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成效显著,制度更加健全,风气明显好转,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深入贯彻作风建设总结评估报告(市工信局)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市工信局作风建设总结评估报告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经过为期五个月的集中学习与常态化推进,学习教育覆盖全局450余名在职干部职工,组织关键学习研讨和警示教育活动40余场次,系统排查并整改了4大类48项突出问题。通过系统推进、标本兼治,全局学习教育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效,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呈现出崭新的气象,为我市工业经济与信息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系(一)建立高效领导机制,确保统筹有力。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随即,局党组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印发了详尽的《*市*局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将整个活动划分为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和总结评估五个阶段,并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杜绝“上热下冷”。为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我局建立了“党组统一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机关党委组织协调、各党支部具体落实、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五级联动责任体系。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学习教育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分别联系指导2~3个分管处室和下属单位,形成了“领导包片、处长包岗”的责任链条。我们将学习教育的成效直接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干部任用挂钩,纳入各部门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对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积极、整改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约谈和通报批评,有效防止了责任虚化、压力衰减的问题。(三)坚持领导示范带动,发挥“头雁效应”。局党组班子成员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学习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组织了6次专题学习研讨,班子成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每人撰写了超过8000字的深度学习体会,并带头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在查摆问题上,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四不两直”方式走访企业、服务窗口,带头对照检查、深刻剖析,主动将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整改落实上,班子成员主动认领最为棘手的“硬骨头”问题,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公开承诺整改时限。这种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有效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中层干部主动跟进、普通党员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深化学习研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一)聚焦主题系统“学”,夯实理论基础。我们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学习内容上,我们坚持原原本本学,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逐章逐条学习纪律规定精神,深入研读相关重要论述摘编。同时,我们将学习内容拓展至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与工信领域密切相关的廉政风险点防控知识。学习方式上,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局机关党委统一采购配发学习资料3套共计1500余册。各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了超过100次形式多样的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确保了学习内容入脑入心。(二)创新载体灵活“活”,提升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学习载体。针对业务处室和窗口单位,我们推广“班前十分钟微课堂”,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一个规定、剖析一个案例。针对青年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我们组织了“严守纪律规矩·展现青春担当”线上知识竞赛,参与率高达98%。我们还利用局内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学习教育”专栏,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典型案例和心得体会,打造了“指尖上”的学习阵地,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提升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三)强化警示深刻“醒”,筑牢思想防线。为增强学习教育的警示震慑作用,我们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零容忍》等警示教育专题片,深刻的画面和沉痛的教训给全体人员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我们还汇编了近年来全国工信系统及我市发生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的20个典型案例,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由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对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揭示问题根源、危害及教训。此外,还组织了120余名处级以上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分批次赴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通过亲身感受,让纪律的“高压线”真正在思想深处通上“高压电”,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四)发挥优势广泛“宣”,营造浓厚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构建了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在局机关办公楼的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显著位置,持续滚动播放学习教育的标语和核心要求。编发《学习教育工作简报》12期,及时反映各支部、各单位的进展动态和特色做法。在局官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我们开设了“先进典型”风采录,大力宣传报道在服务企业、项目攻坚中涌现出的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树立了可学可比的标杆,形成了崇尚实干、遵规守纪的良好风尚。三、精准查摆问题,进行触及灵魂的自我剖析(一)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把问题“找准”。我们坚持开门搞教育,把“探照灯”对准自己,真心实意听取各方意见。一是线上线下结合征求意见。通过向我市500家重点服务的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发放线上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8份。二是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12个区市县,召开了20场服务对象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三是内部“背靠背”查摆问题。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匿名问卷调查,鼓励干部职工抛开顾虑、畅所欲言。通过多渠道征集,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80余条,经梳理归纳,形成了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工作纪律以及服务效能等4大类48项具体问题。(二)全方位深入对标检视,把根源“挖深”。