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干部素质,推动创新发展,强化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2精选多篇”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702025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2精选多篇目录1.六项机制引领到村任职大学生当好基层治理六大员32.三维一体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多措并举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3.四轮驱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114.一线四化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155.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构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人才新高地196.厚植新时代国企党建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237.激发考核内驱力助推经济高质量268.坚持四位一体破题攻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309.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互促共赢全方位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310.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策推动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提质增效3711.精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4112.聚焦全链条精准发力全面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新动能4513.三严两融合护航干部敢干善成4914.深化选育管用四项举措抓好抓实年轻干部队伍建设5315.省委组织部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上发言5716.实施党建引领三大工程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6017.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打好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组合拳6418.项目党建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6819.用好三个抓手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7220.优化驻村干部队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7621.铸魂筑基聚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80六项机制引领到村任职大学生当好基层治理六大员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是省委、市委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城区委高度重视,招聘252名大学生到村工作,聚焦精细管理,强化制度引领,夯实履职根基,激发整体活力,造就一支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人才基础。一、定期培训引领当好政策宣讲员。依托区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按照区级每年2次、乡级每季1次、村级每月1次3/70的要求,围绕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经常性集中培训,通过推行现场测+写心得+到村讲培训模式,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认真对待、掌握本领、提升素质,直接化身为基层群众身边小喇叭,为基层群众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精神。20xx年以来,到村任职大学生组织开展各类宣讲17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万多人次,特别是今年2月份以来,其中的党员牵头组成28支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30余场,有效推动党的政策精神在基层群众心中扎根。二、跟班轮岗带动当好村级报账员。按照乡镇锻炼学本领、到村任职促规范、推动工作提质效思路,推行跟班学习和轮岗交流制,安排新招录到村任职大学生先在乡镇5办1站2中心轮岗学习培养锻炼半年,由乡镇分管领导带领参与组织建设、禁燃禁放、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重点参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清化收专项工作,帮助到村任职大学生多领域、系统性掌握基层工作业务技能和规范要求,快速成长为基层工作多面手。20xx年招聘的79名大学生已全部进驻各乡镇重点任务村、软弱涣散村和信访矛盾村,帮助规范健全村务、财务台账,督促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协助村两委规范召开相关会议170余场,有效加强了村级资产管理和监督。三、结对帮带促进当好村干助理员。为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工作,创新实施1名班子成员+1名包村干部+1名两委主干结对帮扶1名到村任职大学生的3+1导师帮带制。乡镇班子成员担任思想导师,负责掌握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包村干部担任业务导师,负责帮助熟悉工作,理清思路,传授技能;两委主干担任实践导师,负责带领参与日常工作,帮助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党建实务等基层工作实际需要,组织农业农村局、司法局、信访局等10多个相关业务部门组建答疑解惑团队,到村任职大学生可随时咨询求助。20xx年以来,到村任职大学生协助村两委完善村规民约50多个,协助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70余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乡村干部纷纷反映有了好帮手。四、例会研判引导当好信息维护员。结合智慧农村管理平台建设重点任务,安排到村任职大学生开展一线调查、提交调研报告、制定年度计划、每月总结复盘,并推行工作情况三级例会研判制,按照区级每半年、乡级每季度、村级每月至少1次要求召开例会,听取工作进展,分析研判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帮助到村任职大学生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到村任职大学生把村级基本情况、人口结构、产业分布、创新典型、经验做法等各类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录入智慧农村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利用率,助力提升基层管理服务能力。五、包联服务推动当好兼职网格员。安排到村任职大学生担任村级基层治理兼职网格员,通过开展进家门、听诉求、5/70解难事活动,深入群众和田间地头准确掌握网格内村民的困难问题、矛盾隐患、合理诉求等,及时梳理形成网格民情台账,并实行五个一包联服务工作机制,即由到村任职大学生包联一户群众、亮出一份承诺、制定一个计划、办好一件实事、记录一本台账,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到村任职大学生排查走访群众万户、万多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30多件,赢得了群众高度认可。六、考核评价激励当好先进示范员。制定《〔…〕城区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配套建立考勤考核、谈心谈话、一人一档等管理制度,采取村民代表直评、村级组织考评、乡镇党委比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通报表扬,对工作一般的及时批评提醒。同时,工作情况实行村月查、乡季查、区抽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评先选优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到村任职大学生干事创业热情。比如,滋润乡和利民镇到村任职大学生,结合富硒小米、高原夏菜等当地特色产业,探索电商销售特色农产品模式,有效帮助村企和群众拓宽收入渠道,成为基层工作示范标兵。三维一体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多措并举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州师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建重点任务,从夯实组织体系、凝聚优秀人才、建强干部队伍三个维度着手,团结全体师生力量,推动学校早日迈入全省一流高职高专院校行列。