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县卫生健康系统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县卫生健康系统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传染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传染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特别是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刚才,XX镇卫生院的XX同志分享了他们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经验做法,内容很具体,措施很扎实,值得各单位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同志们,辛勤工作,围绕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控制和救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应对了春季呼吸道疾病的挑战,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在座的各位以及全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的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松劲心态。今天是2025年8月10日,正值夏秋之交,高温、高湿、强降雨天气交织,为各类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历来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从宏观层面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已明确指出,夏季是我国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期,必须高度警惕。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范围内部分传染病疫情呈现反弹或抬头趋势,例如,邻近国家和地区在2025年6月后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显著增加,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病例数也持续上升,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疫情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对我们的“外防输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我县内部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着多重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第一,重点传染病进入高发期,防控压力巨大。夏秋季节是多种传染病流行的“窗口期”。一是肠道传染病风险不容忽视。以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为代表的食源性、水源性疾病,极易因食品污染或饮水不洁引发局部爆发。尤其是手足口病,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自2025年4月以来,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持续增加,夏季正是其高发季节。我县中小学、托幼机构即将迎来秋季开学,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将显著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二是蚊媒、虫媒传染病威胁加剧。我县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为蚊虫、蜱虫等病媒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绝佳条件。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的传播风险显著升高。近期,省内部分兄弟市县已经拉响了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警报,强调当前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未雨绸缪。三是呼吸道传染病仍需警惕。虽然流感等疾病的高峰期在冬春季,但在夏秋季节依然会有散发病例,且不能排除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引发新一轮传播的可能。同时,麻疹、风疹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对免疫力较低的儿童群体依然构成威胁。第二,部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防控基础有待夯实。通过前期的督导和调研发现,一些单位和地区在防控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和漏洞。例如,个别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不足,存在迟报、漏报的风险;部分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不够深入,环境卫生整治存在死角,病媒生物孳生地未能得到彻底清除;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仍有待提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生食水产品、不注意手卫生等,为疾病传播埋下了隐患。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在关键时刻都可能成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蚁穴。第三,新发传染病与未知风险的挑战持续存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发突发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从未停止。任何一次不明原因的聚集性发热,任何一次异常的健康事件,都可能是新发传染病的前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应急状态,不断提升对未知病原的监测、识别和快速反应能力。同志们,传染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当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克服和平积习和麻痹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夏秋季传染病防控这场硬仗。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面提升传染病科学防控水平面对复杂的防控形势,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环节。(一)坚持“预防为主”,筑牢监测预警的“第一道防线”。传染病防控,首在预防,重在监测。监测预警是疫情防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的根本前提。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作为疫情防控的“哨点”,必须发挥好前沿阵地作用。一要提升监测敏感性。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所有发热、腹泻、出疹等症状的患者,必须进行细致的流行病学史询问,决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要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症状监测,特别是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农贸市场等地,确保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被发现。二要保证报告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疫情防控的生命线。各单位要进一步规范报告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每一例病例都能在法定时限内准确上报,坚决杜绝瞒报、迟报、漏报现象。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报告数据的审核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和聚集性信号,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要探索智慧化预警模式。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医疗机构诊疗数据、药店购药数据、学校晨午检数据等多源信息,探索建立多点触发的智慧化预警系统。通过数据模型的分析研判,实现对疫情风险的提前感知、提前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二)坚持“分病施策”,打好重点病种的“歼灭战”。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规律和防控要点。必须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精细化的防控策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是严防肠道传染病。核心是“管住嘴、把好关”。卫生健康部门要联合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加强对餐饮单位、集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水源安全和食品安全。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倡导“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生食”的健康生活方式,尤其要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防范霍乱、痢疾等疾病。针对手足口病,要将防控关口前移至托幼机构和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缺课登记、通风消毒、病例隔离等制度,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要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蔓延。二是狠抓蚊媒、虫媒传染病。核心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要以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场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的环境卫生整治高潮。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房前屋后、社区内外的各类小型积水,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滋生。要科学开展药物消杀,对公园、绿地、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进行精准有效的成蚊控制。同时,要大力普及防蚊防蜱知识,指导群众使用蚊帐、纱窗、驱避剂等防护用品,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逗留,减少被叮咬的机会。各医疗机构要提高对登革热、乙脑等疾病的甄别能力,对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及时排查。三是持续巩固呼吸道传染病防线。核心是“勤通风、戴口罩、强免疫”。虽然当前不是最高峰,但防控之弦绝不能松。要继续倡导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要督促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等重点场所保持常态化通风。要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要做好科普宣传和组织动员,努力提高重点人群的接种率,构筑坚实的免疫屏障。(三)坚持“平战结合”,提升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强大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我们在疫情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根本保证。一要完善应急预案。各单位要对照最新的防控指南和本地实际,重新审视和修订本单位的传染病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不仅要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二要加强实战演练。要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疫情,检验指挥体系、队伍调动、物资保障、流调溯源、社区管控等各个环节的协同作战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演练中发现问题、暴露短板,并及时进行复盘总结,持续优化流程。三要做好物资储备。要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做好防护用品、消毒用品、检测试剂、治疗药品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建立动态调整的储备清单,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三、强化保障,压实责任,凝聚全社会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传染病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卫生健康部门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一)加强组织领导,拧紧责任链条。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把传染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督导。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形成指挥有力、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防控体系。卫生健康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教育、宣传、农业、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要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人。今天XX镇卫生院组织的这次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体现了对专业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全系统要以此为榜样,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法律法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要关心关爱一线防疫人员,落实好各项激励保障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要着力培养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公共卫生尖兵队伍,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人民群众是传染病防控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地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要把专业的健康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健康行为指南。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坚决防止因信息不畅引发的猜测和恐慌。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群众主动承担起健康的第一责任,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群防群控良好氛围。同志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夏秋季传染病防控的战役已经打响,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将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为守护好全县人民的健康福祉,为建设健康XX、平安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