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医保局党组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党员活力,成效显著!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区医保局党组2025年上半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2025年上半年,区医保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党建引领医保为民”主线,以“强基础、促融合、提效能”为目标,推动基层党建与医保业务同频共振。现将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压舱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学习强党性、铸忠诚。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召开党组会12次,其中“第一议题”学习8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班子成员带头研讨发言24人次,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二是创新学习载体。依托“学习强国”“**党建”平台开展每日打卡,党员活跃度达100%;开设“医保微课堂”12期,围绕“党纪学习教育”“医保政策解读”等主题,组织党员干部“轮流讲、互动学”,覆盖180余人次。三是深化实践转化。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医保为民·政治忠诚”专题研讨3次,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应保尽保”“基金安全”等重点任务的行动自觉,推动完成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动态核查12.8万条,确保参保数据精准。(二)强化组织规范,建强基层堡垒“硬支撑”。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在区医保中心、3个街道医保服务站设立党小组,实现服务窗口党建全覆盖;调整支部委员分工,明确“组织、宣传、纪检”3类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二是严格制度执行。上半年召开支委会8次、党员大会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含“医保政策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日”等实践活动);规范“三会一课”记录,通过“周自查、月互评、季考评”机制,整改记录不规范、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11个。三是选优配强队伍。组织3名支部书记参加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选派2名党务骨干到区委组织部跟岗学习;开展“党员先锋岗”评选,15名党员获评“服务之星”,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三)强化融合创新,激活发展动能“源动力”。坚持“党建+业务”双轮驱动,以党建引领破解医保服务痛点难点。一是打造特色品牌。推出“红色医保·暖心服务”党建品牌,设立“党员示范岗”15个、“先锋窗口”5个,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服务模式,将12项高频医保业务办理时限压缩50%,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8.6%。二是攻坚重点任务。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攻坚组”,在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领域发力,上半年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2%(超年度目标5个百分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提升至85%,惠及群众1.6万人次。三是深化为民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进社区、企业宣讲医保政策32场,覆盖2.1万人次;建立“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机制,为800余名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7件,相关经验被《**日报》报道。(四)强化纪律约束,守牢廉政底线“安全网”。以“清廉医保”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制定《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任务28项;组织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52份,覆盖全体党员干部。二是深化风险防控。聚焦医保经办、基金审批等关键领域,排查廉政风险点13个,制定防控措施21条;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4次,通报典型案例12起,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三是严格监督执纪。联合区纪委监委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检查,抽查定点医药机构45家,追回违规基金12.6万元;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廉政谈话35人次,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上半年群众投诉举报同比下降40%,未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二、存在问题尽管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以下不足:(一)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深度和精准度不足。部分党员干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仍有残余,在制定医保政策、推进重点工作时,从党建引领角度谋划的主动性不够。例如,在长护险试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复杂任务中,党建载体的创新性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融合成效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二)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有待提升。青年党员占比达45%,但教育形式多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为主,对“90后”“00后”党员的吸引力不足,存在“学用脱节”现象;流动党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党员因外出务工、异地就医等原因,参与组织生活不及时,教育覆盖“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三)基层党组织活力尚未充分释放。部分党小组在服务群众、推动工作中的“神经末梢”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多体现在“完成任务”层面,在破解医保领域深层次矛盾(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精准化、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提升)中的引领力不足;部分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接地气”的实践载体,党员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四)作风建设的长效性需进一步强化。尽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逐步完善,但个别干部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如在群众咨询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时,解释不够耐心细致;医保基金监管的科技化手段应用不足,对“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问题的精准识别能力有待提升,作风建设需常抓不懈。三、下步打算下半年,局党组将以“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年”为契机,聚焦问题短板,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与医保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一)深化政治引领,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年内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少于8次,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24学时;结合主题教育“回头看”,开展“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谋划业务。二是创新学习形式,针对青年党员特点,推出“微视频学理论”“案例研讨学政策”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建立流动党员“云课堂”,通过微信群、视频会议等方式推送学习资料,确保组织生活全覆盖。(二)深化组织建设,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实施“支部强基”工程,修订《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办法》,将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纳入考核核心指标;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选树2~3个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做好青年党员、业务骨干发展工作,年内计划发展党员3名;定期开展党务干部培训,提升“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发展等业务能力;深化“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创建,激励党员在急难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三)深化融合发展,彰显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聚焦“参保更精准、待遇更公平、服务更便捷、基金更安全”目标,打造“党建+”融合品牌矩阵。一是在参保扩面中开展“党员包片联户”行动,每名党员联系1个社区(村),年底前推动全区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在经办服务中推行“党员首问负责”制度,优化“网上办”“掌上办”流程,实现100%高频事项“零跑腿”;三是在基金监管中组建“党员稽查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清零行动”,重点打击“三假”问题,守护群众“救命钱”;四是在民生保障中深化“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年内解决群众诉求不少于100件。(四)深化作风锤炼,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清廉医保”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纪律约束和作风建设。一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分析会2次,动态更新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开展“廉政风险点再排查”行动,针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长护险试点等新任务,新增防控措施10条以上。二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组织“医保清风”主题演讲、家庭助廉等活动,营造崇廉尚洁氛围;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咬耳扯袖”,年内开展廉政谈话不少于50人次。三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联合区纪委监委开展医保基金专项督查2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零容忍”,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干部队伍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