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督查系统调查成果汇报会上的交流发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市督查系统调查成果显著,有效推动了政策落实与问题解决,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2025年全市督查系统调查成果汇报会上的交流发言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在2025年全市督查系统调查成果汇报会上的交流发言非常荣幸能在全市督查系统年度成果交流会上作发言。作为基层县委书记,我既是督查工作的“使用者”,更是督查成效的“见证者”。近年来,面对经济转型升级、民生需求升级、治理能力升级的多重考验,XX县始终把督查工作作为推动决策落实的“先手棋”、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特别是在市委督查室的指导帮助下,我们探索形成了一套“理念更新、机制求活、队伍提能、成果转化”的督查工作体系。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一、从“督任务”到“督成效”,以“问题导向”重塑督查逻辑过去,我们常把督查简单理解为“查进度、对台账”,甚至出现过“材料漂亮、现场空荡”“报表达标、群众不满”的现象。去年初,我在调研中发现,某乡镇上报的“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完成率达100%,但入户走访时却听到村民抱怨:“新修的路确实平了,可路边排水沟没做,一下雨就积水,车都开不进去。”这件事让我深刻反思:督查如果只盯着“完成了多少”,而不管“完成得怎么样”,就会沦为数字游戏;只有把督查重心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才能真正让政策落地“冒热气”、群众受益“得实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三问督查法”:一问“群众认不认”——把民生实事的“完成度”与群众的“满意度”挂钩,今年初梳理出127件“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民生诉求,作为督查重点,实行“一事一档”跟踪;二问“企业满不满意”——针对营商环境短板,建立“企业督查直通车”,每月随机走访规上企业、中小商户,收集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三问“长远好不好”——不仅看当前成效,更评估后续影响,比如在督查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时,同步核查土地流转合规性、生态保护措施、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今年6月,我们对全县“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回头看”督查,发现3个乡镇的“健身广场”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健身器材安装3个月后,因缺乏维护出现锈蚀,个别场地被村民私占堆放杂物。督查组当场下达《整改意见书》,要求15日内完成器材刷漆、划定管理责任区、制定村民使用公约。半个月后我们再回访,看到孩子们在新刷的器材上玩耍,老人们在广场边下象棋,一位老大娘拉着督查干部的手说:“这广场修得好,管得更好!”这件事让我们更加坚信:督查的“标尺”,必须始终对准群众的“需求清单”;督查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幸福账单”里。二、从“单兵突进”到“系统作战”,用“闭环管理”提升督查效能督查工作最怕“雷声大、雨点小”,最忌“督而不办、办而不结”。过去,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项重点工作涉及5个部门,督查组发了整改通知,结果A部门推B部门,B部门等C部门,最后问题“悬在空中”。为破解这一困局,我们探索构建了“全链条、闭环式”督查机制,概括起来就是“三单四账五联动”。所谓“三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每次督查前,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摸排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对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责任清单;与企业、群众或相关责任人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时限,建立时限清单。今年4月督查“重点项目落地”时,我们发现某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因用地指标未落实停滞,随即列出问题清单(用地审批滞后)、责任清单(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发改委配合)、时限清单(1个月内解决),最终推动该项目提前2个月开工建设。所谓“四账”,即督查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回头台账。督查台账记录问题发现时间、地点、内容;整改台账跟踪整改进展、措施、责任人;销号台账需经督查组、责任单位、服务对象三方签字确认后方可销号;回头台账则对已销号问题进行动态监测,防止反弹。今年已建立各类台账123本,销号率达91%,其中32个“老大难”问题通过台账管理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五联动”,即督查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司法部门、群众代表联动。对推诿扯皮、虚假整改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介入问责;对整改成效突出的,由组织部门优先提拔使用;对典型案例,由宣传部门公开曝光;对涉及法律问题的,由司法部门提供专业支持;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邀请群众代表参与验收。今年7月,某街道因“背街小巷整治”敷衍塞责被通报,县纪委监委随即对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倒逼干部“知责、履责、尽责”。通过这套机制,我们的督查效率提升了40%,重点任务逾期未办率从去年的15%下降到今年的3%,真正实现了“督查一个问题、规范一类流程、推动一片工作”。三、从“兼职应付”到“专业精耕”,以“实战练兵”锻造督查铁军督查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既需要“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又需要“绣花功夫”推动解决。