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廉洁自律重要性,要求全体干部严守纪律底线,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镇党委书记在2025年全镇警示教育大会的讲话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镇党委书记在2025年全镇警示教育大会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镇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结合近期全县查处的典型案例和我镇实际,剖析问题、汲取教训、警示警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刚才,纪委书记通报了近年来全县及我镇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涉及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有的是虚报冒领、侵占惠民资金,有的是履职不力、失职渎职,教训深刻、发人深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清醒认识当前作风建设形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从通报的案例和日常监督情况看,一些基层干部仍存在“违纪是小事、违法才可怕”的错误认识,认为“乡镇权力小、不会出大事”,甚至把“不被发现”当作“没问题”。这些思想误区,正是风险隐患的“温床”。(一)从政治要求看,全面从严治党只会越抓越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微腐败”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对民生领域、乡村振兴、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微权力”连着“大民生”,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群众的信任,一旦失守,损害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二)从典型案例看,基层“蝇贪蚁腐”危害极大。通报的案例中,有的村干部虚报冒领高龄补贴,有的在危房改造中优亲厚友,有的甚至挪用集体资金赌博。这些行为看似金额不大,但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在负责低保评定工作中,将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纳入低保,导致真正困难的群众得不到帮扶,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警示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守住廉洁底线。(三)从我镇实际看,作风建设仍需常抓不懈。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查处了*等违纪问题,处理党员干部*人。但也要看到,一些问题仍未根除:有的干部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新官不理旧账”;有的在项目推进中“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有的在村级“三资”管理中把关不严,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村*年*月付*改厕劳务费(贫困户*家)无正式发票或领条,村干部违规领取劳动务工补助,*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涉嫌违反工作纪律,未认真履行职责,将尚在处分期内的党员*评为优秀党员,对受到党纪处分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对此负有领导责任,新建盘*项目*年*月已动工,至今未验收,群众反映建设时间过长,造成出行不便。这些问题,表面是作风问题,实质是纪律问题,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整改。二、深刻剖析问题根源,以自我革命精神整改突出问题结合通报案例和日常工作,当前我镇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有的干部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把参加组织生活当作“任务”,对党章党规党纪一知半解,甚至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在忏悔录中说,“平时不学习,出事了才知道党的纪律有多严”。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思想防线失守是最根本的失守。(二)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有的干部认为“乡镇是熟人社会,有点小问题没人管”,对“微腐败”抱有侥幸心理。比如,有的村干部在集体决策中搞“一言堂”,不按程序办事;有的在惠民资金发放中“雁过拔毛”,认为“拿一点没关系”。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实则触碰了纪律红线,最终必然受到惩处。(三)权力监督制约缺位。从案例看,村级“三资”管理、项目招标、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是腐败高发区,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比如,有的村“村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不知情、难监督;有的镇直部门对下属站所监管“宽松软”,导致权力运行不规范。有的班子与干部职工谈心较少,交流较少,没有真正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时对干职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就给予一定的答复。(四)担当作为精神不足。有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甚至“躺平”。比如,在信访维稳工作中,有的干部怕得罪人,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在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中,有的干部怕担责,导致项目迟迟不能落地。这种“为官不为”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失职渎职。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和接待群众来访做得还有差距,为基层职工群众、特别是一些“难缠”职工群众考虑的相对少。在发展农场经济、服务职工群众、增加职工群众收入等方面思路还不够宽阔,措施还不够得力。对执行接待工作的范围、标准等有时未能做到严格把关。三、坚持严字当头,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必学内容,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要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案例教学、警示教育片、廉政党课等形式,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镇纪委要组织编写《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是非。(二)聚焦关键领域,严查违纪行为。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重点查处三类行为:一是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如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在低保、医保、危房改造中优亲厚友等;二是村级“三资”管理中的违纪问题,严厉打击侵占集体资产、违规处置资源、套取项目资金等行为;三是干部作风问题,严肃整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监督制约。扎紧制度“笼子”,重点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完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招标等制度,推行“小微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健全监督联动机制,整合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监督力量,每季度开展一次村级财务专项检查,对问题突出的村“回头看”;三是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廉洁自律、担当作为情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与报酬待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不胜任、不合格的干部及时调整。(四)压实主体责任,激励担当作为。镇党委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定期研究分管领域作风建设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廉政谈话。村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帮助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同志们,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此次警示教育大会为契机,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