抓住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现实而紧迫的。一是传播格局的挑战。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已经失灵,用户被海量信息包围,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地方媒体和通讯员过去所拥有的新闻信源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如果我们还沿用老一套的思维和方法,满足于“开会+发稿”的模式,我们的声音就很容易被淹没,我们的阵地就可能被边缘化。二是能力本领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的新闻工作,不仅要求我们会写,还要求我们会拍、会剪、会策划、会运用新技术。从“笔杆子”到“全媒人”的转变,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坦白说,我们队伍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本领恐慌”,全媒体人才呈现结构性缺失,有的同志对新媒体、新技术感到陌生甚至畏惧,导致我们的新闻产品形态单一、吸引力不强,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时效性也有待提高。三是内容创新的挑战。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同质化的内容是没有生命力的。如何避免稿件“千人一面”,如何把我们的政策文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出来,如何把梁子湖的绿水青山、人文底蕴、发展活力变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如果我们满足于浅尝辄止,满足于一般化的报道,就无法真正打动人心、引发共鸣。挑战固然严峻,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所拥有的机遇是前所未有、大有可为的。一是我们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为最大优势。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其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谋划和推进。我们建立了区融媒体中心,整合资源,打造平台,这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坚实后盾。今天我们能在这里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培训班,本身就体现了区委对建强这支队伍的坚定决心。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我们有丰富的宣传资源作为最厚底蕴。梁子湖是一座内容富矿,这里有写不尽的题材。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的湖泊保护、水草产业、绿色发展,都是闪亮的“名片”;有乡村振兴的火热图景,我们的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民新生活,每天都在上演新的故事;有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举措,我们服务企业的真心实意,企业家们是有口皆碑的;有法治建设的显著成效,我们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基层治理创新,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可以说,只要我们沉下去,好故事就在田间地头,好新闻就在生产一线,好典型就在我们身边。三是我们有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作为最强赋能。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宣传工作插上了翅膀。这次培训,我们专门邀请了多位业界大咖,课程设置紧扣前沿。比如,**老师要讲《一部手机玩转短视频新闻拍摄+剪辑》,**老师要讲《人机协作:AI助力内容创新生产》,**老师要讲《如何用短视频讲好基层故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理念、最实用的工具交到大家手中。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生成文案、智能剪辑视频、分析传播数据,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内容创造力。短视频也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已经成为政务宣传和新闻报道的主流形态,是讲好基层故事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我们必须主动拥抱这些新技术、新应用,让它们为我所用,成为我们手中的“新式武器”。因此,我希望同志们能够辩证地看待挑战与机遇,既要有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必胜信心,在识变、应变、求变中,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三、努力增强“四力”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服务大局中书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殷切期望。这“四力”,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我们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核心标准。借此机会,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一)要在锤炼“脚力”中深耕基层沃土,做扎根人民的“记录者”。“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好新闻是用脚板走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离开了火热的现实生活,我们的新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不知疲倦的“奔跑者”,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工地、社区小院。你的鞋上沾了多少泥土,你的新闻才会有多少“地气”。要去听听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才能知道他们的“急难愁盼”;要去看看企业家们的生产经营,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要去跟进重大项目的建设进程,才能感受梁子湖发展的强劲脉搏。只有把自己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用脚步丈量梁子湖的每一寸土地,你们才能捕捉到最鲜活的素材,写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感人至深的作品。(二)要在增强“眼力”中洞察时代脉搏,做善于发现的“观察家”。新闻的价值在于发现。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有“眼力”的人却能看到背后的逻辑、未来的趋势、深刻的内涵。“眼力”从何而来?来自于深厚的政策理论功底,来自于对区情区貌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我希望大家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善于从全区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具体工作,把一件件看似孤立的事件,与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中心工作联系起来。比如,报道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要能看到它对全区产业链升级的意义;报道一个村庄的环境整治,要能看到它在共同缔造美好生活中的价值。同时,这种“眼力”也体现在对舆情风险的洞察上,要能见微知著,在信息纷杂中明辨是非,在苗头性问题出现时及时预警,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三)要在提升“脑力”中把握传播规律,做守正创新的“开拓者”。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原地踏步就意味着落伍。提升“脑力”,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规律、掌握新本领。这次培训,就是一次集中的“头脑风暴”。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要思考如何玩转短视频。祁泉老师会教大家很多实用的拍摄和剪辑技巧。比如,如何构图更有美感,如何运镜更加流畅如何用“黄金三秒”抓住用户眼球。我希望大家回去后,都能拿起手机,大胆尝试,把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美景美食,都变成精彩的短视频作品。要思考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晏欣老师讲的“人机协作”,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大家不要害怕AI,要把它当成一个聪明的助手。它可以帮你搜集资料、构思文案、生成图片,把你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掌握一两种AI工具,切实为自己的工作减负增效。更要思考如何讲好故事。无论是短视频还是AI,都只是“术”的层面,是工具;而我们最终要达成的,是“道”的层面,是讲好梁子湖故事。这就要我们开动脑筋,精心策划,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冰冷的数据故事化,把宏大的主题场景化,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四)要在磨砺“笔力”中讲好梁湖故事,做凝心聚力的“主笔人”。“笔力”,在这里是广义的,它不仅指写作能力,更包括策划、编辑、制作等综合性的内容生产能力。最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要通过有影响力的作品来体现。我希望大家都能争当“主笔人”,用你们手中的笔和镜头,生动描绘梁子湖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要用“笔力”展现梁湖之美。聚焦我们的生态优势,把梁子湖的湖光山色、四时美景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向往这片“诗和远方”。要用“笔力”彰显梁湖之进。聚焦我们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把全区上下拼搏赶超的奋斗姿态展现出来,提振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用“笔力”传递梁湖之暖。聚焦我们的民生实事和凡人善举,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温暖故事讲述出来,凝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我们持续的努力,加大新闻上稿力度,不断提高我们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志们,宣传思想工作的舞台无比广阔,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无上光荣。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努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用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为奋力谱写**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同志们学有所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