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拼抢意识,坚持实干导向,树立底线思维。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6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党性修养、拼抢意识、实干导向、底线思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改进工作作风入手,向沉疴积弊亮剑,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我们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更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结合提纲要求和国有企业工作实际,我围绕四个模范建设,从党性修养、拼抢意识、实干导向、底线思维四个维度,谈几点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一、增强党性修养,争做信念坚定、政治过硬的模范(一)筑牢思想根基,把握政治方向。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将生产经营与党性修养割裂开来。例如,某央企子公司在推进混改过程中,片面追求股权多元化和资本增值,忽视党组织在战略决策中的领导作用,导致项目偏离国家产业政策方向。这警示我们,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第一议题制度、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在项目投资、产业布局等重大决策中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国企担当。国有企业的宗旨是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存在重效益、轻民生的现象。比如,某地方国企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为压缩成本降低施工标准,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群众投诉不断。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推进乡村振兴帮扶项目时,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在民生工程建设中,严格把控质量关,杜绝偷工减料,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本领恐慌,根源在于理论学习不深不透。例如,某能源企业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因对双碳政策理解不全面,盲目上马高耗能项目,造成投资损失。对此,我们要建立学用结合机制,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强化拼抢意识,争做敢为人先、勇作善为的模范3/6(一)破除守成思想,激发创新活力。国有企业长期受体制机制影响,部分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心态。例如,某传统制造业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因担心技术风险和成本投入,迟迟未启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式,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为指引,主动对标行业标杆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上大胆突破。例如,华为公司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在5G通信领域实现全球领先,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国有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抢抓战略机遇,服务国家大局。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增强机遇意识。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某建筑央企抢抓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通过创新EPC+融资模式,承接多个标志性项目,实现海外业务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善于从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升级等领域主动作为。比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相关国企可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三)勇于攻坚克难,锤炼过硬作风。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等挑战,部分干部存在躺平畏难情绪。例如,某国企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时,因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复杂,长期搁置争议,导致矛盾激化。对此,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解决难点问题。建立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干部主动认领硬骨头;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树牢实干导向,争做务实担当、攻坚克难的模范(一)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必须以务实态度解决问题。例如,某省属国企因历史包袱重、资产负债率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通过深入调研,该企业实施瘦身健体专项行动,剥离低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最终实现扭亏为盈。这启示我们,要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聚焦企业改革、科技创新、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堵点问题,形成调研-决策-落实-反馈闭环,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部分企业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现象,导致政策执行打折扣。例如,某集团公司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但因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三年后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要建立重点工作台账,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落实情况与干部绩效挂钩,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加强过程监督,运用信息化手段对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动态跟踪,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三)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工作质效。国有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建立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工匠之星评选活5/6动,推动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市场口碑持续改善。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生产制造、工程建设等领域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技能竞赛、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工匠人才,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坚持底线思维,争做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模范(一)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国有企业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廉政风险点多。某央企子公司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在设备采购中收受供应商贿赂,最终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这警示我们,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违规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警示教育、廉洁承诺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对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分包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织密制度笼子。(二)强化风险意识,防范重大风险。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市场、财务、法律等多重风险。某房企因过度依赖高杠杆扩张,在房地产市场下行时资金链断裂,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对此,我们要增强底线思维,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市场波动、汇率变化、政策调整等风险的监测预警;严格控制企业负债率,优化债务结构,确保资金链安全;加强合规管理,完善法律审核机制,防范法律纠纷和合规风险。(三)涵养清风正气,培育良好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部分企业存在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现象,破坏了企业内部公平公正的环境。对此,我们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良好政治生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志们,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高压线,更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其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争做信念坚定、敢为人先、务实担当、清正廉洁的模范,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上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