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安委会2025年第3次全会暨安全生产点评会议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全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市安委会2025年第3次全会暨安全生产点评会议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市安委会2025年第3次全会暨安全生产点评会议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市应安委2025年第3次全会暨7月安全生产点评会议,主要任务是复盘工作、研判形势、共商对策、确保安全。刚才,我们观看了《全市安全生产警示片》,本次警示片与以往不同,不是由暗访人员外出专题拍摄,而是由各县市区和市直重点成员单位提供,为大家这种敢于揭短、曝丑的做法点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背后的复杂性、反复性、严重性;*同志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和有关工作情况,提出了工作建议;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交警支队分别就建筑施工、重点项目建设、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防范作出了部署,我都赞同,请大家抓好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齐抓共管,杜绝了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大家的工作可圈可点。一是优部署。出台《强基固本攻坚方案与年度任务清单》,市应安委实行“月点评+专题部署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二是优联动。通过季度全会、月度点评、即时协调,各地各部门联动作战。市应安办已发布提示函、交办函36份,做到任务同步、问题同解。三是优整治。部署开展了34个专项整治行动,市级领导、重点成员单位、市应安办包县市区定期开展指导帮扶,企业不断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今年来已排查重大隐患728条,其中已整改698条,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当前的严峻形势,道路交通、消防、工贸领域事故依然多发,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和成品油、非法生产危险品、非法组装车辆等行为屡禁不止,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还不强等等,亟须我们认真研究、予以应对。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要树目标、盯目标,实现目标安全生产工作是以防范遏制事故的成效为导向。各单位要瞄准*年度目标,既抓短期目标实现,又抓长远目标规划,实现“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一)要坚定“遏事故”的首要目标。从全国通报来看,上半年全国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消防和内河水运发生了重大事故,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非法违法生产危险品、建筑施工领域坍塌和高处坠落、非法盗采矿产等问题突出。从全省通报来看,全省发生了*事故,造成16人死亡;上半年发生较大事故9起、亡33人,其中*花炮厂*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发生了*游船侧翻事故,*人落水,其中*人溺亡。从全市形势来看,虽然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上半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幅度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贸领域事故接连发生,被省安委办约谈批评。若不采取过硬举措,今年难以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的目标。可以说,全市的安全形势稳中有险、稳中有忧,当前不仅要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也要严控一般事故。(二)要紧盯“两争先”的年度目标。“两争先”指争当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先进,争拿省政府大抓落实激励奖项。目前,省里已印发《2025年度考核巡查实施方案》《大抓落实督查激励实施方案》,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和实地抽查,市州的考核将延伸至县市区和重点市直部门。从近期反馈的上半年自评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和有关市直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扣分点,如部分市直重点部门未每季度开展隐患排查并曝光典型问题案例,各县市区的头盔佩戴率均达不到90%,4个消防站新建项目未正式动工,3家燃气经营企业未建立相应系统等,*2个森林火灾高火险县市区未按要求组建森林消防队伍也被纳入了大抓落实督查激励的否决项。距离11月底的年度考核仅有4个月的时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考核巡查方案,逐项抓好落实。(三)要聚焦“十五五”规划的长远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即将步入“十五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到2030年要基本形成与“具备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益阳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方面:要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重特大事故“零发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的四个约束性目标。防灾减灾方面:要实现“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控制在1.6万人以内”的预期性目标。应急救援方面:要实现“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基本生活救助物资送达灾害事故现场并分发给受灾人员所用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的预期性目标。二、要找问题、思问题,解决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差距也不丢人,丢人的是对差距遮遮掩掩、一捂再捂。把问题摆出来,目的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中,要坚持刀刃向内、靶向发力,真正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一)要穿透式研究。各县市区和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组织推进,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研深研透、讲穿讲破。要学习借鉴近期工贸领域专项整治的做法,剖析认识不足、责任悬空、监管不力等深层次问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关于明确全市工贸领域安全防范工作责任的通知》《全市工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厘清属地政府与园区、应急与其他部门、市级与县级的安全防范责任,全面加强工贸企业的监管。道路交通方面:历来是事故最为多发、监管任务最为繁重的一个行业领域,今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了“双下降”,但事故基数仍然大,生产安全事故中道路运输事故占比66.6%,要实现压减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压减道路交通事故是关键。