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强调安全生产重要性,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生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深刻吸取近期一些地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并对下一阶段全区的重点工作,特别是企业安全生产、打通“生命通道”、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我们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一、认清严峻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风险是绝对的、长期的。一些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主体责任悬空;一些领域安全监管存在盲区、漏洞;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和隐患,如同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给我们的发展大局带来难以挽回的冲击。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现实的警钟必须长鸣。我们必须从近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汲取刻骨铭心的教训,不能让别人的事故成为我们的“故事”,更不能让身边的隐患演变成我们的事故。每一份事故通报的背后,都是一个或数个家庭的破碎,是血和泪的代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任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全区各级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和重于泰山的责任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和底线。二、聚焦突出问题,实施精准治理,坚决打赢重点领域攻坚战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取超常规的力度和措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根据今天的会议主题,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深化事故教训宣讲,筑牢全员安全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切事故的根源,最终都可以在思想上找到原因。如果思想上麻痹大意,制度就会成为摆设,操作就会偏离规程,隐患就难以被发现和根除。各部门、各企业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生产事故案例宣讲活动。一是要让警示教育直抵人心。要收集整理近年来全国、全省乃至我们身边的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宣传图册,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学习、讨论反思。要通过以案说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让每一位管理者、每一名从业人员都从血淋淋的事故中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教育,真正明白“违章就是走向事故,侥幸就是玩忽生命”的道理,从而在思想深处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二是要让标准规范入脑入心。安全生产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严格的标准。很多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没有标准,而是因为不懂标准、不执行标准。要组织力量,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一系列核心安全标准进行全面、系统的集中宣讲和培训。要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都能够准确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岗位的标准要求,特别是要提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重大隐患,它可能出现在哪里,发现后应该如何报告、如何整改,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聚焦高危作业环节,坚决管住“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有限空间作业,因其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等特点,是极易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高风险作业。无论是工贸企业的污水池、储罐、反应釜,还是市政工程的下水道、检查井、化粪池,都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对于有限空间作业,我们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措施进行管控,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国家对此有明确的“‘五个必须’、五个严禁”规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一是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任何有限空间作业,都必须经过申请、评估、审批程序。审批单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是对作业环境、作业条件、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的全面确认。没有经过审批,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企业负责人要亲自把关,确保审批流程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二是必须严格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这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核心程序,顺序绝不能颠倒,环节绝不能省略。必须采取有效的机械通风措施,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换气。通风后,必须使用经过校准的、合格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空间内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在作业过程中要进行持续或定时监测,一旦超标,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三是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要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长管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等。作业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明确告知危险因素、安全要求和应急电话。同时,必须在作业点外部设立专门的监护人员。监护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懂得如何监护、如何报警、如何与内部作业人员保持联络,绝不能脱岗或兼任其他工作。四是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所有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和审批人员,都必须接受专项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要涵盖有限空间危险辨识、安全操作规程、防护用品使用、应急处置措施等。要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五是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企业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详尽、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现场必须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急通讯设备、救援三脚架、担架等应急救援器材。这里要特别强调,一旦发生事故,监护人员和现场其他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立即报警,决不允许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有限空间施救。无数血的教训证明,盲目施救只会导致伤亡扩大,造成“救援者”变“遇难者”的二次悲剧。(三)聚焦生命安全底线,坚决打通“生命通道”。“生命通道”是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人员疏散逃生和应急救援的最后希望。近期一些事故暴露出,生命通道被堵塞、占用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打通“生命通道”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硬任务,必须全民动员、全面整治。重点要打通“两条通道”:一是打通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主要路径。但是,在许多居民小区、商场市场、生产厂房,我们都能看到这些通道被杂物、货物、电动自行车等占用的现象,甚至有些安全出口被上锁、被封堵。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断生路”。各街道、社区、物业单位和企业要立即开展地毯式排查,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行为,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处罚一处。对于在窗户、阳台设置的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铁栅栏等障碍物,要大力宣传、引导整改,鼓励居民和单位将其改造为可在紧急情况下从内部开启的逃生口。这扇小小的窗口,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生路。二是打通建筑外部的“救援通道”。消防车通道是消防救援力量抵达火场、实施救援的“生命线”。这条通道的宽度和净空高度至少要保证4米,转弯半径要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要坚决清理消防车通道上的违章停车、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障碍物。各物业单位、市政部门要按照标准,对消防车通道划设清晰的禁停标线,设置醒目的警示牌,让所有人都知道“消防车通道,禁止占用”。对于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和单位,要确保消防车通道出入口的栏杆、道闸等设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打开,保证消防车在第一时间能够进入。打通“生命通道”的工作,既是安全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要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形成“人人关注生命通道、人人维护生命通道”的良好氛围,让堵塞生命通道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三、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严密体系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抓好落实,关键在于责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我们要以最严的责任链条,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一)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第一道防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这个“第一责任人”不是一个虚名,而是法律规定的、沉甸甸的责任。各企业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亲自抓、负总责。一是加大安全投入。不能在安全问题上“省钱”,该投入的设备设施、技术改造、教育培训等资金,一分都不能少。要将安全投入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确保足额到位。二是健全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从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头,做到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强化生产秩序管理,严格执行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三是强化应急值守。要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二)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织密安全防护网。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但监管部门的责任更大。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严格遵循“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这个原则的核心要义,就是安全生产不是应急管理部门一家的事,而是所有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发改、工信、住建、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各自的业务工作和行业管理中,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在项目审批、行业规划、日常监管中,都要同步考虑安全因素,同步落实安全要求。要改变“重审批、轻监管”“重发展、轻安全”的错误观念,真正把安全责任融入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敢于较真碰硬,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形成强大震慑。(三)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下好全区“一盘棋”。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同向发力、协同作战。各行政村(社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加强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各相关部门要打破信息壁垒,加强联动,开展联合执法、联合检查,解决“九龙治水”和监管盲区的问题。要鼓励媒体和公众参与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对举报的重大隐患线索要认真核查、及时反馈。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职责清晰、协同高效、运转顺畅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持续夯实我区的安全生产基础。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