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铸就民族魂,党引领胜利航程,精神火炬代代传,如何让这精神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砥柱中流 薪火永续 伟大抗战精神在党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党课讲稿:砥柱中流薪火永续伟大抗战精神在党的引领下的传承与弘扬同志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伟大抗战精神得以孕育和形成,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孕育者与核心塑造者。今天,我们通过这堂党课,一起回顾那段烽火岁月,探寻伟大抗战精神在党的引领下的传承与弘扬。一、烽火熔铸: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孕育者与核心塑造者(一)高举抗日旗帜,汇聚爱国伟力,筑牢精神根基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中国共产党以鲜明的抗日立场和坚定的抗战决心,唤醒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汇聚起了全民族的爱国伟力。在党的号召下,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工人阶级加班加点生产抗战物资;农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青年学生积极宣传抗日思想,组织抗日团体。这种全民族的团结和爱国精神,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厚根基。(二)洞悉战争规律,坚定必胜信念,点亮精神航标抗战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论持久战》犹如一盏明灯,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不仅从理论上为抗战指明方向,还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洞悉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为伟大抗战精神点亮了航标,让全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三)引领浴血斗争,锻造英雄气概,铸就精神丰碑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在这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赵一曼在被日军俘虏后,受尽折磨,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造出了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碑。这种英雄气概,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四)建设崭新家园,凝聚战斗意志,涵养精神沃土在领导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开展根据地建设。在政治上,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民主选举,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权建设中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在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给自足,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在文化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根据地的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前景,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从心底里拥护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战斗意志。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滋养。二、时代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的薪火相传与当代价值(一)融入精神谱系,永续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标识。这些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又在发展中不断传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伟大抗战精神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建设者们以抗战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以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二)赋予时代新意,激发奋进动能在当今时代,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一种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和干涉时,我们要坚定立场,敢于斗争,坚决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它是一种团结精神,让我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无论是应对自然灾害,还是推动科技创新,都需要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它是一种奋斗精神,鼓舞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经济下行压力、科技创新瓶颈等。我们要发扬伟大抗战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作为,以奋斗的姿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三、使命召唤:在强国复兴新征程上高擎伟大抗战精神火炬(一)铸牢信念之魂,担当精神传承之责伟大抗战精神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担当起精神传承之责,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伟大抗战精神深入人心。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践行伟大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二)巩固领导核心,凝聚万众一心之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党的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淬炼过硬本领,勇担强国复兴之任强国复兴需要过硬的本领。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同时,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只有淬炼出过硬的本领,我们才能勇担强国复兴之任,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四)胸怀天下大道,贡献和平发展之智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平理念。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要胸怀天下大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等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志们,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高擎伟大抗战精神的火炬,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