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环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3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精编参考)”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山河破碎、浴血抗争的岁月,中华民族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信念,谱写了反抗侵略、捍卫国土的英雄壮歌,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行。“记忆从未褪去,历史仍在回响。”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瞭望未来中实干担当,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奋斗答卷。一、赓续爱国情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信仰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真理。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身先士卒,为了保护战友和战略要地壮烈牺牲;赵一曼受尽日寇酷刑,决不吐露机密;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日军引上绝路,在弹尽粮绝后毅然跳崖……他们用“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和斗争掀起了民族自救的巨浪。广大党员干部身处和平年代,当以史为鉴,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常修课”,时刻保持对党和国家的赤诚热爱、对崇高价值理念的不懈追求,始终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任何时候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透彻理解掌握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判断、战略布局和战略抉择,厚植精神力量,明确前进方向,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二、赓续必胜信念,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抗战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中国军民始终大义凛然、顽强斗争,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也要坚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淞沪会战数十万将士前赴后继,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平型关伏击战八路军与日军浴血死拼,取得首战胜利;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精锐,打出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百团大战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每一次战斗、每一次冲锋都展现着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血战到底”的斗争精神。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隘口、世界变局的十字路口,要自觉接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接力棒,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以敢闯的锐气、善闯的睿智、共闯的担当,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要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干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三、赓续为民初心,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情奉献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结提出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从地道战里村民为八路军挖掘藏身工事、传递情报,用智慧与侵略者周旋;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治伤员、用独轮车支援前线,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再到全民族抗战中涌现出的无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景……正是这种“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血肉联系,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教导,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主动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察民情、听民声融入日常,让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推动“从群众中来”的金点子成为“到群众中去”的好政策,更好地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要以百姓心为心,把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把民生的点滴改善抓在手上,在教育均衡、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深耕细作,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托起亿万人民稳稳的幸福。学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的不仅是一个历史画面,更见证着华夏儿女在危难中迸发的不屈意志,他们捕捉的每一帧影像,是凝固的过往、更是流动的精神长河。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重温快门下的烽火记忆,从中汲取力量、焕活担当,真正让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继续照亮前行的道路。一、重温一帧帧赤诚忠魂的记忆,坚定忠诚信仰。80多年前,王小亭在日军轰炸的火海中举起相机,镜头里一位浑身是血、号啕大哭的幼小幸存者刺痛了每个观者的心,这张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令世人震惊,不仅激发了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也坚定了华夏儿女抗战的决心;沙飞扛着比步枪还沉重的设备,与战士们并肩冲向抗战一线,定格了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打击侵略者的瞬间、拍摄了百团大战激烈的战斗场面、抓拍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抢救八路军伤员的忘我画面……他们无惧威胁与生死考验,将快门声变为了战斗的号角,让“视觉火炬”点燃精神上的觉醒。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重温一帧帧赤诚忠魂的记忆,要始终明白今天的我们虽无需直面枪林弹雨,但仍要面临严峻考验,仍要记得“落后就会挨打”的深刻教训,当始终秉持“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怀揣“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奋斗志向,真正坚定“生为华夏人,死铸报国魂”的忠诚信仰,让每一次抉择、每一次跨越都变成践行信仰的生动注脚,将忠诚融入血脉,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新的答卷。二、重温一幕幕鱼水深情的记忆,永葆团结底色。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一路向西深入到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4个月的采访,他写了16本笔记、拍摄了24卷胶卷,镜头里,《抗战之声》刻画出了冲锋战士的坚毅身影,延安军民同挥锄头开垦荒地的场景让人动容,战士们帮助群众推碾子、纺毛线等并肩作战的温情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1942年,江波用相机定格了“黎明的钟声”,石少华拍下了“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照顾受伤战士的场景……这些画面无声诉说着,抗战的胜利是亿万人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长城,是“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的同气连枝,更是“四万万人齐蹈厉”的团结奋斗。翻阅这些泛黄的影像,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重温一幕幕鱼水深情的记忆,要读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始终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为民解忧、为民担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真正永葆“血肉相连、共护河山”的团结底色,书写新时代的团结奋斗新篇章。三、重温一卷卷热血奋进的记忆,昂扬奋斗姿态。抗战期间,20余万云南各族儿女,在艰苦条件下,仅凭双手和简陋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抗战生命线”,一张张照片定格了奋斗瞬间,也见证着“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歌行,铸就抗日功”的铮铮脊梁;在南泥湾的黄土坡上,战士们挥舞着锄头将荒漠变成“陕北好江南”,胶片里飞扬的尘土、浸透汗水的衣衫,凝聚着华夏儿女“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的豪迈气概;西南联大师生在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创造了“茅屋陋室育人杰”的不朽传奇……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重温一卷卷热血奋进的记忆,从历史长卷中汲取奋斗拼搏的奔涌力量,面对现实考验、未知挑战,当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钢铁意志,真正昂扬“战火不灭志气,困境不熄希望”的奋斗姿态,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让伟大抗战精神永远绽放璀璨光芒。党员干部学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火岁月里,血泪淬炼出一首首不朽的抗战歌曲,其旋律里藏着视死如归的气节,裹着保家卫国的赤诚,映着坚不可摧的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不懈奋斗。如今,党员干部重温这些烽火中的抗战歌曲,更要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唱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最强音。一、以歌咏志,重温许党报国的红色歌曲,校准爱国爱民的信仰坐标。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中,无数仁人志士高唱铿锵战歌,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暴御侮的钢铁长城,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情怀。李兆麟编写的《露营之歌》响彻东北的林海雪原,抗联战士浴血奋战,“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的歌词里,藏着宁死不屈的钢铁意志;人民军队唱着《八路军进行曲》向敌人的后方行军,“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呐喊中,饱含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在太行山上》的韵律回荡在山西太行军民肺腑,“红日照遍了东方”的旋律里,映照出永不磨灭的革命意志。山河风雨飘摇,心有磐石信仰。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先辈们为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赴汤蹈火的家国大义,厚植爱国情怀,把拳拳爱国情化作攻坚克难的勇气,把殷殷报国志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践中,让爱国信仰在歌声中赓续传递、生生不息。二、弦歌不辍,奏响同心同德的激昂旋律,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在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慰问八路军,《拥军花鼓》唱出了军民相依、团结一致的鱼水深情;在黄河边,冼星海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有感而发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唤醒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戮力同心的斗志豪情;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团结就是力量》里“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的呐喊,是军民攥紧拳头同心御敌的团结宣言。抗战歌曲中蕴含的同舟共济精神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积聚起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党员干部要树立团结奋斗的榜样标杆,深深扎根人民群众,把为人民谋幸福的誓言化作乡村振兴的方案规划、民生保障的实招硬招,用实绩实效赢得群众信任,集众智、汇众力,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劲力量,步调一致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三、踏歌前进,唱响赓续前行的奋进强音,续写实干兴邦的时代华章。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从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歌声到如今“强国建设”的旋律,不变的是百折不挠、同心筑梦的情感共鸣。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接续奋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决定性胜利,经受住了自然灾难带来的各种考验,化解了复杂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成就的背后,凝结着风雨兼程、艰难跋涉的辛勤汗水。前方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征途漫漫,奋斗未有穷期。党员干部要增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自觉,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勇挑重担,在社会治理最基层挺膺担当,在科技创新主战场锐意进取,不断发扬敢战能胜的精神闯难关、涉险滩、开新路,笃行不怠,奋力创造实干兴邦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