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法委书记在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加强部门协作,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确保社会稳定。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区政法委书记在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会上的讲话”,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区政法委书记在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刚才,相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希望大家说到做到、落到实处。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信访积案化解的重大意义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积案化解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政府公信力的大事。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信访积案化解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信访积案往往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集中体现。能否有效化解这些积案,直接检验着我们是否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是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的事无小事,每一件信访积案背后都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信任。一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比如我区XX社区的居民,长期被下水道堵塞问题困扰,每到雨季,污水横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居民多次向社区、街道反映,却因资金、施工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短板,积案化解就是要补上这样的短板,让群众不再为这些烦心事操心。二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解决信访积案,让群众看到我们为他们办实事的决心和行动,从而提升对政府的信任。据统计,去年我区成功化解的住房保障类信访积案,让涉及的500余名群众顺利入住保障房,满意度达到了98%;解决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积案,使200多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家长们的满意度也在95%以上。三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信访积案往往是群众心中的“疙瘩”,化解这些积案能消除隔阂,让群众更愿意相信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就像XX村的村民,之前因村集体收益分配问题与村委会产生矛盾,多次信访无果后,对村里的工作很不配合,后来我们通过耐心调解,妥善解决了分配问题,村民们现在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建设,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二)信访积案化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信访积案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引发矛盾升级,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只有及时化解信访积案,才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我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信访积案的存在无疑是社会稳定的隐患。一是预防矛盾升级扩散,很多信访积案如果初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就会像滚雪球一样,矛盾越来越大。例如,我区XX工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起初只是几名工人反映,但由于处理不及时,后来发展到几十名工人集体上访,不仅影响了工地的正常施工,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这次积案化解攻坚,我们要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二是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源于信访积案的长期积累。去年,邻区就因一起征地补偿积案处理不当,引发了群体性上访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我们要引以为戒,通过化解积案,消除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三是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只有社会稳定,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企业才能安心发展。近年来,我区通过化解一批信访积案,社会矛盾总量同比下降了15%,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下降了20%,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信访积案化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而涉及企业的信访积案如果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损害我区的营商环境。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们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政策落实不到位、行政审批效率低、周边环境影响等。例如,我区XX企业反映的厂区周边道路不畅问题,影响了货物运输,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通过信访积案化解,相关部门及时对道路进行了修缮,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输成本。二是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当企业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感受到政府的服务和支持,就会更愿意在我区扩大投资、发展壮大。去年,我区化解了XX家企业的信访积案后,有10家企业增加了投资,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三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通过化解涉企信访积案,我们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今年上半年,我区新引进企业25家,同比增长20%。(四)信访积案化解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磨刀石”信访积案往往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化解这些积案的过程,也是我们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解决信访积案,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一是提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信访积案化解涉及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群众工作等多个方面,干部在处理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区XX街道的信访干部,通过处理一起复杂的邻里纠纷积案,熟练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在后续处理类似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二是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在化解信访积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机制。比如,通过处理一批物业纠纷积案,我们完善了物业管理条例,建立了物业纠纷快速调解机制。三是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信访积案化解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积案,能够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正视严峻形势,精准把握信访积案化解的现实状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只有准确把握现实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一)积案存量依然较大,化解任务艰巨繁重经过前期的排查梳理,我区信访积案存量仍然较多,这些积案的存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化解任务十分艰巨。