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强调,必须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统计造假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在统计造假案例学习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近期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统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主要内容,同时也仔细研究了某地统计造假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我深切认识到,某地统计造假事件的曝光,凸显出背后政绩观的严重错位,这种行为不但对当地统计生态造成极大破坏,而且严重损害了统计数据的公信力。我们必须以此为鉴,深刻反省,在统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担当、踏实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有效。下面,结合这个典型案例,联系我们的统计实际工作,我与大家分享几点思考:一、明确“政绩为谁创造”,确立权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权力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具体要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针对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作出一系列关键论断,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作为统计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务必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运用权力就必须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绝不能将权力变为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手段。首先,把握正确政绩观的本质内涵。政绩的创造应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统计干部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树立“民生统计无小事”的理念,积极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中,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切实了解人民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民、为民谋利、为民尽责,把反映民生、服务民生的统计工作做到实处。其次,探寻正确政绩观的根本路径。“政绩好不好,人民最知晓,由人民来评判”。统计工作的成效并非仅仅体现在数据的多少,而应以是否准确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否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为重要评判标准,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衡量尺度。我们要做好统计工作,就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深入实际,将统计工作与人民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统计成果能够真实反映人民的发展变化,创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统计业绩。最后,筑牢正确政绩观的坚实保障。监督是防止政绩观出现偏差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拓宽统计工作的监督渠道,聚焦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针对焦点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加强对统计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定期开展政绩观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引导统计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树立正确政绩观,为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明晰“创造何种政绩”,树立为民服务、为国统计的政绩观政绩观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所在。政绩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统计干部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统计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统计干部,我们要满怀为民情怀,坚定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握好统计工作的方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真实准确的数据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一是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统计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用全局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不能仅仅关注局部数据的表面现象,而要考虑整体数据的协调性和逻辑性。统计数据反映的是经济社会的全貌,每一个局部数据都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确保每个数据的准确性,以局部的精确来维护整体的科学,让统计数据真正成为反映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晴雨表”。二是要权衡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统计工作既要关注短期的数据波动,更要重视长期的数据趋势。短期数据能及时反映当下的经济社会状况,为政策的及时调整提供依据;而长期数据则体现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长远规划提供参考。我们要像打造“百年老店”一样对待统计工作,既注重当下数据的时效性,又着眼于长期数据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为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三是要协调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统计工作中,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数据的数量而忽视质量,也不能因为过度强调质量而忽视数据的全面性。我们要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使统计数据既能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又能体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三、清楚“依靠什么创政绩”,树立敬业奉献、务实求真的事业观事业观决定着统计干部的工作目标、态度、精神和能力。统计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依据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对于统计干部来说,是否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质量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就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统计工作需要至上,把服务人民、做好统计工作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不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追求虚名,做到知责奋进、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以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核心位置,把人民对统计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最高评判标准。我们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统计思想,心里装着人民,带着感情去做统计工作。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对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切实为群众提供准确、有用的统计信息,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与统计相关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统计工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二是以实干推动统计工作发展。统计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制定科学严谨的统计制度,并且确保这些制度能够高效执行。要坚决摒弃统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统计调查、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等各个环节都要下真功夫,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要勇于面对统计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创新统计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和地方的宏观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三是以清正廉洁维护统计形象。清正廉洁是统计干部的基本操守,也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在做出统计成绩的同时,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遵守统计工作的纪律和法律法规,牢记统计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坚持公正统计,做到数据为民所用、统计为民所系、成果为民所谋。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习惯在监督环境下开展统计工作,确保每一项统计成果都能经得起检验,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上是我的交流发言,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