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经验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产业扶持,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经验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经验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大家到现场观摩了**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联农带农情况、**村乡村建设情况。刚才,我们书面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乡村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会等会议精神。下来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圆满收官。下面,我讲3个方面的意见。一、主动担当扛责任,全力以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的底线任务,要深刻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艰巨性复杂性,在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一)“清单化”管理,确保责任全面压实。一要建立责任清单。全面扛牢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村党总支书记直接责任、挂包干部包保责任、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构建“党委统筹、各负其责、干部帮扶”责任闭环。二要梳理政策清单。探索“政策清单化”管理模式,认真梳理中央、省、市现有帮扶政策,按产业扶持类、就业帮扶类、义务教育保障类等健全完善《帮扶政策工具箱》,“线上+线下”强化政策宣传,提供政策指导,增强民生服务“专业度”,强化政策落实“精准度”。不断提升帮扶政策知晓率和落实效率,确保惠民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三要细化任务清单。构建任务清单推进机制,紧盯帮扶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4个方面,明确产业发展、就业帮扶、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细化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二)“规范化”监测,“常态化”帮扶,确保动态进出有序,工作抓在日常。根据省、市数据反馈及通报,目前全县部分乡镇对当前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工作政策把握不精准,理解不透彻,工作理念未转变,存在该兜未兜、该消未消的情况。全县监测对象除已标注为兜底保障户外还有**户**人风险未消除。**等3个乡镇未消除风险户数较多。2025年1至7月全县新识别监测对象**户**人,**等5个乡镇没有新识别监测对象。要严格落实动态识别、动态帮扶、动态消除三个“动态”工作要求,做好日常动态监测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三)抓实促农增收和“三保障”安全,确保成果持续拓展。“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任务,不出任何问题是底线性要求,必须持续巩固。在巩固义务教育保障成果方面。要持续落实好控辍保学“4+8”工作机制,寒暑两假4个月校外生活期间,乡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要协助家庭对单亲、留守、贫困、问题青少年学生进行监督管理;教学8个月在校生活期间,乡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要协助学校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心关怀、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摸排整治。落实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四步工作法”推动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在巩固基本医疗保障成果方面。要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惠民保、企业帮“3+2”工作机制。动员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为医疗支出超监测线群众落实医疗救助。采取群众付一点、干部补一点、企业捐一点“三个一点”动员挂包干部为挂包对象购买惠民保,实现“小病有医保,大病惠民保”。在巩固住房安全保障成果方面。要遵循“三到位”“四到场”工作机制提升群众住房安全水平。日常排查要到位,要建立“农户日常自查、乡村定期排查”机制,因户施策采取管理或工程措施进行改造。技术指导要到位,要聚焦群众住房安全意识普及,对结构、建材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解读、现场指导,逐步推进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改造落实要到位,要按照“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原则,以“六类”低收入群体为重点,紧盯建房申请、丈量批放、建房巡查、竣工核查等重点环节落实“四到场”,确保房屋按标准建设。在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方面。要聚焦“谁来管、怎么管、如何管”“三位一体”提升饮水安全保障质效,建立供水设施管护“三员队伍”,分级分类开展管护工作。要实行走访排查、联动处理、动态监测“三项制度”筑牢安全屏障,常态对脱贫户、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用水问题开展走访排查,协调联动处办问题,常态做好日常管护及项目实施。要实施好打机井、管网改造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三类项目”强化供水保障,切实解决资源型缺水、管理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等问题。(四)强化衔接资金资产管理,确保长效落细落实。目前我县部分经营性帮扶资产收益达不到预期,联农带农作用不明显。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产业市场判断,坚持“三个一律”,即:未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和未明确成效的经营性项目,一律不得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项目纳入项目库;未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经营性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实施;未按约定落实联农带农机制的资产经营主体一律不得给予衔接资金支持。要加强资金保障。加强衔接资金项目计划管理,准确把握财政衔接项目建设、资金支出时间节点,细化进度安排,抢抓项目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建设进度。要管好项目资产。各乡镇要把扶贫资产、衔接资金资产管理与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统筹起来,一体谋划推进,效益不好的要尽快研究对策,结合当前市场和产业情况尽快转型升级、合理处置,健全资产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制度,让经营资产保值增值、公益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五)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县以**镇为试点,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维稳定、促和谐”为目标,整合民政、农业农村、住建、教育、医保、社保、金融监督等多部门资源,健全联动风险预警、综合研判快速处置、合理救助同步机制,探索过渡期后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有效衔接并轨,统一完善动态管理体系、分门别类分层实施救助帮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试点的**镇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试点并轨工作任务。