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商务发展规划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十五五”商务发展规划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十五五”商务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也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商务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县商务发展实际,特制订《县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规划期为2026年至2030年。一、“十四五”期间商务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县商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商贸业态日趋成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十四五”确定的商务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1、商贸流通有序发展。“十四五”以来,商贸流通布局合理有序,商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商贸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运行和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商务经济活力增强,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6年37.1亿元发展到2025年的79.84亿元,年均增长9.7%;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从2016年29家发展到2025年的79家。2、外贸进出口稳中有进。“十四五”期间,实施了《县2017年、2018、2019促进外贸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县2025年外贸促进政策》,进出口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机电类、纺织服装类、食品加工类、竹制品、羽绒及其制品等较为完备的进出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6年的7940万美元发展到2025年的10025万美元,年均增长6%;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75家,全县拥有进出口自营企业累计增至235家,进出口实绩企业累计41家。3、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十四五”以来,不断引进来自香港、台湾、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产业涉及天然气生产、电力热力开发、食品等行业。引进世界500强香港华润集团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和燃气分布能源项目。幼狮(台商)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利用外资总额从2016年的0.49亿美元发展到2025年的0.9174亿美元,年均增长16%。4、农村电商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主动搭乘互联网发展“快速列车”,以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有效激活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别山电商产业园已初步打造成为县乃至大别山区电商孵化中心、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线上交易中心、艾草产品交易中心、线下体验中心、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农村电商硕果累累。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6年11.3亿元发展到2025年的37.8亿元,年均增长35%。两次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先后荣获全省农村电商全覆盖先进县、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县、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园区、省级“双创”基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省级返乡创业园基地,连续4年荣获市农村电商发展工作先进县。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4个、示范村12个、示范企业4家,培育网销额超千万元电商企业9家。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2000余家,大别山电商产业园累计孵化400余家,入驻经营68家,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10000人以上。“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十四五”计划目标2025年完成情况“十四五”计划平均增长%“十四五”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2.679.89.527.8进出口总额0.981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0.480.91016网络零售额(亿元)4.56.474055农村产品网销额(亿元)14.515.153540二、“十五五”商务发展环境“十五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县商务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市场需求疲软,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大调整,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面临重塑,特别是欧美设置重重投资贸易壁垒,商务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和壮大内需市场,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国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为国际贸易的投资搭建新平台,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从县内看,“十五五”时期是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推进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国()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创新政策和先行示范红利将持续释放。商务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主动拉高标杆,不断拓展商务发展空间、深化区域贸易关系、集聚高端要素、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商务发展。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县商务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明显短板。我县商务经济总量不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发展质量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商务发展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商务部门工作作风有待加强等等。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我县经济基础和产业特色,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持续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用足用好国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相关政策,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全县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效益,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更高质量绿色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商务力量。(二)基本原则1、坚持创新发展。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商务发展的全过程,强化流通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完善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创新商务数字化应用、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建立对外开放创新平台,创新驱动发展商务经济。2、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阶段性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动消费升级,不断优化外贸结构,积极引进高质量项目,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和水平,加快培育以质量、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商务经济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商务经济发展质量。3、坚持融合发展。强化商务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商品服务相融合、内贸外贸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商旅文体相融合,拓展发展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在中高端消费、对外贸易、生活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形成商务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局面。4、坚持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县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延伸,持续扩大区域及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形成立足、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贸易、生产、服务网络。5、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生态是最大的底色、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的理念,持续推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7亿元,年均增长10%,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6亿美元,年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5亿美元,年均增长7%;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过1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年增长20%。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十五五”商务发展主要目标指标2026年2030年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9.8143.710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26021.98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01361.37898网络零售额(亿元)7.251210农村产品网销额(亿元)21.544.520四、主要任务1、持续推进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努力构建以县城商业中心为引领、特色商业街为品牌、社区和乡镇商贸中心为骨干、村级便利店为基础的商业体系,支持中合万广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升级改造城乡农贸市场,加快推进凯耀汇、第一乐、红星·美凯龙、东大街(罄街)、凯耀汇等特色街区建设,重点打造省级大别山生态食品特色产业集群,支持迎驾集团、宜康食品等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食品酿造、水饮品与休闲食品、功能性饮品等产业,打造水饮品和食品酿造等品牌;提升安全生产和消防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消防防范和应急水平。推进消费提档升级。积极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鼓励商贸企业扩大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智慧家用电器等商品经营。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经销商入驻,规范二手车交易,推动汽车消费增长。引导支持乐尔辉、绿谷、品尚多、熊小厨等商贸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覆盖面,引进一批“中商罗森”等知名便利店,引导成立县家政服务协会,打造居民购物、餐饮、家政服务等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消费圈。培育新型特色消费。实施皖美消费行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等,举办线上线下“购物节”、“年货节”、“丰收节”,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商品交易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交易会,探索引导企业到县外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快餐饮业特色化发展,大力推广“本草霍膳”,开展十大必点菜、十大养生药膳、十大碗菜系等品牌评选活动,推动餐饮菜系品牌注册,命名一批真正具有“味”特色的菜系,打造一批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精品客栈民宿,鼓励住宿企业、餐饮企业开展线上服务;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培育直播带货、夜经济、云端购等消费新热点。推动企业品牌建设。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在迎驾酒业、应流铸造、世林光源、天下泽雨、五福斋等重点企业中,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品牌化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商贸流通企业。指导一品堂、天下泽雨、谷雨、缘圆缘等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老字号”,;支持华强文旅城、陡沙河温泉小镇、凯耀汇、红星·美凯龙、美食城、第一乐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申报“特色商业街区”;鼓励辉隆君澜等餐饮企业申报认定“绿色饭店”。2、着力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推动外贸平台发展。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与沪苏浙区域合作,对标沪苏浙,借鉴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经验。充分发挥我县公用型保税仓库作用,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借鉴深圳、松江区、合肥等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先进经验和运营模式,积极引进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和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进行指导和服务,孵化更多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行列中来,努力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企业建立海外仓。强化外贸主体培育。紧盯孵化企业,做好指导,重点引进外向度高的企业,壮大进出口规模,引导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提升重点产业层次;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外贸主体做大做强。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积极引进一批层次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具有龙头效应的高质量外向型企业。围绕机械零部件、电光源、羽绒、竹制品、食品等主导外贸产品,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认证和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参加境外品牌展会、扩大品牌宣传、收购境外品牌,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货物贸易提质增效、加工贸易价值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推进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引导企业参与产销对接活动,线上线下联合推动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提升我县出口产品竞争力,促进机电铸造、绿色食品、羽绒制品、竹制品等产品出口,加快形成我县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新优势。3、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抢抓外资发展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县经济开发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