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儿童饮食安全,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责任,携手共筑安全防线!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领导讲话]在全市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全市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形势,安排部署暑期及下半年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在园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市市场监管局、*区政府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幼儿园的食品安全,更是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一)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根本前提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伤害,甚至可能影响其终身健康。据统计,全国每年报告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中,幼儿园占比达到35%以上,其中因食品原料不合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引发的事故占比超过60%。去年,省市一所幼儿园因采购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导致58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一案例深刻警示我们,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最严谨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全力保障每一名幼儿的饮食安全。从我市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所,在园幼儿万人,其中暑期在营幼儿园所,涉及幼儿万人。这些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期盼,更是我市未来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站在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保障幼儿“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的应尽之责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幼儿园作为特殊的食品消费场所,其食品安全监管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市市场监管局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多次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累计检查幼儿园所次,发现并整改问题个;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监管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不断提升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三)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是回应社会公众关切的民生工程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园食品安全更是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幼儿园的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幼儿园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引发家长的强烈不满,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强化宣传等措施,幼儿园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家长满意度逐年提升。据统计,去年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家长满意度达到*%,较前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小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可能引发较大的社会影响。比如,去年县一所幼儿园因食堂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名幼儿出现轻微食物中毒症状,虽然经过及时处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家长们反映强烈,对幼儿园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度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二、正视问题挑战,准确把握当前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态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切实提升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一)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一是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参与的幼儿园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方责任,为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先后组织开展了“幼儿园食品安全百日攻坚”“暑期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幼儿园所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起,罚没款万元,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智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目前全市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其中暑期在营幼儿园覆盖率达到*%,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幼儿园食堂操作过程的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一批不规范操作行为。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每年组织开展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累计培训*人次,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应急处置等方面,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二)当前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近期检查和日常监管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幼儿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幼儿园负责人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落到实处。比如,在近期的检查中发现,区幼儿园、县幼儿园等所幼儿园未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原料来源不明;市幼儿园未按规定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堂管理混乱。二是食品采购与储存不规范。部分幼儿园食品采购渠道不正规,从无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食品原料,存在采购“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问题。在食品储存方面,一些幼儿园未按规定设置食品储存仓库,食品与非食品混放,生熟食品不分,食品储存温湿度不符合要求,导致食品变质。比如,镇幼儿园采购的猪肉未索取检验检疫证明,街道幼儿园食堂储存的大米有霉变现象,区幼儿园将农药与食品存放在同一仓库。三是加工制作过程存在风险隐患。一些幼儿园食堂加工操作不规范,生熟食品加工用具混用,食品加热不彻底,存在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的风险。同时,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部分幼儿园未按规定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制度(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存在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比如,县幼儿园食堂在制作糕点时超剂量使用泡打粉,市幼儿园生熟砧板混用,导致食品交叉污染。四是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部分幼儿园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不完善,或者未按规定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导致餐饮具细菌超标。在检查中发现,区幼儿园、镇幼儿园等所幼儿园的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低于*%,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五是食品留样不规范。一些幼儿园未按规定落实食品留样制度,留样品种不全、数量不足、保存时间不够,或者未按要求记录留样信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无法及时追溯源头。比如,街道幼儿园食品留样数量仅为规定数量的一半,县幼儿园留样食品保存时间不足*小时。六是监管执法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基层监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对偏远地区和小型幼儿园的监管不到位,存在监管盲区。同时,一些监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幼儿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存在以罚代管、处罚偏轻等问题,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三、聚焦重点环节,全面推进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各项任务落实针对当前我市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要聚焦重点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切实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一)严格规范食品采购与储存管理环节。食品采购与储存是幼儿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规范。一是严把食品采购关。幼儿园要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选择信誉好、资质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原料。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有合格证明文件。同时,要建立食品采购台账,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采购日期等信息,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对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比如,区已经推行了幼儿园大宗食品集中采购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家供应商,统一为辖区内所幼儿园配送食品原料,效果良好,食品安全投诉率较之前下降了%。二是规范食品储存管理。幼儿园要设置专门的食品储存仓库,仓库要保持整洁、干燥、通风,具备防鼠、防蝇、防虫、防霉等设施。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同时,要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和质量状况,及时清理过期、变质的食品。对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按照规定的温度进行储存,并做好温度记录。比如,县幼儿园建立了食品储存仓库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储存管理,每天对仓库进行检查和清扫,定期对食品保质期进行核查,确保了食品储存安全。(二)全面强化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监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监管,确保操作规范。一是规范加工操作流程。幼儿园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加工制作,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加工用具、容器要分类使用,并有明显的标识,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食品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以上,防止食物中毒。同时,要控制好食品加工时间和温度,避免食品长时间存放导致变质。比如,市幼儿园食堂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制度,配备了专用的生熟砧板、刀具和容器,并在上面标注了明显的标识,有效防止了交叉污染。二是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幼儿园要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制度,不得采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要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同时,要在食堂醒目位置公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比如,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幼儿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所幼儿园存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约谈。三是加强加工场所卫生管理。幼儿园食堂要保持加工场所的整洁卫生,地面、墙壁、门窗要定期清洗消毒,加工设备、工具要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业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污染食品。比如,镇幼儿园每天安排专人对食堂加工场所进行清扫和消毒,每周对加工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从业人员每天上岗前都要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确保了加工场所的卫生安全。(三)切实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与保洁工作。餐饮具清洗消毒与保洁是防止交叉污染的重要措施,必须切实加强。一是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幼儿园食堂要配备足够的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流程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采用物理消毒(蒸汽、煮沸)的,要确保温度达到℃以上,时间不少于分钟;采用化学消毒的,要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后的餐饮具要存放在专用的保洁柜内,防止再次污染。二是加强消毒效果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