市应安委要尽快组织召开道路交通专题会议予以推进,对今年事故进行复盘总结,针对人、车、路、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防范措施。烟花爆竹、危化、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其他专项整治均要进行穿透式研究,确保取得工作实效。(二)要专业性排查。要树牢“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的理念。今年全市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数,同比下降82.9%,其中企业自查数仅为152条,仅占全市总量的20.8%,反映出我们监管部门和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还不强。要学标准。“不会查、不想查”,源于对标准吃不透。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员工认真学习64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督促企业通过“班前会”“周例会”等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要引专家。市级重点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行业领域隐患排查专家库,按照“行业分类、地域就近”原则,定期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指导帮扶,对重点企业、重点工艺、重点部位实行“专家驻企”帮扶制度,对重大隐患实行“专家+企业”双签字确认,确保整改不到位、专家不撤离。要建机制。从2024年7月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目前全市已建立机制的企业仅有1965家,与“重点行业领域6月底前、其他行业领域12月底前建立并实施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单位要综合运用集中指导、上门服务、选树典型、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工伤事故预防、专项资金支持、行政执法优化、政务服务保障、评优评先推荐、标准化创建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激发企业主动管理的内生动力。(三)要闭环化整改。要树牢“整改不到位就是最大事故”的理念,把“排查—交办—整改—验收—销号—回头看”六个环节串成一条铁链,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节点化督办。对同类事故隐患要举一反三,开展同类企业、同类工艺、同类场所的“拉网式”再排查,发现一个、治理一类、巩固一片。如消防安全方面,针对全市仍有12个重大火灾隐患未完成整改、4个消防站新建项目均未正式动工、无线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安装项目整体进度缓慢、“两电”整治工作执法力度不够、违规动火作业等问题,各牵头单位要协调各方、同向发力、整合资源、利用政策,把“问题清单”变“销号清单”,把“挂图作战”变“压茬清零”。三、要明责任、抓责任,落实责任安全生产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关键在于抓责任的落实。(一)责任链条要拧紧。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对照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严格尽职履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做到既管“合法”也管非法;各乡镇(街道)要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打非治违、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巡堤查险等履职事项,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与问题隐患整改,推动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部隐患报告奖励机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入企检查要规范。根据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系统统计,今年我们入企检查企业的数量同比下降了49.36%。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的大背景下,一些同志对规范入企检查存在错误的认识,不敢执法、不愿执法。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给企业“免罚单”,而是给企业“立规矩”;加强安全监管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一督到底”。要根据“双随机、一公开”、计划执法、专项整治备案等方式,以及投诉举报、上级转办交办、数据监测分析等线索加大入企检查力度,提升入企检查质效,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首违不罚、屡犯必究”,把“营商环境的温度”和“监管执法的力度”合成“企业发展的速度”,让益阳成为投资放心、生产安心、发展舒心的热土。(三)打非治违要严厉。要深刻吸取“1月9日*非法生产爆炸物品造成2死、1伤”的深刻教训,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部门要把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执法检查的必查项,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坚决立案查处,严格依法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顶格处罚和严厉追责措施;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打非”主体责任,对非法生产、非法营运、违法盗采、违法分包转包、违法挂靠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近期,*印发《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计划于9月至11月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要对照工作方案检查重点,聚焦消防、公共场所、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以及2023、2024年执法检查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扎实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四)防汛抗旱要统筹。前期受第6号台风影响,我市*出现了大暴雨,造成了人员伤亡,大家要深刻吸取教训。目前我们仍处于“七上八下”防汛抗旱关键期,防汛保安这根弦不能松,决不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加强预警叫应,加密巡查排查,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原则,提前转移避险,切实加强山洪地灾防御、水库山塘防守、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防范,确保安全度汛。根据国家防总的综合分析,全国降雨南北多,中间少,长江中下游干旱偏重,各级各部门要提前谋划部署,加强蓄水保水和用水管理,检修维护好抗旱设施设备,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确保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同志们,越是处于年中的重要节点,越要坚定不移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引,以铁的手腕、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