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领导在2025年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5篇精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市委领导在2025年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任务,进一步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过去一年,全市上下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极端重要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化认识、扛牢责任。(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必须坚决予以克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看,某省曾因过度留痕导致扶贫干部全年填表400余份,某市因重复督查让基层干部半年接待检查组23批次,这些现象严重扭曲了党的政治路线。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文件,仅2025年就废止和整合了17项考核指标,释放出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强烈信号。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不是一般的业务工作,而是政治任务。它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穿透“最后一公里”,关乎“两个确立”能否转化为基层实践。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减负工作,用台账销号管理确保政策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需要干部深入企业解决用地难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需要驻村干部扎根田间地头。但某些地方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怪圈:某区2025年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38次,但真正解决产业扶贫资金到位的会议仅有5次;某镇为应付环保督查,组织干部花费3周时间制作12本迎检台账,却未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垃圾堆放问题。这种“材料出政绩”“表格定成败”的畸形导向,导致基层干部陷入“表格战”“材料海”,人均每日处理文件时间达4.2小时,真正服务企业群众的时间不足3小时。只有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建立“发展成效看实绩、工作好坏群众评”的考核体系,才能让基层轻装上阵,把80%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三)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形式主义损害的是党委政府形象,寒的是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某街道为应付文明城市检查,连夜粉刷沿街200米围墙却未修复破损管道,导致暴雨内涝时群众怨声载道;某社区一年接待参观调研团89批次,但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的申请却搁置半年。这种“造盆景”“堆材料”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路线的背离。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当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才有时间走村入户调解纠纷,才有精力协调解决孩子入学难题。某试点乡镇推行减负措施后,干部下村时间增加60%,信访量下降45%,这正是干群关系改善的生动注脚。要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走进群众、解决问题,真正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二、坚持靶向施策,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攻坚,推动减负工作从“量变”向“质变”跃升。(一)聚焦“文山会海”持续发力,让干部从“笔头”转向“地头”。一是严控发文数量。实行发文计划管理,对未列入年度计划的原则上不予发文;倡导“短实新”文风,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的文件不超过3000字。二是精简会议规模。严格执行“无会周”“无会日”制度,市级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只开到镇街一级,能通过视频会议部署的不得要求现场参会。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推广“一张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避免基层重复填报;对重大专项工作实行“一事一报”,杜绝层层配套方案、层层开会部署。(二)围绕“督查考核”精准发力,让检查从“痕迹”转向“实绩”。一是整合考核事项。将涉及基层的考核指标从132项压减至68项,对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实行“综合查一次”,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二是优化考核方式。推行“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减少台账资料查阅比重,增加实地走访、群众评议权重;建立考核结果共享机制,杜绝“一个部门一套表、一项工作多次查”。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由市委领导约谈主要负责人,倒逼工作作风转变。(三)紧盯“数字赋能”创新发力,让平台从“负担”转向“支撑”。一是清理整合政务APP。对功能重复、使用率低的APP进行关停并转,保留的APP实行“一个入口、统一登录”,解决基层干部“指尖上的负担”。二是规范工作群管理。建立“白名单”制度,除必要的工作交流群外,不得随意建群、拉群;实行“24小时静默期”,非紧急工作不得在休息时间@干部。三是推广智能辅助系统。在社区试点部署AI文案生成、数据自动抓取工具,帮助基层干部从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开发“基层治理一张图”平台,整合党建、民政、综治等数据资源,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三、强化标本兼治,构建常态长效的减负工作机制整治形式主义不能“一阵风”,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从制度层面破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市级统筹。建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将减负工作纳入党委巡察内容,对落实不力的单位严肃问责。二是夯实部门责任。要求市级部门制定减负“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不得将自身职责转嫁给基层,不得随意签订“责任状”。三是发挥基层作用。在镇街设立减负观测点,定期收集干部群众意见;建立“以下评上”机制,组织基层对市级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参考。(二)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敢为善为”的基层铁军。一是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基层干部在改革创新、应急处突中的失误错误,按程序予以免责或减责;建立澄清正名制度,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的严肃查处。