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会议强调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在XX镇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在XX镇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全镇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打赢防沙治沙这场硬仗。刚才,XX同志通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讲得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防沙治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在茫茫沙海中播撒绿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回顾过去的工作,全镇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生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完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面积达到42万亩,有效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张态势。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区域内的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绿进沙退”的生态格局已初步形成,过去“风起沙飞扬,种地不见粮”的景象得到了根本性扭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所有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防沙治沙工作的未来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从我镇的基本情况看,全镇总土地面积264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高达145.7万亩,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更占到了全旗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9.4%。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它清晰地表明,我镇不仅是全旗防沙治沙的主战场,更是决定全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当前,已治理的区域生态系统仍然脆弱,需要持续巩固;尚未治理的区域,特别是XX沙地腹地的治理难度更大,啃下的都是“硬骨头”。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给防沙治沙工作增加了新的变数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任何的松懈思想、麻痹情绪和厌战心态,都是绝对不能有的。全镇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压倒性的战略位置,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意志,全力以赴,久久为功。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防沙治沙的历史使命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全镇各级干部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第一,必须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生态是生存之本,环境是发展之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镇地处生态脆弱带,防沙治沙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关系到XX流域乃至更广区域的生态安全。要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将防沙治沙工作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去考量、去谋划、去推进。这不仅是对脚下这片土地负责,更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各嘎查村、各部门要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上级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和治理成效,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第二,必须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支撑振兴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防沙治沙绝不是单纯的生态投入,而是蕴含着巨大经济潜力的战略投资。一方面,通过科学治沙,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草场、林地资源,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减少自然灾害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培育发展沙草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业态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探索在符合条件的沙化土地上发展光伏治沙项目,既利用了丰富的光照资源,又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立体化发展模式,这完全符合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光伏治沙的技术规范与导向。必须摒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陈旧观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我镇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第三,必须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来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防沙治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中。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关系到群众的健康和幸福指数。要通过大力度的宣传动员和政策解读,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刻理解,防沙治沙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更是保护自己家园、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家庭收入的切身事业。要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将项目建设与群众增收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在参与治沙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劳动报酬,如一些项目将20%的资金用于劳务报酬,这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的双赢,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汇聚起防沙治沙的磅礴伟力。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务实的举措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新突破打赢防沙治沙攻坚战,既要有坚定的决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扎实的行动。下一阶段,要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第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提升治理工作的精准化水平。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讲求科学方法。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并认真对标国家及自治区出台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要坚决杜绝“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治理,转向“精准滴灌”式的科学施策。在项目规划上,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全镇沙化土地的类型、分布、程度进行再调查、再评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块的立地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配置林、灌、草的比例,合理选择治沙植物品种。要综合运用“工程固沙、人工造林、人工种草、封沙育林育草”等多种措施,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的防护体系。对于正在推进的治理面积达8.4万亩、计划投资4649万元的重点项目更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最有效的治理。第二,创新多元投入机制,破解资金保障的瓶颈性难题。资金是防沙治沙工作的基础保障。在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同时,必须拓宽思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要用好用活“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政策工具这种模式不仅能完成治理任务,还能累计为群众发放可观的报酬,实现了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过捐资捐助、投资开发等方式参与到防沙治沙事业中来。可以研究设立防沙治沙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所有资金都能在阳光下运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第三,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构筑全民共治的强大合力。人民群众是防沙治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要将组织动员与政策宣传贯穿工作始终。各嘎查村的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政策、宣传政策,带头参与治沙实践。要通过群众大会、入户走访、新媒体推送等多种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生动的事例,把防沙治沙的政策讲清、讲透,把长远生态效益和眼前经济利益的账算明、算细,让“治沙就是致富、护绿就是护家”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充分调动嘎查村集体的积极性,探索将部分项目收益反哺集体经济的机制,形成“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良性循环。要打一场防沙治沙的人民战争,让植绿、护绿、爱绿成为全镇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第四,强化全程质量监管,建立常态长效的管护体系。防沙治沙,“三分在种,七分在管”。如果重栽植、轻管护,前期投入再大,也可能功亏一篑。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质量监管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施工环节,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设计方案作业,严把苗木质量关、栽植技术关、工程建设关,确保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要建立健全项目监理制度,压实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的责任,对不负责任、偷工减料的行为,要严肃追责问责。更重要的是,要将工作重心从“如何栽”向“如何活、如何好”转变。必须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后期管护的长效机制,将管护责任明确到嘎查村、落实到地块、具体到人头。要积极探索专业化管护、承包管护等多种形式,确保“种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绿一片”。要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成效评估,重点考核植被盖度、造林保存率、土壤风蚀量下降率等关键性指标以科学的评估结果指导后续工作,确保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同志们,防沙治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全镇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决打赢XX沙地歼灭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XX,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