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要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市长在2025年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季度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市长在2025年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季度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集中观看了工作视频,通报了近期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进展和12345热线群众诉求情况,几个单位和地区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这次季度推进会,既是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会,也是一次经验交流会,更是一次查找不足、加压奋进的部署会。城市管理像绣花,功夫深不深,效果好不好,老百姓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我们推动精细化管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市更宜居、更美丽、更便捷,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市民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要提升站位,深刻把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核与要义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管理是城市运行的基础。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时兴起的“运动战”,而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具体行动。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竞争力。(一)要践行理念把准“定盘星”。方向错了,一切白费。做好城市工作,首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将其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我们谋划工作、出台措施、评价成效,都要坚持群众视角,看是不是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不是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这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认清差距增强“紧迫感”。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我们深知当前群众还有不少诉求亟待解决,城市管理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一些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死角,部分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某些公共设施的老化破损,以及城市安全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等等。这些问题就像衣服上的“补丁”,虽然不大,但很扎眼,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直观感受。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问题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一件一件去解决,一点一滴去改善。(三)要学习借鉴打开“新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X要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搞管理。要虚心学习借鉴先发城市、先进地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看看别人是怎么规划建设的,是怎么管理维护的,是怎么运用科技手段的,是怎么发动群众参与的。要把好经验、好做法学回来,结合X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有效举措,少走弯路,提升效率,努力实现后来者居上。二、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精细化管理的难点与痛点精细化管理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聚焦关键,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要紧紧围绕《X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一)要攻坚市容环境“焕新颜”。市容环境是城市的“脸面”,直接体现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要下大力气推动环境卫生大提升,聚焦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整治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要提升环卫作业标准化、机械化水平,科学调度,提高效率。要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养成良好习惯。要通过持续努力,让X的街巷更整洁、立面更清爽、空间更有序,实现“席地而坐”的洁净标准,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二)要畅通城市运行“微循环”。交通秩序是城市运行的“血脉”,血脉不通,城市就会“生病”。要聚焦交通秩序大提升,坚持建管并重。一方面,要优化交通组织,科学设置信号灯,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挖掘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交通执法管理,严查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努力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顺畅、更安全。(三)要提升功能品质“增温度”。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功能品质。要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大提升,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不是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完善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加口袋公园、街头绿地、健身路径等公共空间。要加强对市政设施的日常管养和维护,确保道路平整、路灯明亮、管网畅通。要用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购物、就医、健身、休闲等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烟火气。(四)要筑牢安全韧性“防火墙”。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底线,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要推动城市安全韧性大提升,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要常态化开展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聚焦建筑施工、燃气、消防、防洪排涝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要加快推进地下管网、消防设施等更新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要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智慧安防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感知和处置能力,努力建设韧性城市,守护好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创新机制,持续赋能精细化管理的动力与活力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老办法、旧思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注重标本兼治,强化科技赋能和共建共享,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一)要坚持系统观念“一盘棋”。城市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要更加注重“规建治”一体化,将管理的要求前置到规划、建设环节,从源头上减少未来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要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市里统筹、部门协同、区县主战、街镇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要打破数据壁垒,促进信息共享,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真正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二)要锐意改革创新“增智慧”。X最大的优势是创新,我们要把这个优势充分运用到城市管理中来。要创新城市执法模式,坚持疏堵结合,注重人性化执法。要发挥X科技创新优势,加快数字孪生城市等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调度。要让城市管理更“聪明”、更“智慧”,从“人海战术”向“智慧赋能”转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让科技为城市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三)要推动共建共享“聚合力”。城市是大家的城市,管理好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创新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市民树牢主人翁意识,自觉当好文明风尚的践行者、宣传者、引领者。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通过“12345热线”、志愿者活动、市民巡访团等形式,鼓励市民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监督评议。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行为,营造“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只有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携手努力,才能汇聚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磅礴力量,共同把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同志们,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场总体战、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它考验的是我们的责任担当,检验的是我们的能力作风。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为加快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