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委宣传部工作情况汇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市委宣传部积极落实各项宣传任务,创新宣传方式,提高舆论引导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某市委宣传部工作情况汇报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某市委宣传部工作情况汇报2025年上半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根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一是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6次,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辅导报告4场,参学率达100%;开展“理论开讲啦”基层宣讲活动230场,覆盖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乡村党员等群体8.6万人次,其中针对右江区、田东县等革命老区设计的“红色故事+理论解读”专题宣讲,群众现场互动率提升至65%。二是创新理论传播载体。打造“*红·理论微课堂”系列短视频32期,通过本地政务新媒体矩阵推送,总播放量超120万次,其中《从*起义看初心使命》单条播放量达28万;在12个乡镇试点“理论图书角”,新增理论类书籍5000余册,借阅量累计1.2万次,有效解决农村党员“学习资料少”问题。三是推动学用成果转化。开展“学思想、解难题”实践活动,组织理论骨干深入企业、社区、农村调研46次,收集基层难题78个,推动解决“农产品销路窄”“社区养老设施不足”等实际问题53个,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2%,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效。(二)聚焦舆论引导,优化宣传策略,营造积极向上主流舆论氛围。一是强化正面宣传报道。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在中央级媒体刊发稿件85篇,省级媒体刊发320篇,其中《*。芒果产业链带动30万农户增收》《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绿色转型路》等深度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本地媒体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推出系列报道68组,阅读量累计超500万次。二是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建立“市县乡三级舆情联动处置机制”,上半年监测处置各类舆情136起,处置时效平均缩短至3小时,较去年同期提升40%;开展舆情应对培训4场,覆盖网信、公安、信访等部门工作人员280人次,舆情处置规范率达95%,未发生重大负面舆情扩散事件。三是拓展新媒体传播矩阵。升级“*新闻网”移动端功能,新增“便民服务”“直播带货”板块,用户活跃度提升35%;指导12个县(市、区)打造特色政务抖音号,其中“田阳番茄妹”“靖西边境小记”等账号累计涨粉50万,通过短视频助农销售农产品超800万元,实现舆论引导与民生服务融合。(三)聚焦文化传承,挖掘文化资源,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一是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完成*起义纪念馆展品数字化采集300件,上线“云上纪念馆”平台,访问量达150万人次;修复革命旧址18处,其中红七军政治部旧址、韦拔群故居等5处成为新的红色教育基地,上半年接待参观者23万人次,同比增长28%。二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展山歌对唱、绣球制作等非遗展示26场,吸引游客12万人次;支持创作壮剧《黄文秀》《瑶寨新歌》等文艺作品8部,其中《黄文秀》在全区巡演15场,观众达3万人次,获自治区文艺创作扶持资金50万元。三是文旅融合项目推进。打造“红色旅游+乡村体验”精品线路6条,串联乐业大石围天坑、靖西通灵大峡谷等景点,上半年接待旅游团队450个,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增收超2000万元;开发“*红”文创产品40款,销售额达800万元,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四)聚焦文明创建,加强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风尚。一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城市清洁行动”400余次,组织志愿者3.2万人次参与,清理卫生死角1200处,城市主干道环境卫生达标率提升至98%;新增交通文明岗30个,劝导不文明行为8000余次,行人闯红灯现象同比下降45%,市民对创城满意度达89%。二是培育选树先进典型。评选“*好人”15名、“新时代好少年”20名,其中3人入选“广西好人榜”;开展“道德模范进基层”宣讲12场,讲述脱贫攻坚、见义勇为等事迹,现场听众达5000人次,通过典型引领传递正能量。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180个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设立“红白理事会”,上半年劝阻大操大办宴席120起,节约村民开支约300万元;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主题活动,餐饮企业光盘行动宣传覆盖率达100%,机关食堂厨余垃圾减少35%。(五)聚焦队伍锤炼,增强业务能力,打造高素质宣传思想铁军。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力度。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3期,邀请上级媒体编辑、高校教授授课,培训市、县、乡三级宣传干部280人次;组织15名骨干到自治区主流媒体跟班学习,参与重大报道采写40篇,业务能力测评优秀率达90%。二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制定《宣传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将稿件刊发、活动开展等指标纳入考核,上半年表彰优秀宣传单位8个、先进个人30名;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部领导带队深入12个乡镇调研指导,解决基层宣传难题25个,队伍凝聚力显著增强。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自查整改“文风不实”“调研不深”等问题18个;严格执行新闻报道审核制度,上半年无重大宣传差错,在全区宣传系统作风评议中排名前列,干部群众评价满意度达95%。二、存在问题(一)理论宣传针对性有待提升。对青少年、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的理论传播方式较为单一,短视频、互动式宣传占比不足30%,部分农村地区因语言差异,理论宣讲“入耳不入心”,基层反馈“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占比达40%。(二)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非遗项目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市120项非遗中仅15项实现市场化运营,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不足5项;文旅融合项目同质化明显,特色民族文化元素挖掘不深,游客对“文化体验感”的满意度仅为68%。(三)基层宣传力量薄弱。乡镇宣传委员多为兼职,平均每人分管工作达5项以上,投入宣传工作的时间不足30%;村级宣传员待遇保障不足,80%的村(社区)无专项宣传经费,导致基层活动开展频次低于预期25%。(四)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不健全。部分县区存在“迎检式”创建现象,常态化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上半年督查发现,30%的背街小巷卫生问题出现反弹;市民文明素养培育见效较慢,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仍占投诉总量的28%。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深化理论武装创新。启动“理论+新媒体”攻坚行动,制作“壮语版理论微视频”20期,开发互动式理论学习H5产品5个,针对青少年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8场,确保基层理论宣传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二)推动文化产业提质。设立非遗产业化扶持资金200万元,重点培育壮锦、绣球等5个非遗项目形成产业链;打造“*起义精神沉浸式体验馆”,引入VR技术增强文化体验感,力争下半年文旅综合收入增长15%。(三)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为每个乡镇配备1名专职宣传干事,落实村级宣传员每月300元补贴;开展“基层宣传大比武”活动,培训村级骨干200名,确保每个村(社区)每月至少开展1场宣传活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四)健全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创城任务分解到1200个网格,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制度;开展“市民文明积分”试点,积分可兑换公共服务优惠,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养成率提升至80%以上,持续巩固创建成果。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