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工委通过多项措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成效如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市直机关工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市直机关工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今年以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级层面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市级层面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职责,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切实推动典型问题整改见行见效,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作风保证。一、主要工作情况(一)科学统筹强引领,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一是战略谋划突出政治导向。围绕市委常委会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工委建立双会一部署工作机制,先后召开2次专题工委会,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论述12篇次,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逐条研讨落实路径;在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陈星秘书长明确将减负工作作为检验机关党建成效的试金石,要求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年考评闭环机制。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重复报表多头考核等问题,制定《市直机关减负工作负面清单》,明确6大类28项禁止性规定。二是分类督导压实主体责任。创新实施三类三级管理模式,将83家市直单位划分为专项机制成员单位(12家)、重点责任单位(29家)、一般关联单位(42家),差异化制定督导方案。对29家与基层联系紧密单位实行五个一标准(1名工委领导包联、1个专班跟进、1份问题清单、1套整改台账、1次成效评估),累计开展专项督查47次,约谈整改滞后单位负责人9人次。建立新任党组(党委)书记任职谈话制度,将减负工作作为必谈内容,2025年以来已对21名新任书记开展履职谈话。三是学查改贯通促进质效提升。开展三对照三查找专项行动,对照党章党规查找政治站位偏差,对照典型案例查找作风顽疾,对照基层诉求查找服务短板。发现并纠正27家单位存在的问题清单泛化整改措施虚化等现象,责令重新查摆问题183项。推行双审双签制度,单位自查报告须经机关纪委初审、分管市领导复审,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联签确认,确保真查实改。(二)多措并举强保障,打造协同联动新格局。一是构建大监督协同机制。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建立三查三促工作体系,查文风会风促提质增效,查督查考核促规范精简,查履职用权促担当作为。在党纪学习教育回头看中,组织85家单位机关纪委开展机关病自查,梳理典型问题316个,编发《形式主义变异表现警示录》1200册。建立线索移送机制,2025年上半年移交作风问题线索23条,立案查处4起。二是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将减负成效纳入机关党建考核一票否决指标,实施双降双升改革,定性指标占比从40%降至25%,考评频次从半年1次减为年度1次;同时提升群众满意度权重(占30%)、增加暗访抽查分值(占20%)。开发基层减负智慧监测平台,实时采集会议文件、督查检查等数据,生成基层负担指数季度预警报告。三是深化教育培训实效。开设作风建设大讲堂系列课程,构建3+X培训体系,3门必修课(《若干规定》解读、基层减负案例剖析、机关效能提升方法)加X门选修课(按单位职能定制)。分批次对192名党员干部开展实训,组织假如我是基层干部角色互换体验活动36场。编印《政策实务百问百答》,建立工委委员+业务骨干双导师答疑机制,累计解答政策咨询427件次。(三)聚焦难点强纠治,实施靶向攻坚行动。一是工委机关率先破题。开展向自身开刀专项行动,9个处室查摆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20项具体问题,制定21条整改措施。大幅精简考核指标,取消工作台账厚度活动照片数量等评价标准,会议纪要篇幅压缩45%。建立基层观测点12个,聘请社区工作者、企业办事员等36人担任作风监督员。二是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针对21家涉农、民生部门开展清淤点通堵点行动,市场监管局将76项检查事项整合为综合查一次,住建局推行工程审批零材料提交改革,卫健委取消基层医疗机构重复报表43种。实行双色台账管理(红色标注顽瘴痼疾、黄色标注一般问题),目前124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07项,剩余17项纳入市委巡察重点。三是巡视整改长效推进。深化与市委巡视办协作,选派8名干部参与第八轮巡视,重点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变相摊派等问题23个。建立巡视-反馈-整治-回头看闭环,针对巡视发现的微信工作群泛滥问题,推动38家单位清理合并工作群组586个,制定《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十不准》。筹备召开形式主义问题整改推进会,推广市教育局无会月、市公安局电子证明库等创新做法。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精简事务性负担。推行无会周制度(每月最后一周不安排全市性会议),开发全市统一的基层数据中台,整合民政、社保等8大系统报表字段,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建立白名单制度,市级部门不得擅自增设督查检查事项,确需开展的须经减负办审核备案。试点智能填表助手,通过AI自动抓取已有数据,将填表时间缩短60%。全年计划取消市级层面考核指标35项,合并交叉重复事项12类。(二)赋能基层能力建设。实施基层干部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开设政策直达直播课堂,邀请部门负责人直接解读最新政策。组建20支市级专家服务团,按需下沉开展业务指导。设立300万元基层创新基金,鼓励街镇自主申报减负增效微改革项目。在6个区试点错时服务模式,通过弹性工作制保障干部必要的学习培训时间。建立反向评价机制,基层可对市级部门服务效能进行线上评分。(三)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将减负成效纳入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15%),实行基层投诉首接负责制。每季度召开基层声音恳谈会,市委常委带头蹲点调研减负实效。开发减负智能监测系统,对超时办结、重复派单等问题自动预警。年底评选十佳减负案例和基层满意机关,形成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