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以案为鉴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牢正确政绩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心组发言强调,以案例为鉴,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中心组发言以案为鉴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牢正确政绩观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中心组发言:以案为鉴,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危害性,树牢正确政绩观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近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统计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主要精神,以及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问题的曝光,反映出背后存在的政绩观偏差,这一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还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下面,结合典型案例,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一、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问题,树牢权为民赋、当为民用的权力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紧密联系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具体实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如何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把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首先,明确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政绩的建立首先应以民为本,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牢“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面对面、实打实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到心为民想、利为民谋、身为民行,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其次,明确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途径。“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工作实效追求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要谋事创业、有所作为,就要始终走好群众路线、保持同群众密切联系,坚持“干”在实处,将党的政策落实到实践、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才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实绩。最后,明确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有力保障。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要防止政绩观出现偏差,就要用好“监督”这把利器,拓宽监督渠道、聚焦关键少数、瞄准焦点问题,在“关键人”和“关键事”上下功夫。做实做细年轻干部日常监督,定期加强政绩观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用好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抓早抓小,帮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注重在重要任务、重点工作中监督干部是否勇担当、肯作为,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树立正确政绩观,为实现新时代的美好蓝图跑好“接力棒”,当好“栽树人”。二、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树牢为民造福、为党尽责的政绩观为官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干事创业,必先树牢正确政绩观。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不仅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锤炼坚强党性,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把正从政、谋事、创业的方向,扑下身子察实情、谋实招,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真抓实干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要解决好“为公”与“为私”的问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用“透视镜”照照灵魂深处,看看是否真正站稳了人民立场,是否有私心作怪、野心作祟。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是一心“为个人升迁镀金”还是真心为“百姓谋福祉”,群众心中有杆秤。真正的政绩不一定在光鲜的报表数字和总结里,而一定在群众的笑容和口碑中。二是要解决好“显绩”与“潜绩”的问题。既种“速生杨”,重视“见效快、看得见”的“面子工程”,又栽“红松树”,更重视“打基础、利长远”的“里子工程”;既要“富口袋”,重视构建物质上的“高楼大厦”,又要“富脑袋”,更重视构建精神上的“高楼大厦”,实现“物阜民丰”与“凝心铸魂”的有机统一,“仓廪实”与“知礼节”的协同并进。党员干部要像跑接力赛一样,既跑好自己的“显绩”一棒,更要为下一棒打下坚实的“潜绩”基础。三是解决好“成绩”与“成本”的问题。树立“效益思维”和“成本意识”,既要讲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历史效益,决策时要从经济、社会、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多维度成本效益分析,追求性价比高、可持续、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政绩。要会算“综合账、长远账”,政绩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需要权衡的“综合算式”,只有算清经济账、生态账、民生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债务风险等纳入考核,才能避免“寅吃卯粮”的短视行为,避免“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三、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树牢勤勉敬业、真抓实干的事业观事业观决定着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事业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干事态度、秉持什么样的做事精神和淬炼什么样的素质本领。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对领导干部而言,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事业观,决定着他们在工作中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工作需要第一,把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以真负责、勇担当、敢斗争的精神,打开工作新局面、开辟事业新天地、谱写未来新篇章。一是用心服务人民群众。“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要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在心中装着人民,涵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心、永葆服务人民的热心、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恒心。要深入实地、深入一线听听群众的心里话,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出实招、谋实策,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更要确保这些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要自觉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成效,要在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上下真功、动真格,决不能搭“花架子”、搞“假把式”。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乐于奉献,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扯皮、不推诿,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要注重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全域统筹、持续跟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形成闭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用行树立廉洁形象。清正廉洁既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为官从政的必备条件。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出成绩,还要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守廉洁纪律和规矩,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坚持秉公用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要充分认识监督就是防范于未然,确保每一点政绩都能在阳光下接受检验。以上交流发言,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