二是加大激励关怀力度。落实乡镇补贴、职级晋升等政策,确保基层干部收入高于同级机关干部20%;每年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对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三是强化能力培训。实施“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培训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实用技能,帮助干部提升“解难题、办实事”的本领。(三)弘扬新风正气,营造“实干为荣”的浓厚氛围。一是树立鲜明导向。在媒体开设“减负在基层”专栏,宣传推广减负增效典型案例;对仍然搞形式主义的单位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二是培育务实文化。将整治形式主义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引导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在党政机关开展“文风会风专项整治”,对空话套话、层层加码行为严肃批评。三是发动群众监督。开通“减负直通车”举报平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24小时内受理、7个工作日内反馈;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减负监督员,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网络。同志们,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更多精力谋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医院召开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6月18日,XX县人民医院召开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院党委书记屈开新、院长XX及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院党委副书记XX主持会议,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正副职)、业务骨干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近期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整体作风形象不断改善,群众口碑日益提升,希望各党支部、各科室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聚焦影响群众就医感受的难点、痛点、堵点,严格落实《XX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赋能,进一步提升临床业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切实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把集中整治与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统筹起来,与“一优化、两提升”紧密衔接起来,与党纪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全力推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要坚持统筹兼顾,将收集民情、解决民忧、回应民需与三甲医院创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优化、两提升”、医疗质量攻坚行动等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长效机制,全力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会议通报了1-5月份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情况、三级医院创建工作情况、满意度及“一优化、两提升”工作情况;强调了夏季安全生产工作;解读了《XX县人民医院药品遴选指导意见》。某市纪委书记在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各位同志们、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这可不是一般的“大会”,而是一场“清风行动”的启动仪式!我们要像“捉妖记”一样,把身边那些“小鬼”都揪出来,让清风正气重回我们的城市!一、揪出“小鬼”,让清风拂面大家想想,咱们身边是不是总有那么些“小鬼”在作祟?比如,有的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像进了“迷宫”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的干部,拿着公家的钱不当钱,大吃大喝,就像“吃货”一样,把纪律规矩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些“小鬼”,咱们得一个个揪出来,让他们无处遁形!(一)揪出“小鬼”,首先要从窗口单位开始。我们都知道,窗口单位是群众接触政府、了解政策的第一线。但遗憾的是,有些窗口单位却成了“小鬼”们的“乐园二他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待群众冷若冰霜,对待工作敷衍塞责。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败坏了我们单位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窗口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服务评价和奖惩机制,让那些“小鬼”们无处遁形。(二)揪出“小鬼”,还要重点关注公款消费问题。有些干部,拿着公家的钱不当钱,大吃大喝,挥霍无度。他们以为这是“享受”,其实是在败坏风气,挑战纪律。我们要严格执行公款消费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三)揪出“小鬼”,更要注重日常管理和监督。“小鬼”们往往善于钻营、善于伪装。他们可能在平时表现得规规矩矩,但一有机会就会露出马脚。因此,我们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小鬼”们无机可乘。同时,我们还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处理。(四)揪出“小鬼”,最终目的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揪出“小鬼”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够遵守纪律、勤奋工作、服务群众;在这个环境中,我们的单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二、亮剑“老虎”,让腐败无处藏身当然,除了“小鬼”,咱们还得警惕那些“老虎”。有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就像“贪婪的狮子”一样,不停地吞噬着群众的利益。对于这些“老虎”,我们要亮出党纪国法的利剑,让他们知道,权力不是用来谋取私利的,而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一)深化认识,明确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既是对反腐败斗争的全面部署,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无论是“小鬼”还是“老虎”,都是我们党内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清除。近年来,我们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涉及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