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教育体育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应以案为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校园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教育体育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在2025年全县教育体育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县教育体育系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结合我县教育体育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和纪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我县教育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体育是强国之基、民族之魂。教育体育事业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期盼,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体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稳步增长至2.8平方米,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县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纪委监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教育体育系统也绝非一方净土。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的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令人痛心、发人深省。县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件情况,更是为我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涉及教育体育系统的问题线索35件,立案审查调查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其中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贪欲吞噬的灵魂,一个个被断送的职业前程,一个个被伤害的学生和家庭,更是对我们教育体育系统政治生态的严重破坏。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刻反思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真正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正视问题、深刻反思,清醒认识教育体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性从查处的案件来看,当前我县教育体育系统存在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第一,重点岗位“权力寻租”现象突出,呈现“小官大贪”特征。教育体育系统虽然看似“清水衙门”,但一些关键岗位,如学校校长、后勤总务、财务管理、招生采购等负责人,手中掌握着项目建设、物资采购、资金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一些干部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中,逐渐丧失底线,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从查处的案件看,有的校长在学校食堂食材采购、教辅资料征订、校服定制等环节,利用职权便利,与供应商内外勾结,虚报价格、收受回扣,将本该用于改善学生伙食、提升教学质量的经费,装进了自己的腰包。这种行为直接侵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性质极其恶劣。第二,重点领域“利益输送”链条隐蔽,呈现“靠山吃山”特征。校园工程建设、设备采购、食堂承包等领域,资金密集、资源集中,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一些不法分子想方设法“傍”上学校领导,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形成“利益共同体”。有的案件中,学校负责人将学校的维修改造工程、信息化设备采购项目,违规指定给自己的“关系户”,项目质量堪忧,采购价格虚高,给国家和学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靠校吃校”的行为,不仅滋生了腐败,更在校园内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第三,师德师风“失范失守”问题频发,呈现“由风及腐”特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但仍有少数人忘记了为人师表的身份。有的教师违规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加重学生和家庭负担;有的教师在招生、评优、分班等环节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破坏教育公平;更有甚者,出现了体罚、变相体罚甚至侵害学生的恶性事件。这些行为看似是作风问题,但背后折射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和纪法意识的淡漠,是滑向腐败深渊的重要一步,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教育的声誉。第四,年轻干部“前脚上任、后脚落马”现象值得警惕。此次通报的案件中,有几名是近年来提拔的年轻中层干部。他们本是事业发展的希望,却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打了败仗。他们有的业务能力很强,却纪法知识匮乏;有的怀揣干事创业的热情,却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这警示我们,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帮助他们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治站位不高,管党治党责任虚化。一些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敢抓、不愿管,导致“小病”拖成“大患”。二是理想信念动摇,初心使命褪色。一些党员干部在长期安逸的环境中,忘记了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精神上严重“缺钙”,导致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三是监督制约乏力,制度笼子存在漏洞。一些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特别是在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制度执行存在“打白条”“走过场”现象。“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成为薄弱环节,使得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得以长期存在。四是警示教育不深,敬畏之心缺失。警示教育存在“一阵风”现象,满足于开会、看片、读通报,没有真正触及灵魂、入脑入心,导致一些干部把别人的惨痛教训当“故事”听,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最终重蹈覆辙。二、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坚定不移把教育体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全县教育体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必须从这些沉痛的教训中深刻警醒,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第一,必须在压实政治责任上“下真功”,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使命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县教育体育局党组和各学校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把党风廉一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各级纪检组织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形成强大震慑。要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岗位、每名党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决不允许出现责任“真空”。第二,必须在聚焦重点领域上“出重拳”,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身边的腐败。我们要以此次以案促改工作为契机,立即在全系统开展一次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要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对食堂采购、配餐、财务等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督检查,严查虚报冒领、克扣挪用学生伙食费等行为,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要紧盯教辅资料、校服、保险等统一征订采购环节,规范采购流程,斩断利益输送链条,严查收取回扣、强制购买等问题。要紧盯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领域,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监管和竣工审计,严防“人情项目”“腐败工程”。对这些领域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第三,必须在强化师德师风上“立标杆”,坚决守好立德树人生命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要划定行为“红线”,对有偿补课、收送礼品礼金、体罚学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一经查实,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直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要大力选树宣传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第四,必须在健全制度机制上“织密网”,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和制度短板,深入开展排查,抓紧建章立制。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校长负责制下的议事决策规则,坚决防止“一言堂”。要深化校务公开,将招生政策、收费项目、采购信息、财务预决算等社会关注、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家长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五,必须在深化警示教育上“敲警钟”,坚决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把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在日常、抓在经常。要用好我们身边的反面教材,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组织旁听庭审、编印忏悔录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纪律就在身边、教训就在眼前。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组织他们学习党纪国法,开展廉政谈话,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广大教职员工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品德锤炼,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共同营造和维护我县教育体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保障教育体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地见效党风廉政建设非纸上谈兵,需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以“责任制”闭环促落地,将各项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教育体育系统廉政建设从“全面推进”向“常态见效”转变,切实守护教育公平与民生福祉。(一)建强责任落实机制,拧紧“闭环管理链”构建“部署—推进—督查一问效”全流程责任体系,确保廉政建设任务不悬空、不落空。一是细化责任清单,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制定《教育体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将党组、学校党组织、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条目化,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如党组负责统筹制定年度廉政工作方案,学校党组织负责落实师德师风日常监管,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架构。二是强化过程推进,建立“月度调度、季度研判、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工作机制,每月召开廉政工作推进会,通报重点任务进展;每季度开展廉政风险研判,针对招生、采购等关键节点排查隐患;半年组织专项督查,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学校核查责任落实情况,现场反馈问题、限期整改。三是严格结果运用,将廉政建设考核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任用、教师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约谈主要负责人,取消年度评优资格,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地。(二)夯实基层监督力量,织密“一线监督网”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破解“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群众监督难”问题。一是建强监督队伍,在各学校设立专职纪检委员或廉政监督员,从退休干部、家长代表、人大代表中选聘“校外廉政监督员”,组建覆盖全系统的监督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监督能力,重点监督学校招生录取、食堂管理、收费公示等关键环节。二是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线上+线下”监督资源,线上优化“廉政投诉举报平台”,设置一键举报、进度查询功能,确保群众反映问题3个工作日内响应;线下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立廉政意见箱,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代表监督座谈会,收集师生、家长对廉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三是聚焦重点监督,针对群众关切的“热点”,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如招生季组织“阳光招生”专项监督,全程参与报名、审核、录取流程,杜绝“条子生”“关系生”;开学季开展“收费专项检查”,核查教辅资料、校服征订等收费是否合规,严防乱收费、搭车收费问题,让监督直达一线、贴近群众。(三)深化成果转化运用,打造“长效示范带”推动廉政建设成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廉政促发展、发展显廉政”的良性循环。一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挖掘各学校在廉政建设中的创新做法,如某学校“食堂食材采购阳光平台”、某中学“师德师风积分管理”等案例,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专题报道等形式,在全系统推广,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示范效应。二是完善长效制度,针对监督检查、案件查处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采购流程不规范、师德考核不细致等,修订《教育体育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制度,将“临时整改措施”转化为“长期制度规范”,堵塞制度漏洞。三是营造廉政氛围,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廉政主题班会、廉政书画展、廉洁教师宣讲等形式,将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局机关、学校走廊设置廉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gongwenbao.net 公文包.

备案号:赣ICP备18015867号-9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