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强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责任,排查隐患,确保住建领域安全稳定,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如何有效推进?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在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近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务实的举大检查,坚决遏制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全力确保我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刚才,相关处室已经通报了近期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情况令人痛心,教训极其深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保持清醒认知,以最高站位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是红线底线,一步一寸不能逾越。回顾过去几年,全市住建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是平稳的,各项指标曾连续数年实现“双下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代表过去,不等于现在和未来。进入今年以来,特别是七、八月份,我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陡然严峻,事故抬头的趋势十分明显。根据统计,截至昨天,今年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造成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了14.3%,死亡人数上升了12.5%。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血的教训。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思想根源上看,是“安全第一”的理念树得不牢。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在长期相对平稳的环境中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离自己很远,在日常管理和作业中习惯性违章、习惯性简化程序,对安全规程缺乏应有的敬畏。从责任链条上看,是“层层压实”的要求落得不实。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些项目负责人“挂名”不管事,现场管理混乱;部分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对风险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监管效能上看,是“全面覆盖”的网络织得不密。监管力量与繁重任务不相匹配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一些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零星作业,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导致这些区域成为事故“高发地”。“生命重于泰山,责任担当在肩”。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敏感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全市住建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各企业负责人,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这不仅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更是必须扛起的硬责任。决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的思想,决不能有任何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心态,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地、每一个环节。二、聚焦突出问题,以最硬举措打赢安全生产攻坚战针对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风险,必须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实施精准打击和系统治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要以“严抓细管”的实举措,全面筑牢安全防线。第一,全面深化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重大隐患是滋生重特大事故的温床,必须作为排查整治的重中之重。要立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起底式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要聚焦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坍塌等主要事故类型,重点紧盯五类关键环节:一是深基坑工程,要严查支护结构、降水措施和变形监测;二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要严查方案论证、搭设规范和承载能力;三是建筑起重机械,要严查安装拆卸、顶升加节、日常维保和持证上岗;四是脚手架工程,要严查连墙件设置、剪刀撑构造和基础稳固性;五是临时用电和动火作业,要严查线路敷设、保护装置和消防措施。排查工作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仅要覆盖所有在建的房屋市政工程,还要延伸至既有建筑改造、装饰装修等各类施工活动。对于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必须建立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做到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坚决杜绝“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对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要提级调查、从重处罚。第二,坚决防范地下管线外力破坏的风险。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一旦因施工遭到破坏,特别是燃气管线,极易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近期,外地连续发生多起施工破坏燃气管线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把防范地下管线外力破坏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首先,要严格施工审批和告知程序。任何涉及开挖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前,必须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线权属单位查询地下管线信息,并与权属单位共同制定保护方案。其次,要强化现场交底和技术监测。施工前,权属单位必须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管线精准定位、交底,并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严禁在管线保护范围内使用大型机械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工程,采用探地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施工区域进行精细化探测,做到“先探后挖、心中有数”。最后,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住建、规划、城管等部门要与水、电、气、热、通信等各管线单位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共享。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协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第三,彻底消除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的监管盲区。从近年的事故统计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工程,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安全监管的突出短板。这些工程规模小、工期短、分布散,施工队伍多为临时拼凑的“游击队”,安全管理能力极低。对此,不能因为其“小”而忽视,不能因为其“散”而放任。要创新监管模式,多措并举,堵塞漏洞。一方面,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谁的属地谁负责”的原则,将限额以下小型工程的安全监管责任明确到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由其承担日常巡查和信息报告职责。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其业务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要强化源头告知和契约管理。在办理相关手续或社区备案时,必须对建设单位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和风险的书面告知,并要求其与施工方签订包含安全生产条款的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同时,要积极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网格员的“前哨”作用,鼓励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施工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第四,扎实做好当前防汛度汛的各项工作。当前正值主汛期,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防汛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各单位、各项目必须坚决杜f绝麻痹思想,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全面做好防范应对工作。要立即对施工现场的防汛薄弱环节进行再排查、再加固。重点检查工地围挡、临时工棚、脚手架、塔吊等设施的抗风能力;检查深基坑、地下室等区域的挡水、排水设施是否完备有效;检查施工现场的物料堆放是否稳固,防止被大风吹落或被雨水冲走。要加强监测预警,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并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所有在建项目。接到暴雨、大风等高级别预警后,要坚决果断采取停工措施,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要做好应急准备,配齐配足水泵、沙袋、照明设备、救生衣等防汛物资组建应急抢险队伍,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三、强化责任落实,以最强合力确保各项部署见成效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要确保今天的会议精神不落空、各项工作部署见实效,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责任明晰、监管有力、奖惩分明的闭环管理体系。第一,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链条。安全生产责任,重在落实。必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将安全责任逐级分解、压实到岗、传导到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作业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四个到位”。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过程在岗履职,严禁“人证不符”。监理单位要切实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敢于对违章指挥和违规作业说“不”,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告。对于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引发事故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更要向上追溯,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第二,全面推行网格化精准监管模式。针对监管力量不足、覆盖不全的问题,必须向管理要效率,向模式创新要战斗力。在全市住建系统全面推行“网格化、包联制”监管模式。市、区两级住建部门要根据辖区内工程项目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科学划分监管网格,将每一个在建项目都纳入网格管理。每一个网格明确一名或多名监管责任人,实行“包保”负责。监管人员要沉下去,变“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为“走进工地查实情”,定期对网格内项目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重大危险源管控、安全教育培训等情况。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移动监管APP,监管人员可通过手机实时上传检查情况、隐患照片,形成检查记录,实现监管工作的留痕、可溯。通过这种“定格、定人、定责”的方式,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衔接”的精准监管体系。第三,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保障水平。应急能力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单位、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坍塌、火灾、中毒、触电等高发事故的专项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演练,杜绝“脚本式”的表演,多开展不打招呼、不设预案的“双盲”式实战演练,真正检验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急救箱、消防器材、防护服、对讲机、破拆工具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用。第四,坚持依法治安和从严执法问责。严管才是厚爱,舎政方能保安。安全生产领域,必须亮出“铁腕”,用好“铁规”,执行“铁纪”。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要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态。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进行处罚。要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的执法要求: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对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建设的,一律上限处罚并关闭取缔;对整改不力、屡禁不止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依法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要强化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查清每一期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严肃处理。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让敬畏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住建系统必须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迅速将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员工,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这场安全生产攻坚战,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