积案数量多、积压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积案数量较多,截至目前,我区仍有未化解的信访积案320件,其中超过一年的就有180件,占比达到56%。这些积案分布在各个领域,给我们的化解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二是积压时间较长,部分积案已经存在三年以上,像XX乡镇的土地纠纷积案,从2020年就开始反映,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协调难度大,至今未能彻底解决;还有XX社区的供暖问题积案,已经困扰居民五年之久,每年冬季都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三是涉及范围较广,涵盖了民生、企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涉及群众8000余人,企业50家。民生领域主要集中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企业领域主要涉及政策扶持、市场监管等问题;社会管理领域则包括治安、环境等方面。(二)积案类型较为集中,矛盾焦点相对突出从排查情况来看,我区信访积案类型虽然多样,但相对集中在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矛盾焦点也比较突出,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解决。一是民生保障类积案占比高,在未化解的积案中,民生保障类积案有150件,占比47%。主要包括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例如,XX小区的房产证办理问题,涉及居民300多户,由于开发商手续不全等原因,房产证迟迟不能办理,居民意见很大。二是涉企服务类积案矛盾尖锐,涉企服务类积案有80件,占比25%。主要集中在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方面。很多企业反映,一些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行政审批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执法监管存在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如XX企业反映的税收优惠政策未及时兑现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三是城乡建设类积案化解难,城乡建设类积案有60件,占比19%。主要涉及征地拆迁、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征地拆迁中的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问题是矛盾的焦点,如XX片区的拆迁改造积案,由于部分群众对补偿标准不满意,项目迟迟不能推进。四是社会管理类积案影响大,社会管理类积案有30件,占比9%。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积案虽然数量不多,但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如XX河流的污染问题积案,周边群众反映强烈,多次信访要求解决。(三)积案成因复杂多样,化解难度持续加大信访积案之所以长期未能化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主观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这些复杂的成因导致化解难度不断加大。深入分析积案成因,才能找到化解的突破口。一是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部分积案是由于过去的政策不完善、执行不规范等历史原因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证据缺失,当事人变动,化解难度很大。例如,XX国有企业的改制遗留问题积案,涉及职工200多人,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档案资料不齐全,职工诉求也各不相同,化解工作进展缓慢。二是政策法规不明确,一些信访积案涉及的问题,目前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依据,导致处理起来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达成共识。如XX小区的车位产权纠纷积案,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明确,开发商和业主各执一词,化解陷入僵局。三是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很多信访积案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例如,XX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积案,涉及交通、城管、规划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没有形成合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四是群众预期与实际有差距,部分群众对信访问题的解决抱有过高的预期,而实际情况受各种因素限制,难以满足其要求,导致积案难以化解。如XX村民反映的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村民期望的补偿标准远远高于政策规定,多次协调都未能达成一致。(四)积案化解进展不均,区域部门差距明显从目前的化解情况来看,不同乡镇(街道)、不同部门之间,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进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的单位化解成效显著,有的单位则进展缓慢,影响了全区整体工作进度。找出差距,才能鞭策后进,推动整体工作提升。一是乡镇(街道)之间差距大,有的乡镇(街道)积案化解率达到了70%以上,如XX街道,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积极化解积案,取得了良好成效;而有的乡镇积案化解率还不到30%,如XX乡镇,由于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很多积案仍未得到有效处理。二是区直部门之间不平衡,一些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如信访局、人社局等,积案化解工作相对较好,化解率在60%以上;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由于积案涉及问题复杂,化解率相对较低,不到40%。三是化解质量有差异,有的单位在化解积案时,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满意度高;而有的单位为了追求化解数量,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问题反弹,群众不满意。例如,XX部门化解的一起劳动纠纷积案,只是暂时平息了当事人的情绪,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久后当事人再次信访。四是长效机制建立情况不一,有的单位在化解积案的同时,注重总结经验,建立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了新的积案产生;而有的单位只是就案办案,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导致新的积案不断出现。三、压实各方责任,凝聚信访积案化解的强大合力信访积案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政府主导扛稳主责,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政府作为信访积案化解的主导力量,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为积案化解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化解方案,要对全区的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一案一策”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化解方案,明确每个积案的化解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就像针对XX园区的环保信访积案,我们组织环保、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制定了分阶段化解方案,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措施,确保有条不紊推进。二是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要整合信访、司法、公安、人社等部门的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为积案化解提供必要的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去年,我们为化解房地产领域重点积案,协调了20名专业律师参与案件的调解和处理,提供了50万元的专项经费。三是加强督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