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深入研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调加强自律,倡导节俭,如何更好地落实于日常工作实践中?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1/5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节约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责任;反对浪费,不只是制度要求,更是作风的体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扎紧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制度篱笆。这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化落实,更是对新时代党风政风的一次再校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条例》的时代意义,真正把严字写在行动中,把实字落在每一分公帑上。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谈几点认识。一、树牢思想坐标,把过紧日子当作必答题节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出最大效益。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行为自觉。(一)从传家宝中汲取信仰力量。艰苦奋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精神印记。从井冈山的一根灯芯到延安时期节约每一滴墨水,从三线建设的自带干粮上高山到脱贫攻坚时的精打细算干实事,节约精神始终如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在高楼林立的办公室里讨论节俭,并非因为条件所限,而是信仰所系、作风所需。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节约的红色基因,在履职尽责中传承好这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二)从压力点中感知现实方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财政支出进入紧日子模式是大势所趋。基层财政更是钱袋子瘪、担子重,面对群众的民生期待,面对产业转型的燃眉之急,我们没有条件挥霍浪费,也不允许浪费资源。有限的财力必须用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兴镇、夯实基础设施等刀刃领域。坚持勤俭办事,就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现实体现。(三)从细微处中检视行为习惯。节约并非大而空,而在一言一行、一纸一电之间。比如办公用品能用就用、办公设备能修不换,会议开支能合则合、差旅出行轻装简行,这些都考验着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干部的自我约束。干部要在日常中养成从简思维,在细节上坚持守纪底线,让节约意识融入血脉、见于日常、落在实处。二、紧扣制度螺栓,把硬约束转化为硬作风《条例》的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制度更新,而是一次作风革新的再出发。要让制度长出牙齿,关键在执行、在细节、在一以贯之的制度刚性和干部执行力。(一)经费管理要掐得准、拨得明。预算是纪律,不是建议。要从源头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确保每一笔3/5资金有预算、有计划、有去向。要实行两个一律:一律不允许无预算安排支出,一律不允许将日常经费打包处理。在报销审核环节,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强化数字化审计监督,杜绝虚列支出、变通报账等小聪明。同时,建立重大项目资金多部门联合会签制,增强制度刚性。(二)公务行为要管得严、落得细。公务出行要坚持必要、紧凑、低耗的原则,坚决遏制以调研为名、行变相旅游之实的现象;公务接待要把好审批、把住标准、把牢人数,不准突破规定变通开支;公务用车要探索车改后机制创新,推行定点调度、派单派车制度,杜绝公车私用;会议管理要建立会议清单+会议审计制度,持续压缩非必要会议数量和时间,让会风反映作风、让务实成为行政底色。(三)资源配置要调得活、用得巧。办公用房实行限标、调剂、共用的基本方针,杜绝一人一间名不副实情况出现。办公设备采购必须统一归口、分级审批,避免重复采购、超标配置。推动绿色办公,加快智慧能耗监测系统部署,实现对水、电、气等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节。鼓励使用再生纸、双面打印、电子签批等绿色办公行为,让每一个节约的动作背后都有数据支撑和制度推动。三、织密监督网络,用真监督推动真节约监督是推动落实的后墙,没有监督的制度,是空口号;没有问责的违规,是装样子。我们要构建自我监督+外部监督+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闭环,压实责任、提升效能。(一)建强前哨岗,抓实内部监督。各单位要主动作为,构建预算-执行-报账全过程闭环监督机制。要把日常监督融入工作流程,在日常审批中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加强纪检、财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定期开展节支对账周费用清单自查等活动,推动形成事前有防范、事中有监控、事后有问责的全周期监督链。(二)拓宽观察窗,用好外部监督。接受监督是最好的自我保护。要主动邀请人大、政协开展评议监督;建立与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定期交换廉政风险点;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让群众成为最敏锐的探头。对于群众和媒体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主动认领、及时核查、依法回应,构建开放透明的行政生态。(三)亮出执法剑,强化问责震慑。纪检机关要把节约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紧盯违规报销、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顽瘴痼疾。对顶风违纪行为,要快查快处、通报曝光。坚持一案双查,既问事、也问人,既追责、也补漏,倒逼制度完善、责任压实、风气转优。让节约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而不是可以商量的灰区。同志们,节约不是一种节省感,而是一种价值感;不是看得见的削减,而是看不见的增效。让我们以此次条例修订为契机,重新端正过日子的态度,重新校准做事情的方法,重新激活管资源的能力,把勤俭节约这面旗帜高高举起、久久扛稳,为推动党政机关作风转变、为基层治理提质5/5增效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