在全面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视。我们要对照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查、对照企业和群众的期盼查。在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每一位党员都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逐条逐项认领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次检视问题产生的根源,坚决杜绝“谈他人多、谈自己少,谈工作多、谈思想少”的现象。通过深刻的对标检视,全局干部职工普遍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三)清单化管理动态更新,把责任“压实”。为确保问题查摆不走过场,我们建立了详尽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详细列明了48个具体问题表现、涉及范围。任务清单则针对每个问题,明确了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责任清单将每一项整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这三张清单在局内进行了公示,主动接受监督。同时,我们强调清单的动态管理,随着学习教育的深入和新情况的出现,及时将新发现的问题补充进清单,对已整改完成的及时销号,确保问题管理科学化、精准化,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四、聚焦集中整治,务求标本兼治的整改实效(一)建立闭环整改机制,防止“纸上整改”。我们建立并严格执行“制定措施—推进落实一督查督办—评估验收一销号管理”的整改工作闭环。对列入清单的每一个问题,责任单位都需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局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对整改进展进行跟踪问,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督查,对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黄牌”警示。在问题整改完成后,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和机关党委共同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销号。为巩固整改成效,我们还建立了“回头看”机制,在集中整改期结束后,定期对已销号问题进行抽查,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二)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破解“顽瘴痼疾”。针对查摆出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矛盾,我们集中力量开展了三大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文山会海”专项整治。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合并,能通过线上方式传达的不再召集现场会议。整治后,全局性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8%,印发各类文件简报数量减少35%。二是“服务效能低下”专项整治。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申报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我们重塑了内部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受理和并联审批,将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报等关键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了40%以上。三是“调研不实、作风漂浮”专项整治。要求所有调研必须带着问题去、带着方案回,坚决杜绝“盆景式”调研和“被安排”的考察,调研报告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占比不得低于60%。(三)注重建章立制固长效,实现“常态长治”。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及时将整改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此次学习教育期间,局党组牵头对现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共修订完善了15项制度,新建了6项制度。重点修订了《*市*局会议管理办法》,对会议的审批、规模、时长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完善了《*市*局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了接待标准和陪同人员要求;出台了《*市*局关于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的若干措施》,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机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一批管长远、治根本的制度笼子,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五、坚持开门教育,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提升公信力(一)畅通民意反馈渠道,主动“开门纳谏”。我们坚信,群众的监督是改进作风最有效的“外力”。为此,我们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了监督渠道。在局官方网站和办公楼大厅显著位置,公开了“作风监督”专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并承诺24小时内响应。我们还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我们的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回访,将回访结果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二)高效办理群众诉求,做到“有诉必应”。我们建立了“统一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跟踪反馈”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于收到的所有投诉和建议,由局办公室统一登记,根据内容性质分派至相关责任处室,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拿出处理意见,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诉求人反馈。学习教育期间,共收到各类诉求4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7%以上,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着力解决急难愁盼,赢得“群众点赞”。我们把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主动协调金融机构,举办了4场银企对接会,帮助30余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授信超过5.8亿元。针对部分小微企业对惠企政策“看不懂、不会报”的问题,我们组织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我局在年度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的排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5个位次。六、主要经验与启示回顾本次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反思中提炼规律性认识:(一)坚持以上率下是根本保证。领导干部的作风是风向标。本次学习教育之所以能取得扎实成效,关键在于局党组班子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自己,为全局作出了表率。“一把手”带头讲党课,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这种“向我看齐”的姿态,本身就是最有力、最生动的动员,层层传递了压力和动力,形成了上行下效的良好政治生态。(二)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方法。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找准问题作为突破口,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精准定位“病灶”,再通过清单化管理和闭环式整改,确保“药到病除”。实践证明,问题找得越准,整改就越有针对性,成效也就越扎实。(三)坚持学用结合是核心要求。学习不是目的,改造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是根本。我们坚决反对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始终强调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无论是通过学习研讨深化对纪律规矩的认识,还是通过查摆整改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都体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原则。学习成果最终转化为服务企业效能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这才是学习教育价值的最大