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要科学谋划,凝聚共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推动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我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面向2035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和2049远景展望规划思路的汇报,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这既是对过去五年奋斗历程的一次深度回顾与检视,更是面向未来、擘画蓝图、凝聚共识、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一步。刚才,相关部门作了全面深入的汇报,各位参会同志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平时调研思考,讲几点意见。一、坚持高站位,深刻认识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一)这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的现实需要。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与“十五五”开局之年的交汇点,规划编制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从五年规划制度的历史演进看,“十五五”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首份中长期规划,既要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应对新冠疫情、推动双循环等重大实践的经验,更需前瞻性布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规划编制本质上是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战略校准,通过科学设定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核心指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被外部风险所中断。(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文本的深层价值在于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可落地的政策工具。以科技创新为例,“十五五”规划或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通过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等硬举措,破解卡脖子技术困局。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规划将延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部署,同时可能提出新的城市群培育方案,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升级。这些具体部署不仅关乎短期经济稳增长,更决定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长期位势。(三)这是发挥现代治理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规划编制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决策智慧。从“十四五”规划编制经验来看,“十五五”将进一步优化两上两下的制定流程,在地方政府申报、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环节强化数字技术赋能。这种既保持中央统筹又激发地方活力的机制,既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政策碎片化陷阱,又能快速响应如气候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等新挑战。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评估机制,更将形成编制-执行-反馈-优化的治理闭环。二、把握关键期,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科学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乘势而上、跨越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攻坚突破期。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历史担当,以对我市长远发展和全市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质量完成这项打基础、利长远、定乾坤的重大任务。(一)锚定宏伟目标,明晰战略方向。编制规划,首要的是明确我们“往哪里去”。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核心目标就是: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要深刻领会省委赋予我市的新定位新要求,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根本指引和行动坐标。规划内容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宏伟目标,并将其分解细化到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具体任务中。2049远景展望则要描绘更宏伟的图景,展现我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二)坚守价值立场,践行根本宗旨。规划为谁而编?发展的目的何在?答案只有一个:为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聚焦: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在规划中具体回应人民群众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文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设定切实可行的民生改善指标,谋划一批能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要特别关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城市吸引力带动力影响力: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规划要着力提升我市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包括:增强产业集聚辐射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交通枢纽联通能力、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吸引力、开放合作水平等,使我市成为人才近悦远来、要素高效集聚、发展活力迸发的魅力之城、机遇之城。(三)聚焦重点任务,强化系统思维。“十五五”规划不是面面俱到的流水账,而是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性谋划。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核心支撑。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优质白酒、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终端)、轻工纺织(竹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前瞻布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学教研产城”深度融合,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关键环节。实施强核提能战略,支持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力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一批经济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划推出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如综合保税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内在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建设美丽我市。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是最终目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我市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我市、法治我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基本保障。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筑牢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建设韧性城市。三、汇聚众智慧,以开门问策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编制一个高质量的规划,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汇聚各方智慧。(一)坚持开门编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不能闭门造车。要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干部群众等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通过专题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特别是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规划内容,更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认真吸纳合理建议。让规划编制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二)注重统筹衔接。要做好“四个衔接”:对上衔接:主动加强与国家“十五五”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四川省“十五五”规划纲要的对接,确保我市规划在战略方向、重大任务、政策取向等方面与上级规划保持一致,争取更多项目、政策、试点纳入国家和省上大盘子。横向衔接:加强全市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区域规划(如新区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确保规划目标一致、空间协调、时序同步、政策协同。对下衔接:指导各县(区)做好本地区规划编制,确保县(区)规划既符合全市总体规划要求,又符合本地发展实际。前后衔接: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要体现时代新要求和发展新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做好转化运用。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研究成果,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纳,将其转化为规划文本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组织精干力量,精心打磨规划文本,确保表述精准、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可行。同志们,编制好“十五五”规划,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既是对我们战略眼光、专业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为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谋篇布局、奠基定向的历史性任务。全市上下务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组建精干高效的规划编制专班,把握时代发展背景、产业变革趋势、人口结构变化等关键因素,立即启动本地区、本领域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系统分析目标任务、经验优势和短板弱项,认真对标对表全市规划编制思路和要求,进一步校准方向、明确重点,将各项要求细化落实到具体编制工作中。要发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推敲,确保编制出一个贯彻中央精神、符合省委要求、契合我市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规划。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十五五”规划编制任务,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新篇章描绘出更加宏伟壮丽的蓝图!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