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区服务业稳步增长,结构优化明显,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前景令人振奋!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27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区服务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区发改局根据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安排,近日,对全区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作为日照市的驻地区,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调创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临港、临钢、临空优势,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全区服务业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良好势头。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占GdP比重达到%,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实现服务业地方税收亿元,占地方税收比重%。20xx年1-3月,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总量、增速在两区两县中均列第1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在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保险、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服务业在全区产业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一是传统商贸业持续繁荣。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商业网点建设,引进了华润万象汇、大润发超市、苏宁广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超和城市综合体,投资5亿元新建日照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处,对23处农贸(便民)市场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凌云集团、友谊商店、农夫田歌等企业积极开展社区便利店、连锁店建设,逐步构建了以东、中、西三大商圈为核心,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以便利店、连锁店为补充的多业态、多层次的商贸流通新格局。目前,全区共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商贸流通企业9800户,商贸流通工商业户万户,培育年销售过亿元、营业面积超1万平米的大型商超9个,营业面积超3000平米的大型电器卖场5个,发展连锁店、社区便利店、加盟店149家,营业面积达到万平米。20xx年1-3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提高了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分行业看,汽车类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下降%,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下降%,八大商场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二是交通物流业平稳发展。发挥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仓储运输、货物联运、配送中转等业务,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物流产业体系。临港商务区规模逐步形成,中盛国际商务港、蓝天国贸中心、海纳大厦、兴业喜3/27来登广场、天德海景城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吸引了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入驻。20xx年我区新增运输车辆404余辆,运输企业(含物流公司)25家,总量分别达到3568辆、498家。办理上岗证311余个,持证人员达15000余人。完成货运量2448万吨,货运周转量达亿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0xx年度,交通运输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交通运输物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之一。三是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鲁南国际金融中心的部署要求,加大对金融保险类项目招引力度,先后引进了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齐鲁证券、中信万通证券等新兴金融保险机构,初步形成以日照金融大厦为龙头,以烟台路、泰安路和济南路为产业轴的金融产业集群。目前,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8家,法人金融机构25家,证券公司营业部4家,期货公司营业部3家,保险机构40家。发展新型金融组织21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0家。截至20xx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较年初同比分别增长%和%。全区已有19家上市挂牌公司,去年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亿元。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0%,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亿元,占服务业全部税收收入的%,占全部税收收入的%。金融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成为拉动全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四是信息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快速起步。依托高新区服务外包基地、电子产业园和清大华创产业园,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促进产学研结合,建成了两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了全国首个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集中招引了美国甲骨文科技、残友信息科技、窝窝团商城等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与高端业务开拓能力的跨国公司以及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开发、研发设计、动漫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高科技领衔的高端服务业。目前,20xx年全区新招引服务外包企业2家,新纳统服务外包企业6家,全区服务外包企业达到70家,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亿元,占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的95%以上。全区发展电子商务企业、业户30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20xx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可达247亿元。五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紧抓旅游富市战略发展机遇,按照景城一体、全域发展的思路,在滨海旅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乡村旅游和以西部三镇为重点的山水生态旅游。龙门崮旅游度假区、花仙子婚庆文化产业园、河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南湖旅游文化城、海曲九龙湾休闲生态园、蓝莓湾休闲采摘、月湖山水城市农庄等一批精品生态旅游项目成为〔…〕旅游的新名片。20xx年全区新创建A级旅游景区3家,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精品采摘园4家;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亿元,同比分别5/27增长%和%。同时,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我区先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黑陶之都等称号。六是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以两个商务区、一个商业区为核心,按照错位发展、特色集聚、有序推进的原则,聚力推进服务业楼宇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服务经济的增长极。在中心商务区,以淄博路为主线,加快其向南北辐射布局,建设发展了华润万象汇、大象国际、安泰国际广场等项目,形成了以休闲购物、金融证券、文化娱乐、企业总部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在临港商务区,沿上海路和日照港区,建设发展了中盛国际商务港、日照港国贸中心、海纳大厦、海洋财富中心、天德海景城、兴业喜来登广场等项目,形成了以货物贸易、船代货代、餐饮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在老城区商业区,以推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建设发展了东关北路商业街、苏宁广场等项目。目前,全区已建设商务楼宇56个,建成楼宇面积90余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400余家,其中重点推进的服务业楼宇项目42个,计划投资370亿元,总建筑面积1400多万平米,兴业财富中心、日照港国贸中心、大象国际商务中心等17个项目投入使用,新入住企业600余家,金融大厦、兴业财富中心等两个项目地方收益超5000万元。兴业喜来登、天德海景城、苏宁广场等1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兴业喜来登A栋写字楼整栋出售给财金集团,酒店与喜达屋合作预计20xx年营业;天德海景城A栋30楼以下已有10家企业入驻,B栋正在装修;苏宁广场诺福特酒店正在装修,预计20xx年上半年营业。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9个项目正在洽谈推进,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二、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合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及时调整完善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工作加强协调调度。今年来,成立了两个商圈办公室,加强对老城区商圈和石臼商圈的提升改造的指导协调。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绩效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全区服务业工作考核办法,将市对区县服务业考核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发展服务业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了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镇街道、有关部门也建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服务业工作机构,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形成了上下齐抓、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二)强化载体建设,着力推动服务业提升规模、增强活力。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以一个商业区、两个商务区和三个园区为载体,重点加快推进两个商圈提升改造和三个园区建设,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突出绿色生态和乡村文化等主题,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极,服务业载体建设7/27逐步完善。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实施领导包保和重大项目面对面、月报告、联络员等体制机制,加强协调服务和跟踪管理,着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xx年〔…〕区百项重点工程项目中服务业项目7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73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日照国际金融财富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施工;日照市海洋公园建设项目四季花鸟园主体钢结构完成,海洋馆三层主体施工中;涛雒风情小镇计划9月份启动。同时,围绕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抓好骨干企业培植。对各行业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制定培育计划,促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助推服务业增量提质。重点培植日照市〔…〕金阳农贸有限公司、日照金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上海浦发银行日照分行、山东领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睿翅电子商务产业有限公司、日照京华电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赞宇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区12349家政养老服务中心等30余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三是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园、钢铁配套产业园、太阳文化旅游区3个园区建设,推进日照公路港、东方太阳城、中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太谷飞机维修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实施配套,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三)强化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在认真贯彻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区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重点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和改进政府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围绕意见落实,我区服务业职能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服务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文体部门制订了建设文化强区总体规划;供销部门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势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遇,切实抓好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门加快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平台,提升了行业信息平台共享水平;统计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统计工作,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准确可信的数据参考。(四)强化资金投入,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坚持市场取向运作,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初步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区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服务外包、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运用担保、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服务业的投入,带动了服务业增量扩张和结构优化。积极开展对上争引,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20xx年以来,全区实现服务9/27业对上争引资金8844万元,争引项目43个,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连续五年对服务业发展先进进行表彰,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发挥先进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快构筑多元投资格局。从扩大开放、放宽准入入手,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银企联手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三、制约服务业发展动能不足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缺乏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二是缺乏推动各服务业行业加快发展的激励措施;三是社会各界对服务业发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