过去,我们的督查力量比较薄弱,有时不得不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凑班子”,导致督查标准不一、力度参差。去年以来,我们坚持“选、育、管、用”一体推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严实”的督查铁军。在“选”上,打破部门界限,面向全县选拔30名35岁以下、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组成“督查人才库”,其中既有乡镇党政办主任,也有县直部门业务骨干,还有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新招录的2名督查专员,都是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中择优录取的。在“育”上,建立“理论培训+实战带教+案例复盘”培养体系。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邀请市委督查室领导、党校专家、法律顾问授课;每季度组织1次“跟案督查”,由经验丰富的督查组长“一对一”带教;每半年召开1次“案例复盘会”,对典型督查案例进行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教训。今年我们整理了《督查工作手册》,收录常见问题排查清单、沟通协调技巧、文书写作规范等内容,成为督查干部的“掌中宝”。在“管”上,制定《督查干部行为规范》,明确“十不准”要求:不准接受被督查单位宴请、不准干预正常生产经营、不准泄露督查工作秘密等。同时,建立“正向激励+负面清单”考核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评优、优先晋升;对违反纪律的,一律调出督查队伍并严肃问责。今年有1名督查干部因接受被督查企业礼品被调离岗位,形成有力震慑。在“用”上,注重把督查岗位作为培养干部的“熔炉”。今年以来,已有5名督查干部被提拔到乡镇或县直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其中2人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一位曾在督查组工作过的乡镇干部感慨:“督查工作让我学会了从全局看问题、从细节抓落实,这段经历是我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四、从“束之高阁”到“落地生花”,让“督查利剑”转化为发展动能督查的最终目的,是把督查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民生福祉。我们坚持“督”“用”结合,推动督查成果在政策完善、干部考核、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用督查成果“反哺决策”。今年初,我们在督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时发现,企业普遍反映“政策申报流程繁琐、材料重复提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立即组织行政审批局、税务局等部门开展专题研讨,推动“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将23项惠企政策纳入“一键确认、自动兑现”范围,企业申报材料精简60%,兑现周期缩短80%。目前,这项改革已被纳入全县“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用督查成果“倒逼担当”。我们将督查结果与干部考核、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今年因督查问题被扣减年度考核分的干部达47人,其中3名科级干部被取消评优资格;因督查成效突出被加分的有29人,其中5人被列为后备干部。这种“干得好有奖励、干不好要问责”的鲜明导向,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干事活力。今年二季度,全县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8%,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用督查成果“密切党群关系”。我们建立“督查结果公示”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公示栏等渠道,公开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进展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已公示督查事项68项,收到群众反馈意见127条,其中89条被采纳并转化为整改措施。一位村民在留言中说:“现在督查公开了,我们老百姓说话管用了,干部也更接地气了!”各位领导、同仁,督查工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各级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XX县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时代督查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必须坚持“闭环管理”的科学方法,用制度的刚性保障落实的韧性;必须坚持“实战练兵”的育人导向,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督查队伍。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督查方式的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督查队伍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新兴产业的督查经验还比较欠缺;比如督查成果的转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个别问题整改后仍有反弹现象。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智慧督查”建设,搭建“全县督查大数据平台”,实现问题发现、整改跟踪、效果评估全流程数字化;二是深化“蹲点督查”机制,选派督查干部到重点项目、信访一线“驻点办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三是强化“成果共享”应用,推动督查成果与政策制定、干部考核、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真正让督查工作“长牙带电”、见行见效。同志们,督查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督查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有成效,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