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防汛救灾政治监督工作的检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防汛救灾政治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开展防汛救灾政治监督工作的检查报告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开展防汛救灾政治监督工作的检查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上级行党委工作部署,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金融服务稳定,XX分行纪委坚决扛起政治监督责任,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自2023年主汛期以来,特别是针对2024年以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情况,聚焦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应急准备、转移避险、值班值守、舆情动态等六个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有力的监督检查,推动全行各级机构和党员领导干部防汛责任落实落细,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为确保防汛救灾政治监督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分行纪委迅速行动,统筹部署,构建了全面覆盖、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格局。首先,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的防汛救灾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监督工作方案,明确了监督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和责任分工。其次,强化党委在监督中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专责监督作用,以党内监督统领带动业务部门的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监督以及员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确保监督力量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消除监督盲区。在监督实践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网点、金库、数据中心及重点在建项目现场,开展多轮次、滚动式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二、聚焦重点环节,精准监督见实效分行纪委紧紧围绕防汛救灾工作的全链条,对关键环节实施嵌入式、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执行、有反馈。(一)聚焦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基础。分行纪委督促运营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职能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监督检查发现,全行各级机构均能按照要求,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排查小组,对所辖营业网点、办公楼宇、数据中心、自助银行、重要库房等关键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2024年7月底,全辖累计完成对超过200个物理网点及办公场所的全面排查,排查频次普遍达到汛前、汛中至少各一次的“双巡”标准。通过现场勘查、设备检测、资料查阅及员工访谈等方式,共发现各类风险隐患45处。主要风险点集中在:部分老旧网点屋顶防水材料老化、地下金库或档案室防倒灌设施不完善、营业厅外排水系统存在堵塞、应急发电机保养不及时等。针对发现的隐患,纪委督促相关机构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并进行“回头看”检查。目前,已发现的45处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有效构筑了坚实的第一道防线。(二)聚焦灾害预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及时准确的预警是赢得防汛主动权的关键。分行纪委将预警信息接收与传导机制的建设与运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经查,分行办公室已与XX市气象局、水文水资源中心等机构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能够通过官方渠道第一时间获取暴雨、台风、洪水等预警信息。在监督推动下,全行已建立起一套“预警接收一内部研判一分级响应一快速传达”的闭环管理流程。分行层面利用企业微信、短信平台、办公系统等渠道,可在5分钟内将I级、Ⅱ级等高级别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相关负责人和应急岗位人员。各支行、网点均指定专人负责预警信息接收与传达,确保信息传递不中断、无延迟。此举成功实践了“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的梯次发布模式,显著提升了全行对突发汛情的快速反应与科学处置能力。(三)聚焦应急准备,确保物资人员到位应急准备是防汛实战的物质保障。分行纪委重点监督各级机构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应急物资的充足性及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监督发现,全行各级机构均已根据最新风险评估情况,于2024年第一季度修订并完善了本单位的防汛应急预案。在物资储备方面,分行本级及各支行均按照标准储备了沙袋、挡水板、抽水泵、应急照明灯、防水苫布等常用防汛物资,并建立了详细的物资台账,做到账物相符、随取随用。在应急演练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4年汛期,全行组织开展各类防汛专题或综合应急演练共计25次,累计参演员工超过1500人次。演练内容涵盖了网点防洪防淹、重要单证和现金紧急转移、断电断网情况下业务连续性保障等多个场景,有效检验了预案的可行性和员工的应急处置技能。(四)聚焦转移避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果断组织转移避险是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底线要求。分行纪委督促相关机构对位于低洼地带、临近河道或存在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域的XX家支行网点,逐一制定了《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并向关键岗位员工发放了包含撤离路线、避险地点、联系人等信息的“应急明白卡”。方案明确了启动转移的条件、组织程序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组织员工和客户疏散,并对重要凭证、现金、印章等核心资产的抢运流程做出了周密安排,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五)聚焦值班值守,压实主体责任严格的值班值守是防汛责任体系有效运转的中枢环节。分行纪委对全行值班值守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发现,自进入主汛期以来,分行及各支行均严格执行了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值班记录详实,信息报送流程通畅。通过电话抽查和现场检查,未发现值班人员脱岗、离岗或通讯不畅的情况。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了防汛指令能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为全行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六)聚焦舆情动态,维护金融稳定在防汛救灾期间,金融服务的稳定性及公众情绪的引导至关重要。分行纪委监督推动办公室、消费者权益保护部等部门加强舆情监测。目前,分行已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建立了7×24小时全天候网络舆情监测机制。该机制重点关注因汛情导致的网点营业中断、自助设备服务异常、客户资金划转延迟等可能引发公众不满的敏感信息。一旦发现负面苗头,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在2小时内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同相关部门快速发声、澄清事实、安抚客户,有效防止了个别问题发酵为区域性声誉风险事件,维护了特殊时期的金融秩序稳定和银行的良好社会形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尽管防汛救灾政治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监督抓手不够丰富。日常监督多依赖于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和现场检查等传统方式,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穿透式监督、精准“画像”的能力有待提升。对防汛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时还停留在“是否已做”的层面,对于“做得好不好、实不实”的深度挖掘不够。二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对于各机构防汛工作的考核,尚未形成一套科学、量化的专项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方面的硬性挂钩不足,导致部分机构在防汛工作投入上存在“重硬件、轻管理”、“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三是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各监督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结果共用等协同机制仍不够顺畅。跨部门的联合监督检查频次不高,信息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影响了监督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四、下一步工作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深化防汛救灾政治监督,确保各项责任措施落地生根,提出以下建议:(一)强化责任传导,持续深化思想认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督促各级党组织将防汛救灾工作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通过通报曝光反面典型、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将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二)创新监督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一套涵盖隐患整改率、预警响应时间、物资完好率、演练覆盖面、业务连续性恢复时间等多维度的防汛工作专项考核评价指标。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综合考评,作为评先树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起“防汛不力就要被问责”的鲜明导向。(三)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综合监督效能。进一步健全纪检、内审、内控、风险、安保等部门的常态化协同监督机制。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动检查、线索互移的工作平台,实现监督信息实时共享、监督成果互认互用。通过整合监督资源,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对防汛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失职渎职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全行安全平稳度过每一个汛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