以夯实组织体系为核心,在固本强基上求突破。校党委把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互进作为重点,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增强服务师生能力。制度建设有成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作为党委会的第一议题专题学习,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立系部党总支会议和系部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推动学校制度建设。出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全面促进学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阵地建设再升级。建设350平米的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学生思政实践教育三堂合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更具吸引力、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建设了3个党总支多功能活动场所,推动基层党建活动和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积极发挥党支部前哨探头作用,建立教师党员志愿服务室,设立知心朋友志愿服务岗13个,近3年发放就业指导手册6400余册,开展就业指导1万多人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570多人次。党员教育有提升。组建由优秀学生党员、专职思政课教师、优秀辅导员组成的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三团宣讲团,让党员、教师、大学生从宣讲听众转变为宣讲者、引领者、实践者,迄今为止共开展宣讲47场、实现6500多名宣传对象全覆盖。打造支部党员教育品7/70牌亮点,音乐系教师党支部推出艺术党课,以文艺的方式推动基层党建走深走实。以凝聚优秀人才为关键,在发挥作用上见实效。校党委施行人才兴校战略,把选用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引进人才出实招。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办,负责学校各类人才的引进、培育与聘用。加大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杰出人才选聘力度,聘请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彤先生为我校客座教授,为我校师生讲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运用等专题,进一步拓展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对外交流合作;聘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荀渊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进一步助推我校专业建设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公开招聘硕士以上学历三支队伍人员15名,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培养管理提质量。制定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线上、线下培训骨干教师500多人次,推荐4名优秀教师到本科院校交流研学,极大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我校师生在全省近4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夺得11个一等奖,居全省参赛院校前列。率先争取到全省第一批副教授、讲师职称的自主评审权,近3年来共评聘副教授48人、讲师62人,更加有利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增强教职工凝聚力。以人为本解难题。为有效解决教职工上下班路程较远、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学校投资建设教职工周转宿舍,今年基本建成。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人才满意度和幸福感。以建强干部队伍为保障,在堪当重任上下功夫。校党委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作为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努力实现人岗相宜、人尽其才。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坚持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注重在基层一线发现优秀年轻干部,不拘一格、破除论资排辈,近3年共提拔42名年轻科级干部,推动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11岁,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干部工作积极性。选优配强党建队伍。坚持教师支部建在教研室,建立9个教师党支部,选任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业绩突出的具有副教授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9位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互促共进,带动毕业生专升本稳定提升,3年来专升本选拔考试升学率、绝对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20xx年创历史新高,达线1047人、达线率高达%,比历史纪录净增396人。全面提高干部能力。先后组织7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太行干部学院、右玉干部学院、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开展党性教育和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打造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大力引领专业建设上台阶,语文教育和小学教育2个专业被列为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被列为省高水平重点实训基地。四轮驱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9/70〔…〕县县委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强化党管人才、多元引才、导向育才、省校合作四轮驱动,构建人才发展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一、种好梧桐树,把人才政策落下来。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引领。建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议才制度,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全面压实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范畴,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强支撑。围绕我县中心工作和人才需求,制定出台《应县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创新高地人才新政十五条》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为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构建精准化、差异化的人才政策体系。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强保障。加大对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人才资源开发和兑现政策奖励。在政务大厅设立人才服务专窗,为人才提供政策、工作、生活等点对点精准服务。探索人才驿站和人才公寓建设模式,与应县职业技术学校协商合作,设立应县人才公寓,进一步提升服务人才质量水平。二、广发英雄帖,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立足发展实际需求,激活人才招引源头活水,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一是大规模招聘医疗卫生事业技术人才。分别制定应县公立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xx年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方案》,为全县医疗系统招录80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公立医院和妇幼保健中心54名,疾控中心16名,乡镇卫生院10名。全职引进山西省人民医院张林虎、汪嵘、石晶、雷崐4名专家到应县人民医院任职,有效缓解了医疗卫生系统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