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办公室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阵地管理,确保正确导向,取得明显成效。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县纪委办公室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县纪委办公室作为县纪委的重要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根据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考核的相关要求,县纪委办公室对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县纪委办公室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成立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副主任为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意识形态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县纪委办公室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办公室各成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二)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将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纳入办公室集体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纪检监察系统内意识形态工作典型案例等。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办公室干部职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拓宽干部职工的视野和思路。组织干部职工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共同提高。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加强对办公室干部职工的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三)注重阵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县纪委办公室充分利用县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纪检监察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解读、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严格审核发布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网络舆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导向。在办公室内部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展示廉政文化作品、纪检监察工作成果等,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通过举办廉政讲座、发放廉政宣传资料、开展廉政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廉政文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廉洁意识和法治观念。(四)加强分析研判,防范化解风险。县纪委办公室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查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研究制定应对措施。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敏感时期等关键节点,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动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排查机制,定期对办公室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等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防止因个人问题引发意识形态风险。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如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纪检监察工作不引发意识形态问题。二、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学习深度不够。虽然办公室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但部分干部职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浅尝辄止的现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学习方式上,主要以集中学习为主,个人自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二)宣传方式创新不足。在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中,虽然利用了网络平台和线下宣传载体进行宣传,但宣传方式仍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在网络宣传方面,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视频、动画等新媒体形式运用较少;在线下宣传方面,主要以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舆情应对能力有待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日益复杂多变,对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纪委办公室虽然安排了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测,但在舆情应对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不够准确深入,缺乏有效的舆情引导策略;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存在反应不够迅速、措施不够得力等问题,导致一些舆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四)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紧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意识形态工作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有机融入到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信访举报受理、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等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对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线索和案件缺乏敏锐性和洞察力,导致一些意识形态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三、下一步改进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根据办公室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确保学习活动有序开展。要求干部职工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明确自学目标和任务,提高个人自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如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引导干部职工开展自主学习,拓宽学习渠道。建立健全学习考核机制,将干部职工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干部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对学习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干部职工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加强对学习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学习任务落到实处。(二)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丰富宣传内容,不仅要宣传纪检监察工作动态和政策法规,还要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内涵,创作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廉政文化作品,如廉政微电影、廉政漫画、廉政诗词等,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作廉政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开展廉政知识直播讲座等,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如电视台、报纸等,形成宣传合力。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廉政文化月、纪律教育宣传周等,通过举办廉政文艺演出、廉政知识竞赛、廉政主题展览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廉洁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有效引导舆论导向。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建立舆情分析模型,提高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事件提前进行预警,制定应对预案。加强舆情处置队伍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舆情处置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在舆情处置过程中,要坚持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导向。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舆情处置合力。对舆情处置结果进行跟踪反馈,及时了解公众对舆情处置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不断改进舆情处置工作。同时,对舆情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归纳,为今后的舆情应对工作提供参考。(四)加强融合渗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意识形态工作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的理念,增强融合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信访举报受理、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等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中,充分挖掘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在信访举报受理环节,加强对举报人思想动态的了解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在案件查处环节,注重对涉案人员思想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为案件定性量纪提供参考;在监督检查环节,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内容,督促各部门单位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明确融合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融合工作取得实效。总之,县纪委办公室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认真对照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为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