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要深化作风建设,集中整治问题,推进开门教育,确保工作实效。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全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集中整治问题销号暨“开门教育”专题会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全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集中整治问题销号暨“开门教育”专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集中盘点销号,对前一阶段学习教育中查摆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仓起底,确保整改见底、成果落地;二是深化“开门教育”,邀请我们的“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检验我们的整改成效,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这既是一次问题整改的“销号会”,也是一次深化作风建设的“推进会”,更是一次检验我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现场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自今年4月全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全面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我们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局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我们坚持敞开大门,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评议会80余场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超过400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由群众监督。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学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扎实成效。一批过去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得到了有效整治,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了妥善解决,全县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呈现出崭新气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在座各位代表和全县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问题销号,绝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阶段胜利,更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还在,一些问题改头换面、潜入地下,防反弹、防变异的任务依然艰巨。从这次集中整治的情况看,有三类问题尤其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常抓不懈:第一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一些单位“文山会海”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又开始冒头,工作群、公众号过度留痕,看似便捷高效,实则增加了基层干部新的负担。有的调研“盆景化”,满足于打造一两个光鲜亮丽的“示范点”,对面上工作的普遍性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和系统解决。有的政策执行“中梗阻”,上级的文件精神在中间环节层层衰减,到了基层就变了味、走了样,群众感受不到政策的温暖。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是离群众越来越远的危险信号。第二类,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隐形衣”。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持续加大,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基本刹住,但一些干部又穿上了“隐形衣”、玩起了“障眼法”。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把宴请、消费转嫁给管理服务对象,搞利益勾兑。有的转入“一桌餐”、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有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从实物转向电子红包、购物卡、快递邮寄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这些潜滋暗长的歪风,腐蚀的是干部的思想,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第三类,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相较于“大老虎”,群众对“身边嗡嗡叫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也更为痛恨。有的在服务窗口冷硬横推、态度生硬,让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有的在惠民政策、项目资金的分配上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把惠民工程变成了“伤心工程”。有的在执法监管中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破坏公平正义。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此次我们收集到的400多条意见中,超过60%都与此类问题相关,这足以说明其危害之广、影响之烈。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靶向。今天我们把这些问题摆在台面上,不是为了揭短亮丑,而是为了警醒我们每一个人,作风建设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销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坚决守好“三道关口”,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我们取得的成果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群众评议、经得起历史检验。第一,务必要严把“政治关”,在对党忠诚上彰显新高度。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立下的政治规矩,能不能严格执行,检验的是我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现的是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和对“两个维护”的坚决做到。全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把抓作风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抓住“关键少数”。“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全县县级领导、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仅管好自己,还要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更要管好自己分管的领域和单位,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要强化“督导检查”。纪检监察机关要挺起纪律的“戒尺”,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第二,务必要严把“质量关”,在整改实效上实现新突破。问题销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这次学习教育的成败。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纸上销号”“材料过关”,必须确保每一个问题都真改实改、改出成效。要深挖“病根”,做到标本兼治。对查摆出的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思想根源、制度漏洞、监督短板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开出治本的“药方”。要一抓到底,加大攻坚力度。对一些深层次、历史遗留的“硬骨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班,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一锤接着一锤敲,不彻底解决决不收兵。要举一反三,守住整治“质量红线”。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暴露出一个领域、一个系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各单位要以此次整改为契机,主动对照、自查自纠,做到触类旁通、由点及面,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的综合效应。要问效于民,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成果。群众的感受是最好的尺子。我们的整改报告写得再漂亮,都不如群众的一句“好”。我们计划在年底前,再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县作风建设和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一次综合性的满意度测评,力争群众满意度从目前的85%提升至95%以上。群众不满意的,必须推倒重来、坚决“返工”。第三,务必要严把“机制关”,在常态长效上构建新格局。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抓好问题整改,既要立足“当下改”的实际,又要着眼“长久立”的长远,通过建章立制,把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形成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要坚持“常态化”与“长效化”相结合。作风建设重在日常、贵在坚持。要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反复学、深入学,引导广大干部在学深悟透中铭记于心、在常态长效中贯彻于行。要坚持“强约束”与“强执行”相结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下一步,我们要系统梳理现有制度,针对此次整治中暴露出的短板,加快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会议培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同时,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的行为,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要坚持“硬监督”与“软引导”相结合。我们将探索建立一支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作风建设特邀监督员”队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同时,我们将开通“作风问题随手拍”网络监督平台,让监督无处不在。通过刚性的监督与春风化雨般的引导相结合,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志们,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庄严的承诺。承诺我们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不会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推动我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让我们以这次问题销号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把我县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奋力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