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提出优化产业用房布局,提升建设标准,加强运营管理,推动产业集聚,促进贵阳贵安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贵阳贵安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用房建设招商,及时跟进生产和生活配套,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就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房招商”的决策部署。围绕产业用房“规、建、招、管、用”强化统筹、协同推进,务实推进多元主体投资和定制化厂房建设,创新以房招商模式,全面提升产业用房管理运营水平,到2030年,产业用房使用率到80%以上。二、重点任务(一)强规划统筹1.合理规划布局。坚持以产定房、以房促产、产城融合、集约高效,新建产业用房应与开发区空间规划、详细规划有机衔接,优先布局于多式联运节点的工业集聚区域,与交通物流枢纽、产业生态配套及城市功能协同。布局衔接“四房联动”,就近满足产业人才居住需求。【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开发区)】2.优化用地供给机制。健全土地“储、批、供、用、管、评、退”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用地指标调剂管理,用地指标向土地使用效益好的开发区适度倾斜。健全建设用地联动收储工作机制,提升用地供给质量。鼓励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存量空间。【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市、县、开发区)】(二)强建设统筹3.开展交付使用攻坚行动。针对2025年以前开工建设的产业用房项目,制定“一房一策”攻坚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6年底前全部达到交付使用条件。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产基投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优先支持有签约企业、意向入驻企业且有资金缺口的产业用房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市、县、开发区)】4.推广定制化厂房。推行“订单式”建设模式,对接企业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提高产业用房结构、负荷等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健全完善定制化厂房本地化设计施工和供应链服务体系,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区(市、县、开发区)】5.丰富多元投资主体。丰富多元主体投资所有制结构,大力招引提供建、管、运、服全流程专业服务的园区运营商。推广“龙头+配套”模式,引导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行业的龙头企业投资、自建产业厂房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用房建设,用好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申报办理厂房产权分割及分割转让,加快提高产业用房投入产出效率。【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区(市、县、开发区)】6.做好审验指导服务。推行消防审验全流程服务机制,围绕消防审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提升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水平,通过政策指导、技术服务、过程抽查等方式实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提高消防审验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项目需局部投入使用且满足验收条件的,可进行分期验收。【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区(市、县、开发区)】(三)强招商统筹7.强化联动招商。发挥驻外办事(联络)处招商“桥头堡”作用,动态摸排目标企业扩产需求与产业转移意向,优先链接产业用房资源,形成有效招商信息推送后端。【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各驻外办事处、各区(市、县、开发区)】8.强化基金招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用好贵阳贵安政府投资基金,争取省级基金支持,强化部门与基金管理公司招商联动,探索优化基金投资产业用房招商项目流程、决策程序。【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财政局、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市、县、开发区)】9.强化产业招商。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契机,梳理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需求,找准适宜进驻产业用房的产业细分领域及关键节点和着力点,梳理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制定“一楼一策”具体招商措施,科学谋划一批“工业上楼”招商项目。【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各区(市、县、开发区)】(四)强管理统筹10.提升国有企业运营服务能力。推动国有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由主导建设开发向运营服务转变,全力做好招商、招聘、运维、投融资等服务。优化公司治理和组织运营机制,实现公司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外引内培打造懂建设、懂产业、懂招商的专业队伍。【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区(市、县、开发区)】11.强化产业用房产权管理。优化产业用房资产产权管理机制,加快理顺影响资产确权登记、二次产权转移等机制。加快提升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可落地水平和执行效率,制定公共维修基金缴纳提取使用、税费缴纳等管理标准和操作规范,高效实现产业用房分单元租售、分单元确权办证,集中攻坚解决涉产权历史遗留问题。【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各区(市、县、开发区)】12.健全产业用房租售体系。健全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和价值认定程序,鼓励国有企业产业用房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支持以市场评估价出租出售,构建产业用房差异化租售并举价格体系。提升产业用房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规范国有企业产业用房租赁合同履约、续约、解约管理。建立租金回收风险评价指标,定期监测评估企业运行状态,对经营异常企业提前介入。分级优化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提高产业用房投入产出效率权重。【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区(市、县、开发区)】(五)强使用统筹13.探索入驻厂房“一件事”集成式套餐。全面梳理企业入驻产业用房涉及的住建、市场监管、税务、环保等部门的审批事项,形成“入驻产业用房一件事”审批事项清单。聚焦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限,优化整合审批环节,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件”,缩短办理时限,提升办理效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各区(市、县、开发区)】14.提升完善生产配套。推行生产配套设施“一张图”管理,适时开展产业用房生产配套评估,围绕短板弱项、痛点难点,启动生产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完善水、电、气、路、热等生产配套设施。建立生产配套协同会商机制,新建产业用房与水、电、气、路、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推行产业用房“一户一表”供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发展专业维修、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软硬件生产配套一体化配置。【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管理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供电局、各区(市、县、开发区)】15.健全完善生活配套。坚持规划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以产业人口为基础,全面摸清生活配套需求,围绕教育、医疗、餐饮娱乐、体育设施等制定生活配套规划布局标准。完善生活配套协同会商机制,分类分步推进实施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和文商体旅配套。【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各区(市、县、开发区)】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的产业用房统筹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强化产业用房统筹调度管理和重点问题集中攻坚。各区(市、县、开发区)要将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上下协同、形成合力。(二)强化指导服务。市发改、工信、自规、住建、财政、投促、国资等部门,要加强对产业用房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推进产业用房健康有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学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机制优化创新,线上线下协同提升服务质量。关于《贵阳贵安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起草说明一、起草背景及过程为贯彻忠雄书记产业用房“五抓”要求、落实王宏市长关于产业用房“十个一”工作部署,指导各开发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用房建设招商,及时跟进生产和生活配套,全面推动产业用房“规、建、招、管、用”提质增效,为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提供优质载体,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市工信局牵头编制完成《贵阳贵安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起草工作过程中,市工信局全面摸排了全市已建成项目和在建项目情况,会同各开发区组织现场座谈会,与开发区相关部门、国企平台公司、园区运营商、工业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产业用房建设使用情况,总结梳理重点问题及痛点堵点,倾听市场投资主体基本诉求和意见建议,充分征求投促、自规、住建、发改、市委金融办等市直单位意见。二、主要内容《实施意见》共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总体要求。第二板块,重点任务。共5个部分15条1、强规划统筹。包括合理规划布局、优化用地供给机制2条。2、强建设统筹。包括开展交付使用攻坚行动、推广定制化厂房、丰富多元投资主体、做好审验指导服务4条。3、强招商统筹。包括强化联动招商、强化基金招商、强化产业招商3条。4、强管理统筹。包括提升国有企业运营服务能力、强化产业用房产权管理、健全产业用房租售体系3条。5、强使用统筹。包括探索入驻厂房“一件事”集成式套餐、提升完善生产配套、健全完善生活配套3条。第三板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导服务。三、需说明事项(一)坚持目标导向。结合贵阳贵安开发区实际,聚焦合理控制规模、提升社会资本投入占比、强化建招联动、提升使用质效等目标,全力做好产业用房规划建设、以房—2—招商、要素配套、收尾攻坚,推进产业用房高质量发展。(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力争通过15条举措的实施,加快扭转产业用房供需不平衡、以房招商推进缓慢、多元主体投资占比低、定制化标房供给规模小、平台公司建设运营压力大等问题。系统化推进产业用房建设开发和运营模式转型,加快实现要素投入和高水平产出的良性循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