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社区民生保障,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增强居民幸福感。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在全县社区民生保障与服务提升会议讲话”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在全县社区民生保障与服务提升会议讲话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社区民生保障与服务提升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民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县近年来社区民生保障工作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社区民生服务提升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县社区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常委、县政府相关副县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县民政局、住建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等。刚才,*街道、*社区、县住建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工作中的亮点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深刻认识社区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社区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社区民生保障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从基础设施改善来看,仅2023年,全县就投入资金1.2亿元,对*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涉及居民楼栋、居民户。改造内容包括道路硬化、管网更新、绿化提升、停车位规划等,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等突出问题。以街道社区为例,该社区是我县典型的老旧小区集中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居民楼栋、居民户。改造前,小区内道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一到雨天就积水成河,居民出行极为不便;地下管网老化堵塞,污水经常外溢,不仅影响环境,还滋生了大量蚊虫;小区内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经常引发邻里纠纷。2023年5月,该小区列入全县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后,县住建局牵头,街道配合,投入资金万元,对小区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铺设沥青路面平方米;更换了老化的地下管网米,解决了污水外溢问题;新增停车位个,规范了车辆停放秩序;同时,还在小区内新建了休闲广场处,安装了健身器材套,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改造完成后,小区居民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不少居民都说:“现在的小区跟以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住在这里心里踏实多了。”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全县*个社区全部建成了综合服务中心,面积均达到*平方米以上,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站、日间照料中心、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区域,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2023年,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类事项万件,办结率达到99%以上,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还创新推出了“错时服务”和“上门服务”机制,针对上班族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工作人员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或主动上门办理业务,全年共提供错时服务次、上门服务次,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此外,全县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个,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2023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万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万份,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在基层治理创新上,我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2023年,通过“三方联动”机制共解决小区物业管理、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件,化解率达到95%以上。社区还成立了由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治理智囊团”,定期开展调研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建议,为社区决策提供参考。截至目前,“智囊团”共提出合理化建议条,被采纳*条,有效推动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社区民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虽然我县对部分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但仍有*个老旧小区因资金不足、产权复杂等原因尚未纳入改造计划,这些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存在差距。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养老、托幼、文化娱乐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但我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三是基层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三方联动”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些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四是资金投入不足。社区民生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我县财政压力较大,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社区民生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民生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社区民生工作,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做好社区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社区民生保障与服务水平。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社区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针对当前我县社区民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居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下一阶段,我们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狠抓落实,推动社区民生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一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一是科学制定改造计划。要对全县尚未改造的*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台账,根据小区的建成年代、基础设施状况、居民意愿等因素,科学制定改造计划,分年度、分批次推进改造工作。2024年,计划投入资金亿元,对*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居民楼栋、居民*户。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建立“政府补贴、居民分担、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例如,可以引导小区居民按照一定比例承担部分改造费用,对于有条件的小区,可以通过出让公共空间使用权、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增值服务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提高改造质量。在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根据居民需求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要加强对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改造后的小区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二要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一是加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对于尚未建成综合服务中心或面积不达标的社区,要尽快制定建设计划,确保在2025年底前全部建成达标。要优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增设养老、托幼、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社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要增加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的数量,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社区环境整洁卫生。要加强对社区绿化的养护管理,提高绿化覆盖率,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三是完善社区交通设施建设。要合理规划社区内的道路和停车位,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于交通拥堵的社区,要采取措施进行疏导,改善交通状况。(二)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一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是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按照每千名老年人不低于平方米的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024年计划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个、养老服务站个,新增养老床位张。要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配备必要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二是丰富养老服务内容。要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要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社区可以组织老年人开展书法绘画比赛、棋牌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三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二要加强社区教育和文化体育服务。一是发展社区教育。要建立社区教育学校(站),开设适合不同年龄段居民的课程,如少儿英语、成人计算机、老年保健等,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要邀请专业教师和志愿者授课,提高教学质量。2024年,计划在全县*个社区全部建立社区教育学校(站),开展各类培训场次以上。二是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要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要组织开展社区文化节、邻里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要挖掘和传承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区文化品牌。例如,*社区可以挖掘当地的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和展示活动,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要在社区内建设健身路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要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比赛、健身讲座等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三要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二是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2024年,计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以上。三是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要做好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一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副书记,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二是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要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形成社区治理合力。例如,*社区可以通过党组织引领,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推动社区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提高其廉洁自律意识。要建立健全社区财务管理制度、议事决策制度等,规范社区工作运行,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二要健全居民自治机制。一是完善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要定期召开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要提高居民参与度,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是规范业主委员会运作。要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规范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换届和日常工作。要引导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要推动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小区管理工作。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自治活动。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开展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居民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主题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工作。三要推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一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要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社会组织规范运作。2024年,计划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个以上。二是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治理。要鼓励企业通过捐赠、赞助、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要推动企业与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企业可以为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开展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就业创业。三是发挥志愿者作用。要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要组织志愿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