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局法规科科长在学习会上分享了深化理论认识、强化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强调依法行政、服务大局的理念。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烟草局法规科科长在市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的心得体会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烟草局法规科科长在市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的心得体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能够参加这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体学习,我深感荣幸,也备受教育。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论述,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不仅是民族的记忆,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安定与发展,是无数先辈用信仰、纪律和生命换来的。结合国家局、省局和市局(公司)半年工作会的部署,以及会上通报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我将这些学习内容与我的岗位职责——法规科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对表”和“工作复盘”。下面,我聚焦个人,从认识体会、反思剖析和下步打算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的学习心得体会。一、深化认识,筑牢信念—关于学习的体会与感悟法规工作,本质上是规则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过去,我有时会陷入一种事务主义的惯性,认为法规就是白纸黑字的条文,工作就是确保这些条文被遵守。但通过这次学习,我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首先,法规工作必须有“战时”的清醒和“战士”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到,铁的纪律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前,行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内外部环境极其复杂的“战场”上。对内,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容不得半点松懈;对外,新型业态冲击、市场竞争加剧、综合治理要求趋严,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作为法规科科长,我所守护的“法规”和“纪律”,就是我们在这场持久战中的“防御工事”和“战斗准则”。它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保障行业健康运行、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生命线。任何对规则的漠视、变通和规避,都是在动摇我们的“战斗根基”。其次,法规工作必须体现“民心”的导向和“服务”的温度。从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到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对民生问题的关切,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观我们的工作,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更在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脱离一线实际,让基层同志和零售客户感到“繁琐难懂、高高在上”,那么制度的善意就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法规工作不能只满足于程序上的“严丝合缝”,更要追求效果上的“春风化雨”,在严格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要主动靠前服务,为一线经营减负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温暖的法治保障。二、对标反思,深挖根源—关于差距的检视与剖析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照省局(公司)*会议的要求,再反观那些典型案例中当事人的蜕变轨迹,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我深刻地检视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差距和短板。一是在政治立场上,敏锐性和穿透力还有待加强。有时会不自觉地将法规工作视为单纯的业务工作,对法规背后蕴含的政治属性认识不够深刻。比如,在审核一份市场管理文件时,可能更多地考虑了其法律逻辑的完整性、条款操作的可行性,但对于这项规定将如何影响当地营商环境的政治生态、如何体现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等深层次问题,思考得不够深入、不够主动。这种“就法规论法规”的思维定式,实质上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的表现。二是在思想认识上,自我革命的警觉性还不够高。看到案例中一些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根子在于思想的“总开关”松动了。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温水煮青蛙”的风险?比如,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后,是否会滋生“差不多就行了”的自满情绪?在面对一些疑难复杂问题时,是否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畏难心态?这种思想上的惰性,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是侵蚀党性、削弱斗争精神的“蚁穴”,必须高度警惕,时常清扫。三是在纪律作风上,“深入一线”的泥土味还不够浓。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审文件,虽然也组织调研,但有时“走马观花”多,“下马看花”少。对基层执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零售客户对政策的真实感受和期盼,掌握得还不够鲜活、不够精准。这本质上是一种作风上的漂浮,是官僚主义的潜在表现。这样的工作作风,制定的规则就可能“水土不服”,难以真正落地生根。四是在制度机制上,“治未病”的前瞻性还不够强。反思我们的制度体系,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更多时候是在问题发生后进行“打补丁”式的亡羊补牢,而对于潜在的风险点,特别是随着数字化转型、新零售模式发展可能带来的新型违规风险,预见性、前瞻性的制度设计还不够。如何构建一个动态的、能够自我修复和进化的“活”的制度体系,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五是在责任落实上,“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还不够足。有些制度文件印发后,对其在基层的培训解读、执行跟踪、效果评估等“后半篇文章”抓得不够紧、不够实。有时满足于“发了文、开了会、部了署”,对于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梗阻,缺乏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这导致一些好的制度设计,在“最后一公里”打了折扣,没有完全转化为治理效能。三、聚焦突破,实干担当—关于下步工作的方向与举措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下一步,我将立足法规科长这一岗位,将这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努力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实现新突破。第一,强化“政治铸魂”,让每一条法规都“姓党”。我将带领全科室人员,将政治学习放在首位,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案头卷、必修课。在制定、审查每一项规章制度时,都要先进行“政治对标”,自问是否符合党中央精神,是否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杜绝就业务论业务,将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法规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第二,推行“一线工作法”,让每一次调研都“解渴”。我将给自己和科室定下规矩:凡是涉及基层管理和客户利益的重大制度调整,必须下沉到至少2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和市场片区进行“蹲点式”调研。与一线专卖员、客户经理、零售客户同坐一条板凳,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坚决杜绝“拍脑袋”决策,确保出台的每一项措施都接地气、有实效、受欢迎。第三,构建“动态防御体系”,让制度笼子“常新”。针对当前制度建设的短板,建议在全市系统开展规范性文件的全面“体检”,清理废止一批、修订完善一批、创新增补一批。特别是要紧盯专卖许可、市场监管、内部控制等关键领域和高风险环节,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制度动态修订的快速响应通道,力争实现从“被动打补丁”到“主动防未然”的转变。第四,深化“以案促改”,让警示教育“入心”。要主动与纪检国家监察委员会门协作,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特别是与法规执行、权力运行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炼出制度层面的教训和风险点。在此基础上,建议组织编写《法规风险防范提示手册》,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和“情景式”法规培训,让全体干部职工,尤其是手握权力的关键岗位人员,真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各位领导、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谦虚的态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圆满完成市局(公司)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贡献出我作为一名法规工作者的全部力量!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