二、紧盯目标补短板,确保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干出实效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底色在农村,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只有农村人居环境变好了、变美了,农业产业发展、旅居产业发展才有基础,农村经济才更有活力和支撑。(一)充分认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意义。2023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按照示范村、提升村、整治村分层实施,很多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一些村庄成为县内外游客的打卡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雏形初步显现。去年四季度我们在全省**个县(市、区)中四项指标都是满分,年度综合考评为全省优秀,但与**村相比,我们的乡村建设还比较滞后,广大群众对此期盼很高,决不能自我满足。要聚焦现实短板弱项,持续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基础、利长远、促转型、增效益的重要工程抓实抓好,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二)把握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几个关键性问题。“千万工程”不仅针对农村环境整治,而是从生态环境到营商环境,从城乡差距缩小到城乡融合,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规划设计作为“先手棋”,像规划城市一样来规划乡村,谋定而后动,动之而有序,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建立健全以乡镇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为基础的规划体系,与土地、产业、生态等规划相衔接,体现全面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强化规划执行监管。要严格落实乡村建设负面清单,引导群众依规有序建房,不搞大拆大建、大破大立,注重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遗迹,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二要加强风貌管控。要坚持把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贯穿于乡村全面振兴全过程,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尊重历史、敬畏自然,做到既有统一标准,又彰显个性特色,防止生搬硬套、千村一面。特别是示范村和“一区两江三带”等区域,要按照“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原则,加强建设样式、风格、色彩等方面管控,塑造“颜值”与“气质”并存的乡土特色风貌,既要防止劳民伤财,也要防止粗制滥造。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和各乡镇要围绕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广植乡土树种,组织动员拆临拆违拆危、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持续增绿补绿护绿,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风光。三要强化产业融合。要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坚决扛牢稳粮保供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深化农工商融合、农文旅融合,完善城乡要素流动体制机制。要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创新培育发展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要构建治理体系。要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选好“带头人”,激活“村里人”、联动“返乡人”、吸引“青年人”,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行动,以土地盘活、资源发包、资产参股、村企合作等模式,激活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办事、办成事的底气和能力。县委宣传部、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和各乡镇要坚持以文铸魂、成风化人,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搭建“群众大舞台”,讲好和美乡村故事,精心举办村BA、村跑、村舞等乡村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厚植新风正气,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的有机统一。五要建立健全机制。要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县、镇、村、组四级干部群众动起来,全面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保障,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健全县级主导、乡镇主责、部门协同、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构建政府、村集体、群众、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三)围绕三年行动确定各项重点工作目标落细落实。一要驰而不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以“千万工程”为标杆,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人居环境质量和生产条件同步提高,积极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创新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提升居民与旅居者的幸福感。二要锲而不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提早谋划、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各项工作。要立足村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谋划储备项目,列出任务清单,把握节点,快马加鞭,尽早开工建设,确保年内落地一批效益好、质量高、促农增收能力强的好项目,为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三、提高站位抓整改,以严和实的作风抓好各类问题销号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国家和省市将组织开展5年成效评估。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更实的作风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完善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大力培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机制,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针对近期巡视组反馈我县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抓实问题整改。要认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筹过渡期以来各级巡视、考核、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督查检查等发现问题,逐一过筛子、逐个核实、逐项排查,确保真改实改,特别是巡视组巡视**省交办涉及我县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要举一反三整改清零,由县委农办统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配合,对近年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再开展一轮全面的清理整改,确保各类问题到9月底前动态清零,坚决不能让5年过渡期的突出问题留到明年。要加强整改督促指导,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采取“四不两直”抓督办等措施一体推动整改工作落实。为做好我县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